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01 11:14:13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摘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三大控制目标(质量、投资、进度)的重点,但在施工中却往往为了追求工期成本的控制而忽视质量的控制。为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技术标准要求而进行的监督、检查、试验和纠正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质量评价

前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是建筑业永恒的主题,是百年大计的事情,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质量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是增强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环节。

1 质量控制的过程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则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所以,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

2 质量控制的原则

建筑产品的质量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逐渐形成的,也是在施工阶段通过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查为止的全过程系统工程,要受到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五大质量因素影响,在控制中应遵循全面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2.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建筑产品投资大,使用年限长,关系国计民生。在投资、进度、质量三大目标控制时,应坚持生产出满足用户生产生活所需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产品。

2.2以人为核心

人是工作的组织者、执行者,管理水平、技能水平、工作责任感都会造成质量水平波动。建立有效的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组织系统,进行有针对性地技术培训,熟悉并严格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作业,加强工程质量巡视检查,将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3以预防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做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就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

2.4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

对工程实体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以时间为进程分三个阶段展开,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之前,加强事前计划,注重施工准备,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和统计分析,对可能产生质量通病或质量事故的部位、工序做好预防措施。事中控制是根据国家标准和用户需求重点控制工序,坚持自检与互检,加强对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和施工变更记录,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对工程实行主动的、有效的动态控制;事后控制,每项工作完成后都要由专职人员组织对其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及评定。三者之间事前控制是先导,事中控制是关键,事后控制是弥补。所以,要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2.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

3 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

3.1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3.1.1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3.1.2工序交接检查。对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检查。

3.1.3隐蔽工程检查。&考&试大$凡是隐蔽工程均应认证后方能掩盖。

3.1.4停工后复工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需要复工时,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

3.1.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3.1.6成品保护检查。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3.2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

3.2.1目测法。其手段可归纳为看、摸、敲、照四个字。

看,就是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外观目测,如墙面粉刷质量应是:表面无压痕、空鼓,大面及口角是否平直,地面是否平整,施工顺序是否合理,工人操作是否正确等,均是通过目测、评价。

摸,就是手感检查,主要用于装饰工程的某些检查项目,如水刷石、干粘石粘接牢固程度,地面有无起砂等,均通过摸加以鉴别。

敲,是应用工具进行音感检查,通过声音的虚实确定有无空鼓,根据声音的清脆和沉闷,判断属于面层空鼓或底层空鼓。此外,用手敲如发出颤动声响,一般是底灰不满。

照,对于难以看到或光线较暗的部位,则可采用镜子反射或灯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检查。如门框顶和底面的油漆质量等,均可用照来评估。

3.2.2实测法。就是通过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对照,来判断质量是否合格。实测检查法的手段,也可归纳为靠、吊、量、套四个字。

靠,是用直尺、塞尺检查墙面、地面、屋面的平整度。

吊,是用托线板以线锤吊线检查垂直度。

量,是用测量工具和计量仪表等检查断面尺寸、轴线、标高、湿度、温度等的偏差。

套,是用方尺套方,辅以塞尺检查。如对阴阳角的方正、踢角线的垂直度、预制构件的方正等项目的检查,对门窗口及构配件的对角线(窜角)检查,也是套方的特殊手段。

3.2.3检查

指必须通过试验手段,才能对质量进行判断的检查方法。如对水泥的试验,确定安定性和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对钢筋接头进行拉力试验,检查焊接的质量等。

4.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所有这些给从事施工项目项目建设及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我们负责建设的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命运相联系,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在新的建设现状下面临的新课题。实践证明,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4.1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4.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例如:大型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涉及的地域广泛,有时甚至非常复杂;施工用机械设备大都具有行业专用性;施工用材料工具多数也属于行业专用。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理论

建筑工程质量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它既有一般产品质量概念所具备的内容,又包括更为广泛、更为特殊的内容。我国在2002年以前依据《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进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现行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相对于原评定标准,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工程质量验收不再设优良等级,只做合格验收,贯彻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即不再对建筑工程质量划分等级。

6 施工过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路如下:第一,从上至下识别关键成功因素整个指标体系构建将借助关键成功因素法识别影响质量的关键成功因素。首先通过调研与访谈,确定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目标。然后识别所有成功因子,采用逐层分解的方法找出影响质量监管目标的各种重要施工过程,以及影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第二,从下至上计算过程能力指数。由于关键绩效指标的可度量性,在识别出关键绩效指标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度量。在识别关键成功因素以及采用过程能力指数对测量指标进行度量后,就可以构建相关的模型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进行评价,这里将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建模。

7 结语

质量控制点设置知识库的建立,为施工企业、监理单位、质量监督机构甚至整个建筑行业的经验知识的积累、利用和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为开放、协作、学习的行业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基于知识库平台进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计、实施、管理,将极大地发挥专家的智慧、行业集体的智慧,有效地实施对质量关键点的控制,确保工序的质量,形成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控,进而实现工程的质量目标。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同样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最终应用,仍然需要大量现实数据的支撑与论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上一篇:珠江三角洲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研究 下一篇:浅析我国建筑电气节能相关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