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临床医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9-19 17:34:24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医师;临床;医学信息;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认知、评价以及交流的能力。科技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化也越来越普遍,医学信息也是如此。知识的缺乏会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学者指出,未来的知识信息将对医学的临床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超过药物和医学技术[1-3]。因此,对于需要终生学习的医学工作者来说,培养信息素养不仅是对其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如今,检验临床医师职业素养的标准已经开始倾向于其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高低。临床医师是医院的主体,是推动医疗进步、医疗创新的先锋,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关键人物,因此其信息素养将直接关系到医院未来的发展和生存。为了对现阶段临床医师的医学信息认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以提高临床医师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为培养临床医师的信息素养提供方法依据,以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本研究对多家医院的临床医师的医学信息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多家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在职医师600名,其中男性481名,女性119名,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5.0±1.5)岁医师的科室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兼顾到了各种学历、各类职称和不同的从业年限。其中本科学历的医师共385名,占59.66%,比例最大;硕士生和博士生共50名,占8.33%;学历为专科以下的共165名,占27.50%。从业年限低于5年的共134名,占22.33%;超过15年的共251名,占41.83%。主任医师共65名,占10.83%;副主任医师共106名,占17.67%;主治医师共218名,占36.33%;住院医师共211名,占35.17%。在医院等级方面,二级甲等医院占50%,三级甲等医院占11%,其他医疗机构占39%。600名医师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信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与研究的临床医师进行医学信息认知情况的了解。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6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回收的问卷中有效的共598份,有效率为99.67%。所得数据由双人核实录入数据库。1.3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版本的统计分析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数据资料的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x-±s),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的了解情况:调查显示一部分临床医师并不了解循证医学和医学信息资源,而大部分的医师并不知道医学信息素养的本质。见表1。2.2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和信息素养重要性的认知:多数临床医师认为医学信息和信息素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见表2。2.3不同职称的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掌握的差异情况:调查发现,不同职称的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的了解和对医学信息素养的了解也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临床医师阅读医学文献及浏览医学信息的的时间:调查发现,临床医师阅读医学文献和浏览医学信息的时间均较少。想要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质量,使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需要增强临床医师对于医学信息的认知水平,使临床医师具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意识。目前很多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的认知不够,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医院与临床医师的发展与提高[4-6]。针对此现象,应该加强对临床医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多向临床医师宣传医学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提高其对医学信息的认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多向临床医师提供获取医学信息的途径,从而提高临床医师的工作能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燕,潘惊萍,段占祺,等.临床医生对医学信息的认知情况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36(4):64-67.

[2]黄韬,陈利维,应桂英.四川省临床医生对医学信息的认知及需求[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6):53-57.

[3]张琼文,陈熹阳,周洋,等.临床医生对病人安全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1):26-29.

[4]卢长艳.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成效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3.

[5]邹明明,李枞,刘利丹,等.临床医师医学人文认知情况的问卷分析——大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联合调查之一[J].医学与哲学(A),2013,34(8):12-17.

[6]任建立,孟羽俊,张丽丽.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新生专业认知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8):1272-1273.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2

关键词:临床试验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临床试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院学生将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的一个重要桥梁和必要环节,对于培养实用性和技术性内科医护人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试验教学过程一般需要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以及教学医院共同配合完成。但是,在实际开展教育工作当中很多医学院校的临床试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因此,了解当前临床试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寻临床试验教学的改革的具体措施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临床试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医学院校的临床试验教学水平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任然有着一些医学院校在临床试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亟需解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很多医学院校缺乏必要临床试验教学资源

当前,对于很多医学院校来说,都存在着缺乏必要的临床试验教学资源,这就导致很多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及时的安排进行临床试验教学学习,致使医学生很难讲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升自身的临床技能;另外,加上一些医学院校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有没有设置足够的试验教学床位,在教学设备上投入也不足,相对来说也比较落后,很难达到临床教学的成果,而临床试验教学又对试验设备以及各类教学资源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一旦出现资源不足的现象必将导致教学过程无法开展,教学效果不佳。

1.2临床试验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相对于别的教学方式,临床试验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临床试验教学的任务通常又很重,而另一方面随着个医学院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很多医学院校的师资都出现了不足的现象,很多时候一位带教老师需要兼带好几个班级的学生的教学活动,极大了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而另一方面,医学科学知识以及医学治疗技术却在不断发展,日益进步,很多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更是层出不穷,较少临床实践和不断更新发展的内科临床治疗技术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矛盾。加之很多医学院校对于临床试验教学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其对于医学教学的重要性,对于教学工作也不够重视,很多教师在教学备课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备课,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1.3很多医学生对于临床试验教学积极性不高

很多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没有认识到临床试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在进入学校组织的临床试验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积极性,没有足够动力,在做临床试验时没有认真对试验的整体情况做一个详细的了解,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很难深入的了解试验的各个环节,这也是导致临床试验教学效果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临床试验教学的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医学院校临床试验教学出现的诸多问题,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一些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大对临床试验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

医学临床试验教学不同一般的教学方式,其有着非常特殊的特点,而且对于临床试验教学资源的依赖性和要求都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临床试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试验资源有一个充分的保证,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所以需要加大的对于临床试验教学资源的投入。

2.2增加对临床试验教学师资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加强对师生临床试验教学的认识的宣传,提高师生对于临床试验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学校需要增加对于临床试验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较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内容以适应临床科学知识不断发展的需要。作为医学生需要充分认识到临床试验教学的重要性,教学前需要认真预习,了解试验教学的大致内容,试验过程中需要努力听课,认真体会,积极培养自身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的效果。

2.3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于教学方式和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开展临床试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的开展教学,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便于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可以这样说积极的利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成果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必要的一个措施。另一方面,在临床试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确立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对于临床试验教学的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效果。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医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要求着临床试验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相对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应对临床试验教学存在的不足,通过加大对临床试验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增加对临床试验教学师资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等多种改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升临床试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以适应社会进步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涂明华,李辉虎,杜重实,陆怡田,张龙禄.临床技能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创建临床技能教学新模式的三年实践[J].九江医学,2014(03)

[2]蔡东红,张颖,邓敏,符爱珍.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医生,2011(16)

[3]易水晶,薛敏,周昌菊.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对长学制教学的改革与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10(11)

[4]迟心左,李大蓉,张海珍,谢峰,贾建国.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模拟辅助教学效果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13(01)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3

(一)临床研究生对职业的认知和情感在职业选择目的和个人价值体现的问题上,临床研究生都认为“社会地位高”是首要因素,真正因为个人理想而选择医学专业的同学只占18.8%,说明在培养研究生的医德情感和信念上,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理念至关重要,而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内化方式便是加强医德教育工作。多数研究生对待病人的态度是“有耐心,热情服务”,这反映在临床工作中,他们能照顾病人内心的心理感受,服务意识比较强,但仍有超过10%的研究生把自己当着病人的“救世主”,服务意识淡薄,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现象。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良好服务三者兼备的标准已取代了以往占主流的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二者兼有的“好医生”标准,这也表明新时代的临床研究生的观念正在逐步更新,与时代的发展同步(表1)。

(二)临床研究生对医德重要性的认识绝大多数(158人,占84.9%)研究生认为医德是医生的灵魂,166位研究生(占89.2%)认为医德对医生同样具有制约作用,认为在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对于自身职业的发展是有必要的研究生有175人(占94.1%)。但仍有少部分研究生没有意识到进行医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医德教育可有可无(占3.7%)或者没有必要(占2.2%)。而对医德的怀疑,表明他们自己也在反思道德的规范制约力量,从而间接表明医德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形式成效的评价调查显示,导师的言传身教被认为是医德教育成效最好的形式(显著率达63.3%),其次是医疗社会实践,这两者为医德理论应用于医德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对研究生医德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的教育成效则一般,反映了《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虽然能让临床研究生的医德理论素养有系统的提升,但其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研究生感到枯燥,影响了医德教育的成效;成效较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其成效一般或者没有成效的共占77.3%),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公共道德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造成的,今后应将医德教育作为临床研究生德育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力量,强化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成效,让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高(表2)

(四)临床研究生对“医院追求医德医风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医德医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医疗卫生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而在医疗实践中,医院追求医德医风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事业在转轨过程中因过度追求利益,医德医风建设涌现出新的问题,医德出现滑坡。调查显示:有41.2%的研究生认为追求医德医风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矛盾,50.7%认为两者间并没有矛盾;被调查的研究生中有68人(占36.6%)认为救死扶伤应放在首要位置,有32人(占17.2%)选择经济效益第一,其余学生认为两者应尽可能保持统一。调查结果反映了医学教育在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当下,对于如何处理好医德医风建设与经济利益的客观需求的关系尤为重要。

二、当前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目前,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来自社会、学校以及研究生自身。

(一)社会消极因素冲击了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的价值评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他们对医学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又加上一些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影响,导致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疗纠纷也时常发生,许多医务工作者都表示对职业缺乏信心的担优;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如一些医生生、冷、硬的服务态度、收受“回扣”和“红包”以及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冲击;另外,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唯技术论”,容易导致片面强调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良好服务和高尚医德所产生的正面社会效应。类似这些不和谐的因素给临床研究生的医德教育传达了不良信息,诱发他们对医疗职业的不安全感,部分临床研究生受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利益和医德品质之间存在困惑,使其对医德教育的认同度降低,从而影响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的价值评价。

(二)医学院校自身原因影响了医德教育的成效医学院校的学科设置大多以自然科学为主,人文课程的比例往往很小;课程设置方面没能从医学专业特殊性的角度出发,比较偏重于医学专业课程,导致医德信念缺乏系统的培养;医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有限,未能形成有力的学术群体。研究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专职教师数量的不足,但其医德教育专业知识仍有欠缺;在临床实践教育环节中,一些导师侧重于对临床研究生传授医疗知识及临床诊疗技术手段,往往忽略了对其进行医德信念教育。这些都使临床研究生不能充分认识医德信念在自身技能中所发挥的能动作用,限制了医学院校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开展。

(三)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重视不足部分临床研究生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认为只要学好医学知识,掌握好医学技能就行。加之一些用人单位只注重医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往往忽视了医德素质的考量和评判。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临床研究生出于择业的实用性,只埋头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注重人文修养,往往忽视自身医德素质的养成。其次,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下成长,习惯了被关心和关注,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没有建立替别人着想、主动关心他人的行为模式,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思维习惯容易滋生个人本位思想;同时,作为医学生,他们涉世不深,阅历较浅,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缺乏对价值认识的科学基础,在人生理念上只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缺少崇高追求和远大理想,很多临床研究生还不能够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将来成为一名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形象和责任,又受到医疗服务实践中不良事例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及道德选择上的迷失,忽视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影响对医德教育的有效内化。

三、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思考

(一)完善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教学的内容医德教育首先要通过课程得以实现,应将《医学伦理学》列为临床研究生的公共课,将先进的医德理念、热点的医德话题引入课堂,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就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及探讨。如怎样看待医疗救助与病人欠费,如何看待和对待“回扣”、“红包”现象,如何看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机构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德案例的教学与讨论,逐渐培养临床研究生道德的判断力和责任感,从而激发临床研究生医德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他们对医德知识的掌握及对医德问题的分析能力。其次,通过加强学校与医院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医德教育,即学校可侧重医德理论教育,而医院则侧重于医德实践教育。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临床研究生的医德培养,也促进了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可以获得“双赢”效果。

(二)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当前,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基本都是导师负责制,临床研究生结束半年的在校课程学习后,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和临床实践,这就决定了导师是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主—54—体。导师不仅是医学科学知识的继承人、传播者和创造者,也是医疗道德文化的桥梁和重要影响媒介。调查显示,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成效显著和较好的占93.6%,表明导师的示范、教化和熏陶作用对临床研究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全面推进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基本保证。因此,在临床研究生的科研和医疗实践工作中应采取措施,发挥导师在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激发研究生的情感认同,引导其完成由医德认识向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医德信仰升华的心理过程,逐步完善临床研究生的医德教育行为。

(三)重视临床研究生辅导员在医德教育中的角色作用辅导员承担着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但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又存在着“重思想政治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为此,首先要提高辅导员自身医学伦理修养,通过开展医学伦理学教育理论培训,支持辅导员开展医德教育研究,提高医德教育水平,促进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辅导员在临床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中,应进一步负起育人的重任。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经常与学生进行谈心,通过这种融洽的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达到“亲其师”到“信其道”的情感转变,真正实现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对医学职业道德的教育效果方能显著,教育也将实现其根本的功能。

(四)加强临床研究生医疗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贫苦百姓开展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临床研究生力所能及的。通过组织临床研究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到缺医少药的贫困地区奉献爱心,他们的责任感、事业感等多种医德情感容易被病人所回报的感激之情所触动,这种实践的体验对于每个临床研究生来说都是非常刻骨铭心的经历,所带来的医德教育成效是非常显著的,能让他们在为困难地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做贡献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医德修养。

(五)占领网络新媒体等开展医德教育的阵地在当下网络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了临床研究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对临床研究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有关医德教育的信息却很少,加强医德教育信息的网上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医德教育专题网站、微博、博客等网络平台,对医德教育进行渗透,强化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实效。同时,新闻媒体也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比如对“温暖哥”纪名扬同学的报道),对科学的理论进行宣传,让先进的文化得以传播,从而激励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弘扬社会的正气,最终营造一种和谐的公民道德建设文化氛围。

党的十报告指出:医疗改革就是要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这既需要制度的合理变革,更需要培养医学卫生人才的医学院校的积极配合和参与。这种配合和参与,从根本上说是要从医学生开始就培养深厚的医德作为精神动力。我们应将医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和服务良好的高级医学人才正是新时期推动医学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保障。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 规范;教学查房;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c)-091-02

教学查房是医学院校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更好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中青年医师延伸扩展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水平的有利时机。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学查房被弱化,教学查房质量不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规范教学查房,是提高医疗教学质量的保障。

1 明确教学查房目的,提高教学查房认识

教学查房是以教学为目的,通过教学查房使实习学生的医学理论与临床实际得到有机的结合。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通过教学查房,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检查全面综合分析、归纳建立疾病诊断,达到对疾病的全面认识,完成实习医师的学习任务。各级医师通过教学查房,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及临床技能,增强对疾病诊断的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科研及教学水平。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往往以临床查房代替教学查房,其实二者是不尽相同的。医疗查房的目的是解决病人诊断及治疗问题,对于病人病情发展、变化提出治疗方案,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病人治疗问题[1]。因此,不能将二者混淆,不可以医疗查房代替教学查房。明确教学查房目的,提高对教学查房的认识。

2 规范教学查房

2.1 教学查房的病例选择

教学查房应首先选择病例,一般选择疑难复杂病例,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典型病例,应尽可能涉及多学科知识,使实习学生及医师广开思路,从不同层面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2]。例如,选择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诉就诊的病例,首先要考虑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有良性疾病,有恶性疾病,在恶性疾病中有恶性淋巴瘤、转移癌。不同的原发肿瘤淋巴结转移的部位不尽相同。选择多种检查手段,寻找原发灶,通过病理作出诊断。因此,确定教学查房的病例后,要求实习学生及全科医师在查房前熟悉病例,针对病例中涉及的知识展开思路,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准备问题,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在教学查房中学习知识,提高临床技能水平。

2.2 教学查房参加人员

教学查房特别是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查房要求全体医师参加,也要求各年资医师、进修医师、研究生、实习医师参加。

2.3 汇报病史

由实习医师汇报病史,阳性体征、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相关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阴性结果、目前诊断及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病情演变、目前状况。由上级医生进行必要的补充。

2.4 指导体格检查

完成病例汇报后,进入病房,做到站位正确。由实习医师进行体格检查。查房者观察其体格检查顺序,手法是否规范、在体检过程中与患者沟通是否做到人性化服务,以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护。针对体检中的问题予以指导及纠正。

2.5 病例分析与总结

在教学查房中结合所选择的典型病例,查房者应用启发式教学,提示临床思维的方法,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各种相关的物理化学检查结果,分析、归纳、推理得出诊断。各级医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以互动的形式讨论病情的发生及发展,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最后,由查房者对教学查房进行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从基础理论出发,结合临床实际,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示疾病的预后。同时传授与所选择病例相关的新进展、新技术。培养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将其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使其对临床医学的认识有所提高。各年资医师通过教学查房,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思维能力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查房者指出查房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对以后教学查房的要求。也可以提出思考问题,指导实习医师查阅文献,对查房中的内容进一步消化吸收[3]。

3 教学查房应贯彻于各级医师教学工作中

目前临床医疗实行三级医师查房制,教学查房应实施于三级医师教学工作中。教学查房一般分为教授级查房、主治医师级查房、住院医师级查房。所有的查房都是以教学为目的,选择典型病例,以实习医师为主要对象,从理论到临床实践以及新进展的侧重点不同对实习医师及低年资医师进行临床思维培养,使之临床能力得到提高。教授级查房有较强的理论性,以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视野开阔,并将新进展、新技术传授给下级医师及实习医师。主治医师级教学查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体指导实习医师询问病史技巧、规范体格检查、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住院医师教学查房针对具体病例,发现问题,分析、判断疾病的进展,掌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负责实习医师病床管理、指导病例书写,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学查房新模式的探索

教学查房是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的结合,针对具体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理论知识应用的过程。在目前医疗形势变化,医学科学事业的迅速发展,知识信息获得快捷,使临床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在规范教学查房的同时应该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查房模式,开辟新的查房思路。由于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在教学查房中应该培养实习学生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使其不但具有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而且,具有法律意识,将与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融于教学查房之中。在教学查房的形式上,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以往由实习学生单纯背着汇报病史,改为应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汇报病史,使参加查房的医师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以利于抓住重要线索,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对于疑难复杂的病例涉及多学科知识,可以请相关科室的专家教授参加病例分析和讨论,从不同学科角度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鉴别诊断,更有利于培养实习学生及年轻医师的临床思维,开阔思路,不断提高临床理论及临床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强化教师规范教学查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教学查房中受益。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查房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查房模式的探索将为提高医疗教学质量开辟新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靖年,王鸿飞,朱桂香,等.教学查房规范化的基本理解与思考[J]. 医学与哲学,2006,27(12):71-72.

[2]杨立明,王广义,周盾,等.通过大查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85-1887.

[3]黄英,肖华.规范教学查房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医学管理杂志,2006,13(9):759-760.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5

[关键词]教学水平;临床教学;基础医学;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8-1410-02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宽广。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医学教科书,他们或从网络,或从期刊中接触较为前沿的基础医学知识[1]。因此,学生们迫切需要在临床教师授课过程中,将现在的临床知识与较为前沿的基础医学知识贯穿起来系统讲授。而临床医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往往更加注重临床知识,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再学习较少。同时,他们在临床课程学习中,也经常提出与较为前沿的基础知识相关的临床问题,使得临床医师应当加强自身的基础医学知识再学习[2-3]。继续医学教育是临床教师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4]。当前,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仍存在较多的问题[5]。在对医院临床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知识的教育比重相对较少[6-7]。

1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缺乏有效统一

在医学发展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8]。近年来,随着医学教学的改革,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的统一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达到有机的结合。医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又是未来的医生。由于基础医学教师对临床知识知之较少,因此在基础医学授课过程中,很难将基础知识与临床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当医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后,由于临床教师对较新的基础知识缺乏深入学习,因此不可避免应用故有的知识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的临床教师甚至回避基础知识,经常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临床教师是医学生求学过程中接触的最后的教师,也是他们能否学以致用的重要决定者。临床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临床知识的传授,更应当是基础与临床知识统一体的传授与发展。因此,临床教师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医学教学的成败。提高临床教师队伍基础医学知识水平是医学生的需要,是医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和造就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9]。

2 继续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继续教育所占比重较少

纵观当今针对临床医生的继续教育,不难发现,大多数是针对疾病的临床诊治,而少有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的探讨。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多出现在科研报告以及文献中。医学的发展使学科分细化,不同学科医师对其他学科的了解也逐渐减少,尤其在大型的医院更是如此。虽然现在的职称等体系对临床医师掌握前沿知识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大多数临床医师仍缺乏对前沿基础医学知识的了解。在医院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多数为临床知识的再教育[10]。

3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知识的相互统一是提高医学教学水平的关键

3.1 基础医学知识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回顾历史,临床医学研究的进步主要是源于基础医学研究的进展:16世纪,随着人体结构的揭示,解剖学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17世纪,血液循环的发现引起生理学的一次飞跃;18世纪,开始了实验研究;19世纪发现了细胞和细菌,而麻醉、无菌和灭菌则奠定了外科的基础;20世纪,药物研究及抗生素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正是由于基础医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形成了目前的临床专科。基础医学在现代医学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临床医学中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是和基础医学知识密不可分的。

3.2 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和保证: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基础医学研究为基础,同时又为基础医学研究工作指明具体的方向,基础医学研究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理论研究基础,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从本质上认清临床疾病的性质,从根本上找到疑难并征得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3.3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有机统一结合是医学发展的有力保障:纵观医学科学的发展史,临床医学研究与基础医学研究一直是齐头并进的。从16世纪到20世纪,临床医学中疾病的研究工作一直是基础医学所必须优先解决的课题,用于基础医学研究的材料资源多数都来自于临床医学研究的长期积累,只有经过长时间、多角度、多途径的临床医学研究之后,才能得到真实的、有价值的临床资料,从而为基础医学研究发现和解决疾病的发生、发展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临床医学研究以基础医学研究为基础,反过来又推动了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对临床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其既要熟练掌握临床专业知识技能,又要了解相关的基础医学前沿知识。临床医学是最终将基础医学知识运用并检验的标准,只有真正做到临床与基础医学的统一结合,才能使现代临床医学健康快速发展[11]。

4 提高临床教师队伍基础医学知识水平的举措

4.1 深入理解认识:临床教师应在深入理解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基础上,不断用新的基础医学知识更新自己,用新的观点去理解并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将其传授给医学生。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学生临床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将与疾病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融入其中,使医学生能够在临床学习过程中,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细胞、基因、分子水平认识疾病诊治过程。培养学生脑、手结合,培养他们缜密的临床思维。

4.2 自我提高:临床教师要从自身条件出发,有目的、有步骤地加强平时的基础医学知识学习。在平时的医疗工作中,应当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知识,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用新的视野、新的思路、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来理解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要回避前沿基础医学知识(比如干细胞、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应当主动去学习、理解。

4.3 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继续教育的有机结合:在临床教师培养过程中应注重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继续教育的有机结合。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旨在使在职卫生人员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部分临床教师肩负医疗、教学和科研三重任务。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临床教学在医学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4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信息科学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速度更快、空间更大、效率更高的新型继续医学教育形式,与课堂教育、临床教育等一同构成了多元的医学教育体系。在对临床教师进行再教育的过程中,尤其对于欠发达、偏远地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今医学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对临床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临床教师的培养中,应当把临床医学知识与技能的锻炼与基础医学知识水平的提高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出临床知识和技能过硬,基础医学知识全面的合格的临床教师,为推动、加快医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严 媚, 多力坤, 热 娜. 加强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4):80-81.

[2]贾建国,樊洁,鲍银月,等.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0):752-753.

[3]冀 涛,王 静,王 颖.综合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2):64-64.

[4]张国伟.浅析继续医学教育在医院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141-142.

[5]赵德泉,郝宝增.试论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2010,24(12):50-51.

[6]张锐梅.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思考[J].实用预防医学,2010, 17(4):808-809,832.

[7]王尚柏.国外继续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新进展[J].安徽医学,2010, 31(3):195-197.

[8]张小玲,傅松滨.浅谈临床医学研究与基础医学研究之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1):47-48.

[9]赵永亮,宿 芳,孙梯业,等.推进医学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教学水平[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5):556-558.

[10]郑少燕,杨棉华,蔡 琮.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2):224-227.

[11]宿 芳,陈自强,孙梯业,等.改革临床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医学人才[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4):435-437.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6

    美国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是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的模板,它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在美国,医学院录取之前,学生们要去相关的研究机构或医院工作一段时间或参加志愿者活动。医学院的学制为四年,第 1、 2 年学习临床前的(preclinical)医学基础理论,第 3、 4 年的时间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生在教学医院的病房或在社区门诊。在有经验医生的指导下,观察和参与患者的治疗,在内、 外、 妇、 儿、 产科、 家庭医学、 神经科与精神病科轮回实习。可以选修临床专科或研究方面的选修课,并进行住院医师前期阶段的培训[1]。而我国的医学教育学制为5年,在入学前没有相关医学接触史,入学后直接进入基础课学习,为期两年。3、4年主修临床课,有课间见习,第五年临床实习。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美国的医学生早期即接触临床,培养浓厚的兴趣,同时对临床工作有一个感知的认识,但是我国的学生在入学早期对临床医疗是茫然的。

    在医学教育的基本特点上,美国注重医学生互动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相互渗透,标准化患者与模拟患者的应用,大课堂集中教学与小组分散教学优势互补,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法” (ProblemBasedLearning, PBL)等。

    我国传统的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基础和临床教学是相对独立的,教育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以专业课程设计为基础,将知识进行划分,学生通过认真学习,有能力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缺乏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施治、综合处理的能力。有部分学校采用了PBL教学模式,这在小班上课的专业中效果较好,但我们目前的临床专业招生学生数目普遍偏多,又面临师资不足的社会现状,无法实现小班上课,导致PBL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的应用效果受到明显影响,实践课程的应用则主要以示范和重复为主[2],临床专业的学生会在大三接触临床课程时,到医院参加实践课程的学习,教师会有计划的给学生讲解实践学习的相关知识,让学生配以简单的临床查体、听诊操作,同学们在临床理论知识上对临床疾病有了感性的认识,但缺少让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机会,导致学生参加工作以后才开始对临床思维、临床能力进行训练。

    对于医学生如何进行临床能力的培养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目前较低的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更暴露了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医学院校适时的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实践课的比例,增加了临床技能培训设备的投入,但医学教育与临床严重脱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教学本身还是以灌输式理论传授和重复性实践操作为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学生没有主动思维和医疗判断自我纠错的过程。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7

【关键词】 临床教学;医学生;质量;儿科

医学是一门不断地将医学知识的创新及创造性应用于各领域的医学服务学科。面向新世纪,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高质量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和目标[1]。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作为医学教育的走向,终身学习作为合格医生的基本素质已经为教育界和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所认同[2]。而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多角度规范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儿科作为临床学科之一,医学生在学习儿科学时普遍感到难学、难记。因而影响了儿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故近年来我们对影响儿科教学质量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找出对策,加大对儿科学习的管理,增强儿科临床教学意识,提高了儿科教学质量。

1 影响儿科教学质量的若干因素

1.1 对儿科特殊性的了解未达成共识 综合医院的儿科是一个小科室,许多人都觉得儿科只是成人的缩影,很简单,加上儿科又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独生子女家长要求高,而患儿病情瞬息万变,解释工作稍做不到位,就会产生医疗纠纷,故从事儿科3工作风险大,加上收入低于成人科室,实习生也常不重视儿科实习,同时儿科医生所面对的主体绝大多数是不能表达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或难以顺利进行体格检查的患儿,因而要求儿科医生应具有更扎实的临床基本功、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采集病史技巧与语言沟通技巧,这些在传统的儿科学教材中并未涉及。其实,小儿从生命开始直到长大成人,整个阶段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而不同年龄患儿之间也是不尽相同,往往同一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在患儿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天数都是不相同的,危重患儿的液体疗法更是复杂多变,每天一个样,天天不一样,用药量与中毒量的接近等,这些都是成人科室无法相比的。只有了解儿科的特殊性,才会重视儿科。带教老师应注意强调儿科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医学生对儿科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唤起求知之乐。

1.2 医院对儿科临床教学重视不够 医院领导、医护人员对儿科临床教学工作认识和重视不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近年来,医院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自然而然地出现重医疗、轻教学的做法;在人才引进方面也注重经济效益好的或手术科室,日常工作中医院领导往往忙于医疗卫生开发和重点学科的建设,未能把临床教学工作纳入医院中心工作的位置;在设备引进方面,要收回成本,医院对儿科倾斜不够,造成儿科设备陈旧,年轻医生和学生学不到新东西、新知识,故大多学生对儿科实习不感兴趣。从而影响了儿科临床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

1.3 儿科教师带教意识淡薄 儿科临床带教老师同样肩负着医疗与育人的双重职能。由于儿科工作繁杂,治疗一个患儿常需付出几倍于成人的时间,但收入在综合医院儿科永远是居后,他们的付出与报酬不成正比,导致带教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出现了医教矛盾的困扰,医疗与教学相比,医疗带来的经济效益更直观,社会作用更突出,加上目前职称评定强调外语水平、科研、论文量化指标,对临床教学量的多少及教学效果并不注重,从而导致临床教学意识淡薄,甚至认为参加教学是一种负担。

1.4 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毕业生供大于求,毕业生自主择业及考研对临床教学存在一定的冲击。医学生毕业实习期间不得不忙于应聘,参加省、市人才交流会,忙于写自荐书,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实习精力,有的明知择业无望,也还是到处奔波,严重影响了临床实习。用人单位对应聘学历的高移,本科生就业越来越难,导致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数大增,他们不得不把大量精力用在考研的复习准备上。据我校近年统计,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而达到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的仅占报考人数的10%左右,真正录取的只占5%,多数榜上无名,他们忙于各种考研辅导班,大部分临床实习时间付诸东流,加上多数学生毕业后不打算搞经济效益较差的儿科,从而使儿科临床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2 提高儿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措施

2.1 坚持重教强医、科学办院的方针 针对上述诸多不利因素,我院采取了相应措施,收到了显著效果。明确教学医院不同于其他医院,除了具有救死扶伤的共性任务外,更重要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办院思想。使领导及教师都明白,教学工作也不能脱离医疗单独发展,必须以医疗为依托,以科研为先导,做到教、医、研3个方面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坚持重教强医、科技兴院的办院方针。

2.2 为加强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近年来,我校每年定期召开教学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临床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等一系列相应对策,使临床教师认识到,带教老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也是合格人才的塑造者,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医院必须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认真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制定了《临床教师考核条件》、《教学事故的认定及处理决定》、《临床教学质量评估标准》,鼓励教师多写教学论文,把教学质量作为年度考核及晋升晋级的重要标准,儿科每年90%以上课程由讲师以上有经验的教师担任。还加强教学查房,坚持一病一课制度,引导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强化儿科特点与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严格学生出科考试-考核制度,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 教育学生摆正实习、考研、就业的关系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要正确理解《执业医师法》的法规,既不能因为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而不遵循法规,也不能因为医学生没有行医执照而忽视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儿科,患儿家长大多要求高,学生动手机会少,带教老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唤起学生求知之乐。针对毕业生求职、择业形势严峻,带教时向学生宣传有关就业政策与规定分析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的趋势,适时调整学生的择业目标和就业心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按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路,改变过去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无序状态,有计划地举办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保证正常临床教学秩序。为教育学生摆正临床实习与考研、择业的关系,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使他们明确全面系统的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在实习时规范地掌握好综合医学技能、如儿科与妇产科、小儿外科、内科、耳鼻喉科等边缘学科的关联,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向全科医学发展的需求。从而调动了医学生对儿科临床实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儿科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尹晓娟,何念海,薛媛.儿科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探讨.现代医学卫生,2005,21(4):497.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8

关键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278-01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临床药学成为了医院药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等诸多原因,导致迄今缓慢且不均衡医院临床药学的整体发展水平的出现。尤其是在基层医院,临床医学实验室只以摆设存在而无任何实践用处。由于基层医院药师临床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和临床医师对临床药学服务认可度低等原因,造成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有着很大的难度。

1目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现状

1.1不够重视临床药学工作:“重医轻药”的情况在基层医院非常严重地存在。在一些管理者头脑中认为,进药和卖药就是药剂科的职能,没有对临床药学服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1.2临床药学人才缺乏:药学人才在基层医院的配备上已跟不上形势的需要,从事药学工作很多都是非药学专业人员,也就无法谈到配备临床药学专业人才了。过去的一些药师由于没有相应的医学专业知识与医师交流也比较困难。

1.3必要的硬件也不具备:一定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对开展药学服务是必需的,对于资料的收集、整理离不开办公设备的支持。由于临床药学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一般都比较昂贵,且不会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产生,因此,一般也不会得到基层医院领导对此的重视。

1.4没有健全的法规:对药师、医师的职权范围、责任在我国的《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也都规定的比较明确, 只能在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药师才能开展工作,而没有权利对处方进行改变,但临床药学服务的倡导与其则正相反。再加上对基层医院来说,临床医学还属于一个新生事物,在对对临床药学的认识和理解方面,基层医院的药学工作者与大型医院的药学工作者相比,其间的差距非常大,面对软件、硬件缺乏的条件下无法开展工作,也缺乏政策的指导,所能做的只是自己在缓慢地探索不知从哪里开始,没有政策的指导,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

1.5药品市场经济化对药师临床药学工作的阻力加重:正常的合理化用药被药品的市场经济化严重干扰了,对临床药学服务来说,其开展工作的难度更大。

2开展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建议

就目前基层医院既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指导切软件、硬件都不完善的实际条件之下,开展基层医院的药学服务,只能从最基本的工作开始,通过慢慢进行经验积累,来将临床药学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2.1对临床药学知识强化培训:在临床药学之中,在药学基础上,还包含着医学、药物经济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于其中,由于药学专业人员知识结构的单一、临床知识的缺乏、解决临床用药问题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就应该有针对性地组织药师对已有的药学知识更新,对更多的药物间相互作用、药物ADR等与临床相关的信息熟练掌握,还要对医学、检验、诊断等方面的知识也有一定程度地掌握,让药师与医师、护士交流能够更专业地进行,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药学服务中因药品应用问题出现的种种医患纠纷的产生[1]。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药学基础水平较高、沟通能力较强的药师开展培训。按照相关标准,在基层医院,一般需要配备1-3个专职临床药师,因本科药学专业的药师具有比较丰富的药学基础和知识,应对其优先进修培训。

2.2开展积极的临床药学服务宣传活动:要把临床药学的重要性利用一切渠道进行宣传,让临床医师具有相应的认识,从而将药剂科只是购药与销药的形象改变,让领导对此重视,在软件和硬件的投入上加大,有效促进基层医院临床医学工作。

2.3交流技巧要注意:缺乏重视的临床药学工作要求药学工作人员与医师、护士的交流方式要加以注意。首先,要根据自身医学知识不够全面的现实情况,临床先以学习的形式很如,并对临床服务中的言行严加注意,让临床医师逐步信任和认可,以此来积累后继指导临床用药的经验。其次,还要找一个自己较熟悉的专业科室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在某个专业上把威信集中建立起来。最后,有针对性地根据医师的用药习惯随药品的市场经济性改变的现实,把可替代的用药方案提出来,并获得领导的支持。

2.4逐步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在条件不足基层医院,可先选择简单的药学服务形式。

2.4.1进行药物情报收集:要定期提供最新的用药和治疗方案等临床信息,尤其是临床药师把某专科作为用药干预切入点,那么最新的药物情报对提高其用药知识水平和建立威信作用极大。

2.4.2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要由药事管理委员会把效的监测方案制定出来,对临床医师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加以强化。

2.4.3开展药学咨询:开辟渠道把必要的药学支持提供给医师、护理人员,尤其是药物配伍方面的咨询。医院有条件的也可引进“临床药物咨询系统”进行查询。

2.4.4处方点评:可以与质控科、院感科等联合点评处方,干预临床用药,从而把临床用药水平提高,并把药师对临床用药干预的阻力减少。

2.4.5临床用药初步指导与干预:可与有条件的医院合作开展用药监测(TDM),对中枢神经类、茶碱类、心血管类、氨基糖苷类药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工作,指导和评价药物治疗。可选取有代表性的病例把药历建立起来,并对临床用药进初步指导和干预。

总之,虽然基层医院对临床药物治疗技术支持不够,但临床医师可通过自身努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服务。

参考文献

上一篇:健康食品专业范文 下一篇:医疗卫生监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