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中天寺中路建筑序列及样式和布局特征

时间:2022-02-18 12:19:11

和顺中天寺中路建筑序列及样式和布局特征

摘要:通过对中天寺中路序列和建筑样式的介绍,论述中天寺的建筑风格和布局的特征以及其佛教思想的独特性。

关键词:山门、尊客堂和五观堂、圆通宝殿、厢房、大雄宝殿、伽蓝殿和地藏殿、天门上院、玉皇阁、山地建筑、南国特色、前庙后观、常周法师

2010年11月到云南腾冲和顺观光,一住几日,大饱了眼福。古镇的明清民居十分赏心悦目,黄墙、灰瓦、黑白纹饰,十足的阳光感。或窄巷寻玉,或携友问茶,或临池观烟,或景园小酌,无不惬意快乐。古镇之中又有佛道寺观十几处,增添了诸多清净与祥和的感觉与遐想。

一、缘由

一日,忽然望见山高之处,有旌旗飘扬。行人友善,告知“中天寺”,心中欢喜赶忙寻路问山。中天寺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造前殿,康熙乙未年(1715年)建玉皇阁延至乾隆丙申年(1775年)。中天寺不仅是名胜古迹佛教活动道场,还是和顺启蒙育才的学府。

兴趣驱使,一下子上下跑了个遍。中天寺依山势而建,自然是高高低低、循坡登阶,短时间爬上爬下,还是明显劳累。疲惫时回想,无论殿院布局,还是佛圣供奉,都与其他寺庙大不相同,巴不得找个僧尼善信讨教讨教。

二、入寺

入寺之前,路旁有数石簇立,见蓝色大字雕刻于最高石头之上“入三摩地”, 另有一块上刻 “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明白的寺庙入口。依台阶引道,向上望去,石亭有二,石基座灰筒瓦白饰边高低红墙一座,“庄严国土”赫然目中。拾阶上行,现宽阔月台,方石漫地,石刻栏杆,又二旗迎风招展。月台又升石阶,仰观中天寺山门。

三、山门

山门三间,悬山灰筒瓦双坡脊顶。明间处屋顶上提,半幅歇山附于前坡,三间前檐齐平,似抱厦,又非抱厦。歇山正脊设葫芦托瓶宝顶,垂脊连戗脊,蝎子尾连飞檐,大鹏展翅。红柱红下槛红垂花,彩画枋,每间设朱漆九行六列金钉双扇大门,门扇左右配以黑棕色镂空棂花隔扇,框设联对,枋有扁额。大门,明间常开,梢间常闭。明间檩枋挂回纹锦边黑地金字匾额,“中天寺”字样为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之亲题。山门连八字红墙,墙有团花,龙凤呈祥。红墙展两翼,互有题对“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山门内,正中设龛,半人高须弥石座,红黄蓝绿彩绘歇山勾连搭木亭,内分前后,各自成龛,以玻璃为罩,以黄漆木板封实两山。龛前,红帷桌案,香花炉盏,明黄蒲团,结缘红箱,样样俱全;龛内,前后分别供奉大肚弥勒佛和韦陀天尊。注意左右两山墙,不见四大天王,原来山门本是弥勒佛殿。

四、院落第一进

过了山门,是寺中院落的第一进,由四栋建筑围合,前后分别是山门和圆通宝殿,左右是五观堂和尊客堂。山门面向庭院一侧无门无扇,院内景致一览无余。

五、尊客堂和五观堂

左右两堂楼高两层,面阔三间,粉墙青瓦黑棕色木构建筑。一层稍显封闭,近山门梢间设白槛墙玻璃窗,另一侧白墙封实;明间三分,中间设门,两侧为木质套环板玻璃窗扇,门楣挂扁,立柱对联。二层三间均设木质槛墙,明五梢三分格,上接玻璃窗扇,明六梢四。

六、圆通宝殿

圆通宝殿面阔三间,单檐灰筒瓦歇山顶,瓦拼镂空海棠带蝎子尾正脊,葫芦托瓶宝顶,垂脊带蝎子尾,嫩戗发戗,角檐高昂。檐柱金柱均无门窗,两山粉墙砌于立柱之外。红柱,彩画檩枋,三间均设匾额,素朴圆浑。中间红地金字“圆通宝殿”,左右黑地金字“远视高瞻”和“佛法宏通”。

圆通宝殿基座高大,以石块错缝砌筑而成,宛如巨型影壁。“壁”顶出九间石刻祥云栏杆,“壁”上镶嵌六块正方形石框,框内阴刻蓝色咒文“嘛呢叭咪”。“壁”前有三层楼阁式两米多高的铸铁香炉,香炉两侧,地植盆植各种灌木花草。宝殿高居,只有通过贴邻两堂的石栏楼梯,才能攀登向上。

宝殿廊心墙开拱洞门,僧尼善信可以进入大殿焚香礼拜。进入宝殿,满目龛香联案、帐幔幡帏、钵鱼鼓铃、瓶灯果华。殿中供有三龛,一主二辅,均是须弥石座、玻璃围屏。主龛居中,高大宽阔,充满明间,红绸幔帐,金黄流苏,朱地祥云,蟠龙戏珠;顶幔粉色莲花之间,金丝巧秀“普渡慈航”。龛内供奉真人大小满包金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坐像。观音居中,持瓶捻杨枝,遍洒甘露。龛前设红漆金饰纹翘首条案,案上供奉二尺高西方三圣立像,莲花宝座,曼枝镂空叶形背光,通体包金,着红色衬里纯金袈裟。案前又有一案,红地金凤金牡丹帘帷。案上鲜花、香烛、经卷齐全,钵鱼鼓铃环其三面,满地明黄蒲团,唱课参修之物应有尽有。辅龛远小于主龛,神像似真人,端详半天不知何方神圣,经讨教得知,原来一儒一道,东是文德帝君,西为真武大帝。

七、浅院

主龛有后檐廊,廊内再添观音圣像,蒲案香供陈列龛前。龛左龛右有褐色木质书架各一,内列佛典经偈。龛临浅院,两侧景窗粉墙,对面高台之下种植过檐翠竹,清净凉爽。原路退回宝殿,身依石栏,远眺青山波涌、云烟静行,真应了“远视高瞻”的意境。

八、厢房

圆通宝殿两山之外,各有厢房,阔四间出廊道。白墙、石鼓柱础、黑木柱、黑木格扇,青瓦脊顶。一钟一槌悬挂于檐柱枋。矮圆桌矮座椅,休憩纳凉之所。一侧廊心墙开拱门,通至尊客堂和五观堂二层。殿厢之间,狭长石板甬路,连石阶,走窄梯,上寻后殿。

九、景栏

后殿有三,月台有三,一一对应。中间月台前突,紧临圆通宝殿,竹梢绵绵。两侧月台稍退,可接厢房山墙。临边处,留三尺宽树池,种植地柏三角梅,即景即栏。“栏”外,灰瓦叠叠,飞檐比比,远山依依,曲水鳞鳞。

十、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阔三间,单层歇山屋顶,飞檐高翘,悬铃迎风。须弥座兼台明,火山石垂带,六步条石为阶。黑色木构柱檩枋,柱础添加防潮鼓形垫石。前出廊,金装黄色满雕木质隔扇门,每间六扇,做工精美华丽。檐枋金枋均设匾额,明间匾额均为赵朴初题书“大雄宝殿”。檐枋匾一字一块,红地、金字、金色回纹饰边;金枋匾一块,黑地金字。殿中蒲案香供俱全,宝阁之中供奉三世佛尊,金色装藏,彩绘背光。主尊释迦摩尼佛,肋仕阿难迦叶。玻璃罩屏,硬木雕刻条案。案上立宝蓝色对瓶,瓶间供奉一尺半高玉质触地印释迦摩尼跏趺坐像。

十一、伽蓝殿和地藏殿

偏殿有伽蓝殿和地藏殿,建筑式样细部相同,位于大雄宝殿一左一右。台明简朴,六阶依垂带,双坡硬山脊顶,青瓦白墙黑色柱檩枋。前出廊,面阔三间。

伽蓝殿玻璃罩宝阁之中,供奉关帝圣君。左手执“春秋”,右手捋髯,金甲绿袍,微目静坐,肋仕关兴周仓。硬木雕刻条案,红色帘帷供桌,明黄蒲团。条案之上又有玲珑小龛,再供关圣。

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捧珠执仗、金身装藏、红色袈裟,五智如来宝冠。山墙彩绘十殿阎君立像,相貌和善,奉圭恭敬。

十二、赏善罚恶

大雄宝殿出后檐廊,廊心设门。明间供奉一神,金甲绿袍,白兰护腰,天衣飞卷,红面赤髯,三目圆睁,张口恫吓,左手掐指,右手打神鞭。神像立于石台之上,前设红帘供案黄色蒲团,檐扁红地金字“赏善罚恶”。对面一亭矗立高空,抬头仰视,檐下高悬一扁,“天门”二字浑厚有力。

十三、天门上院

天门之中分列四位神将,睁目俯瞰,枪剑戟鞭,威武至极。中路狭窄,开木栏,穿月门,来到庭院。庭院四合,横长纵窄,左右厢房,前后殿阁,庭院正中设立六面三重楼阁式铸铁高鼎。厢房明间敞开,帘案香烛供奉神将。天门四红柱挑垂柱出踩,歇山灰筒瓦屋顶。正脊戗脊为瓦拼透空海棠与斜方锦纹,脊檐带蝎子尾。白墙封实两山,前后木作空透。

十四、玉皇阁

天门对高阁,台石七阶,石栏雕凭,木雕彩画繁冗集艳。阁分上下,均三间格局,重檐歇山筒瓦顶,檐口横展高翘,。二层红柱挑垂柱出踩,稍间白色对灯笼锦窗格,边缝饰工字卧蚕,明间四方锦隔扇,上镂下板,正中前倾金字黑地儿“玉皇阁”扁。

玉皇阁一层明间宽阔,两倍于稍间。有海角天涯、金龙飞腾、白色祥云盘绕的双柱,有粉绿地嫩绿色草龙雀替,檐枋金色行龙,绿底橙色貅穿梁头,俯首衔玩绿绶、尾上后足反蹬红色出踩方檩。

廊下斜方锦火山岩地砖,廊心白墙,石砌下槛,开石拱门,铁质漆红双扇,楣绘金色荷花与佛心字。

金装隔扇不同凡响,多样式、多颜色,别具一格。两幅黑底金纹金字木雕对联,分开明梢。明间有八幅,蓝绿黄三种样式;梢间四幅,绿与杂两种类别。门槛高大,梁楣绘雕。

殿内高大空冥,仙座高昂,火山岩砌筑而成,简朴光滑。仙龛高稳,漆红柱、镶金龙、绣锦罗、垂玉钩,玉女金童持灯托瓶侍立左右,正中金红相间雕刻宝座,驾坐皇天上帝,袍覆靴、宽卷袖、奉玉圭、冠冕旒,宝相庄严,万灵归真。

十五、山地建筑

中天寺地处山之高位,陡坡地形,庭院进深较浅,前后院落高差比较大。每上一进院落,攀石登阶是之自然。由于后面宝殿相对前面建筑高出一层,所以檐廊中、月台上视线极好,可以远眺风景,意游云空。

十六、南国特色

寺中房屋,中国南方木构建筑特征。木料细长、开间跨度大、雕刻常用镂空、飞檐高翘带蝎子尾、图案朴实放松、色彩繁冗集艳。白墙、灰瓦,尤其是火山岩的大量使用,更加突出了中天寺的地域性。

十七、前庙后观

寺庙中路主体建筑,由弥勒殿(山门)、圆通宝殿、大雄宝殿、天门、玉皇阁五栋建筑物组成。以大雄宝殿后檐为界,前面为寺庙建筑,后面明显是道观建筑。但是,由于玉皇大帝在佛教中,被称为忉利天,是处在轮回中的三十三之一,所以形式上的道观建筑,仍然是佛教建筑――寺庙的一部分。

另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所谓的“前庙”,有别于通常的寺庙布局。首先山门前没有钟鼓楼,再者五观堂(食堂和厨房)位置靠前,最后是圆通宝殿和大雄宝殿位置颠倒。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山地的用地紧张,减少了建筑数量,二是粮食和杂物等搬运比较方便,三是表明观音菩萨在和顺地区信众中的重要地位。

十八、常周法师

中天寺山门半边地基疏松,进寺之时就看见工人凿石砌筑基础。寺内,五观堂失去半幅,基础也在加固之中。一位法师,蹲在地基旁仔细察看。善人告知,就是寺院主持常周法师。

常周法师,果静大和尚之徒, 2000年5月政府批准的住持和尚。自任命以后,勤勉佛事、教化征募、缮修庙宇,做了大量的好事。

敬仰之余,与之攀谈,他的些许言语、从容表情、和稳音声,无不荣耀着中天寺释道儒、三教合一的特征,无不渗透着他对宗教大和谐的感悟和深情。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现代高层建筑防火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下一篇:图书馆给排水与消防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