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临翔区农村户用沼气池后续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10-01 10:59:39

对临翔区农村户用沼气池后续管理的思考

[摘 要] 农村户用沼气池后续管理难的问题,给沼气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文章对临翔区农村户用沼气池后续管理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改进农村户用沼气池后续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户用沼气池 后续管理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73-01

临翔区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始于2000年。2006年以来,临翔区抓住国家、省、市政策机遇,把农村沼气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的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大力开展以沼气池建设为主的“一池三改”(一池为沼气池,三改为改厨、改厩、改厕)建设,沼气池建设快速发展,为临翔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农村沼气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严重影响沼气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为使农村沼气长期、高效、安全、正常地运行,确保沼气建设顺利发展和沼气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使农村沼气建设真正成为为民、惠民、富民的民心事业,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户用沼气池后续管理。

一、临翔区农村户用沼气池发展情况

1.建设情况

截止2013年底,临翔区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16467口,占全区总农户数的27.4%,分布在10个乡(镇、街道),75个村民委员会。

2.使用情况

根据2013年年底临翔区农业环境保护临测站对沼气使用情况调查显示:户用沼气池不能正常使用的有7550口(间歇使用2971口、弃用2652口、报废1927口),占总数的45.8%;利用沼液、沼渣作为农家肥施用的有4468户,占正常使用户的50%。

3.沼气池综合效益发挥情况

沼气池建设对解决临翔区能源短缺,为农民提供了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缓解了农村能源严重不足的矛盾,而且还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大幅度的提高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沼气池和推广使用,在全区广大农村基本形成了“以气代煤”的新能源利用机制,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使临翔区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31.9%提高到目前的72.8%,让使用沼气池的农户实现了“家居清洁化、庭院优美化”。同时,有效解决了因烧柴而毁树伐木割草的问题,减少劳动强度和节约劳动力,从而达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种养业发展的目的。据调查,1口8m3的沼气池,所产沼气基本可以满足一户4-6口人的日常生活燃料需求,每年可节约用薪柴近3000kg,相当于封山育林1998.988m3林木自然生长量;户均每天的耗薪柴量由25 kg下降为不超过5kg。按每建一口沼气池,年可减少SO2烟尘排放量0.5t、减少甲烷排放量985.5 m3、节省标准煤2 t计算,全区口沼气池每年可减少SO2烟尘排放量8233.5t、减少甲烷排放量1622万 m3、节省标准煤32934t;按每口沼气池每年可节省劳动力100个计算,16467口沼气池每年可节省劳动力164万个;以每口沼气池每年产气500 m3计算,可替代3m3薪柴,全区沼气池相当于每年增加823万m3森林蓄积量,也相当于年增加49401hm2森林资源,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保护,使植被破坏得到了有效遏制,保护了生态,为临翔区实现“森林临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后续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设与管理不相适应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建池是基础,管理是关键。近年来临翔区逐年加大了沼气池建设力度,但后续管理却远远跟不上建设的步伐,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从目前的情况看,临翔区沼池气建设项目建设完成、沼气池正常投入使用和通过验收以后,完全依靠沼气用户自行维护,沼气池坏了得不到及时修理,综合利用方式不多,资源利用率低,致使部分沼气池因多年不换料、输气管道老化破损和灶具损坏等原因不能正常使用,甚至弃用、报废。

2.缺乏具有维护和维修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

沼气池的日常管护主要由农户自行承担,历年的沼气安全宣传让建池农户掌握了基本的沼气安全使用知识,安全意识逐步增强。但农户技术水平有限,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大部分农户带病使用或是放弃使用,使沼气池效用大打折扣,停用池增加。在换料过程中,如不小心,还容易发生沼气窒息性中毒、火灾及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和专用工具的保护下,一般农户不敢轻易对沼气池进行维护和维修。

3.农村劳力不足,沼气使用者素质较低

到2013年未,全区外出务工人员29742人,占农村劳动力人的21%,其中21-49岁的青壮年占外出务工人员的87%。由于大量有文化、懂知识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力严重不足,农村很多家庭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对体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导致沼气使用者缺乏相应的劳力和管理技能。

4.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未充分发挥作用

临翔区于2008年开始建设全区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立了24个农村沼气服务网点。且所有服务网点都配备了服务场所、出料设备、检测设备、维修工具、沼气配件,每个网点都有1个服务人员。但据2013年年底临翔区农业环境保护临测站对网点运行运行情况调查,能正常运营的网点只有4个。主要原因一是网点运行全部为沼气技术工个体承包,自负盈亏。二是经营收益过低。据统计,网点年平均入户维修次数126次/个,年均进料17 次/个,年均出料 58次/个,平均进出料收费150 元/次,年平均维修收费为0元。年运营成本共17012元,年收入总计23817元,年利润总计6805元,平均每个正常运营的网点1701.25元。

5.沼肥利用不充分

目前大多数农户仅使用沼渣作有机肥,同时基本局限于传统农作物(粮食、蔬菜),在其他作物上使用很少。原因一是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经验不足,农业部门示范引导作用还停留在较低层面上,应用领域比较狭窄。二是多数用户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意识不强,对使用沼肥的优点认识不足。

三、对加强农村户用沼气池后续管理的思考

1.加强建池农户沼气池管理技能的培训

对沼气建设农户进行系统操作培训,向广大农户传授沼气管路、灶具的维护和维修,特别是沼气池大换料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现场培训的方式,由技术人员边操作边进行讲解,指导用户安全、自主换料。

2.加强沼气池安全管理

2.1好氧发酵池(曝氧池、超浮池)的过滤添料装置及池底淤泥,要每年进行一次更换和清理。

2.2贮气柜、开关、管道等,要两年进行一次刷漆和维修保养。

2.3农户沼气池的五配套(输气管道、开关、压力表、灯、炉具),每年进行一次整修。

2.4发现运行中的沼气池,有不安全的“跑、冒、滴、流”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排除。

3.创新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网点作用

建设沼气池,生态、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公益事业,争取区、乡两级政府支持,力争把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服务人员纳入政府公益服务,保证服务人员有最低收入,确保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正常运营。

4.加强沼肥综合利用推广力度

一是要提高认识。全区各级农业部门要把沼肥推广(沼渣、沼液)作为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和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来抓。以服务网点为依托,建立农村沼气书屋,广泛宣传,大力推广使用沼肥。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综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郭元建,龙永国.农村沼气建设管理实践与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析平寨乡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