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角下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时间:2022-10-01 08:59:35

人文视角下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我过下发的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在全国范围内高校推广实施。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本纲要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体育中体育教育教学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等基本要素。其核心目标就是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课程的形式作用于大学生,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同时,感染、熏陶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培育、文化科学知识掌握、生活与体育技能的理解和运用、素质教育和人才全面发展,体育是实施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之一。

一、文化背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总成部分,也是教育内容之一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更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业、就业、道德、法制等方面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具备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社会道德法律意识”。文件明确地指出了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深厚的职业素养,要二者兼备。因此,文化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体育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等有机融合起来,是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

二、文化背景直接影响着学校思想教育大方向

文化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因子,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起着关键影响作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充斥着大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正面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中成长,负面的影响则影响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内容通过实施教育教学内容作用于广大青年学子,促进他们在这种社会价值多元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思想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努力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三、文化背景是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学生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源于精神选择与寄托。中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历史的历练和现代化的创新,如今已经在社会和教育的各个领域衍生出新的表现形式,体育文化就是体育层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体育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属性的功能和体育自身它独特的功能融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新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其教育价值也随之产生,并在教育事业中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是指针对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而产生,最终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和理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现今,高等教育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之一即: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唯科学主义及扭曲的价值取向等社会现象。通识教育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其也强调要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各项素质培养。体育所包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勇于奋斗拼搏等精神都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因此,文化已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学生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体育教学改革中突出文化背景,是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积淀下来的各种物质、精神、制度的事物的表征和总称,是指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涵盖了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民族特质、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体育文化知识不经包含丰富的体育基本理论、运动技能、健身常识、运动原理等,也蕴含了素质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通识教育、民族精神传递、爱国主义教育等多重文化精髓,可以说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五、体育教学改革也是保持教育事业可出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是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的地方,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科技新潮、文化热点、生活信念、行为方式融合互渗到校园,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大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大学生活,培养了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大学校园中最为常见的文化组织形式,而文艺体育活动也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体育文化则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文化内容和文艺素材。体育教学改革不仅是更完善体育教育教学效果的直接途径,也是保持教育事业可出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他塑造着一个大学的形象。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上一篇:怎样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下一篇:谨慎选购二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