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群体舆论引导的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2-10-01 08:33:53

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群体舆论引导的困境与对策

摘 要:随着多种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青少年群体的舆论形态和舆论走势受到巨大的影响,政府和学校等管理部门的舆情掌握和舆论引导的难度也相应增加。本文充分论证了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群体舆论引导面临的困境,详细分析了新媒体给管理部门舆论引导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管理部门对青少年群体的舆论进行有效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引导;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88-02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与传统媒体相对的、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媒体,比如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等相互融合的传播形式[1]。眼下新媒体正在以全新的信息传递形态迅速地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信息时展的重要特征。据CNNIC在2014年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6.88亿,占全体网民的79.2%。青少年群体年龄虽小,但是作为“科技哺育的一代”的信息受众群体,对新媒体本身带有的即时交互性、无限兼容性等信息传播的特性却有着强烈的敏感与好奇心。他们可以接收到大量的国内外资讯,拥有更多的对社会问题的独立见解,对于政府、学校等管理群体的新闻宣传有了更强的辨识力,并且随着手机客户端技术的逐步完善和网络终端费用的逐步下降,青少年群体使用网络设备和网络条件更加便捷,参与社会公众舆论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3]。舆论引导是我国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问题,关系到青少年群体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导向,关系到社会和谐以及政治稳定。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针对新媒体自身不可避免的舆论引导弱点,提升驾驭新媒体的能力,有效引导青少年群体的舆论走向,是眼下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舆论引导的困境

舆论引导是我国青少年思想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电视、期刊、广播等传统舆论媒体的影响力日渐减弱,互联网、博客、移动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正相互结合,全面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舆论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媒体的传播深刻影响着当今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方式,虽然给青少年群体的社会舆论的引导带来了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但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困难。

(一)新媒体与生俱来的自身弱点,导致新媒体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负面效应。首先,由于信息渠道的来源广泛甚至无所不在,使得新媒体信息传播者的“从业门槛”大幅度降低。青少年的个人价值观尚处于形成和不稳定阶段,对信息的鉴别力、把握力、掌控力比较弱。其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量处于爆炸状态,但信息总量多,有效信息非常少。青少年作为一个亟需获取知识和有效信息的受众群体,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获取的知识往往呈现“断章取义”、“碎片化”状态。最后,微博、论坛等客户端信息并不需要网络实名,一些非绿色网站的信息内容也没有经过严格审核,使得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道德底线受到网络思想的一再影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地方政府、学校等管理群体对青少年舆论引导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难以发挥引导作用。一是新媒体操作能力欠缺,舆论参与能力不强。随着微信、微博等智能手机客户端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习惯于使用传统手段的校园管理者的网络社交力量不足。他们认识不到青少年群体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变成了能传播信息的“自媒体”。二是舆论引导手段相对单一,管理措施过于生硬。部分管理群体对于媒体环境当中不可回避的热点、尖锐话题还停留在回避、后台屏蔽、h除信息等传统的处理方式上,这很容易引起青少年群体对于管理群体公信力的质疑。

(三)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和不可控性对青少年群体的舆论和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力度比较大。一是新媒体的传播使得国内的舆论环境与世界各国建立了联系通道,舆论强势国家竭力借助新媒体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以舆论影响青少年群体的思想,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何对新媒体的使用方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规范,如何提升对信息的监管能力,是管理者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二是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传播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正面、主流价值观的“代言人”,多元群体学历、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新媒体对负面事件和负面消息的报道率大大增加。

二、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群体舆论引导的新机遇

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交互性对青少年群体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轻松时尚、获取信息的便捷多样等特点,满足了青少年群体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和兴趣爱好[4],这种信息渠道的依赖性也恰恰给政府和学校等青少年群体管理者带来了舆论引导的新机遇。

(一)新媒体拓宽了管理部门对青少年群体进行舆论引导的渠道。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与发展,使舆论传播方式从单一的文字形式发展为包括图像、视频、语音等多种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包罗万象的信息含量和生动活泼的展现形式增强了舆论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管理者在了解信息动态的同时借助更加丰富的信息载体与青少年群体进行思想互动。

(二)新媒体增强了青少年群体参与舆论的积极性。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内容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宽的覆盖被青少年群体广泛接受,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即时沟通与联络[5]。新媒体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高度的互动性与参与性使得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都可以加入新媒体这个天然的社会舆论发酵场中来,新媒体这种便于参与、能够直接受益的形式大大提高了青少年群体社会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和舆论参与意识[6]。

(三)新媒体主体为管理者对舆论引导提供了更有利的工具。群体化动员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是青少年群体舆论引导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新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在群体化动员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宣传力度,还能够在一种覆盖面更广、更加高效快捷、青少年更乐于接受的动员方式在社会化动员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新媒体环境下改善青少年舆论引导困境的积极的对策

面对新媒体给青少年群体舆论引导造成的困境、带来的机遇以及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我们从舆论引导者的群体公信力、网络事件监测体系建设、政务信息公开、舆论管理法制化等方面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提出舆论引导的积极对策。

(一)提升管理部门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在管理群体当中培养舆论引导者。在青少年的舆论群体当中,能够处于核心位置的必定是那些有着更开阔的视野、积极参与讨论、能不断提出引人注目的、个性鲜明、观点前卫的舆论引导者。政府和学校等管理群体想要有效引领青少年新媒体舆论,就要改变传统的信息、回复留言等简单的管理策略,走精准化路线,培养一批新媒体专业技术人员并深入到青少年群体舆论场当中去,帮助其树立在青少年群体感兴趣的特定领域内的权威形象。

(二)保障青少年群体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积极推动政务信息公开。新媒体的出现推动了管理部门信息公开的进程,也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的信誉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政务信息要具备权威、准确以及时效性强的特点,保障青少年群体对于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知情权、监督权与表达权,使青少年参政、议政在新的环境和形势下成为现实。同时,管理部门还要及时吸纳新出现的新媒体热门应用形式推进信息公开,保障青少年群体在该群体参与社会管理、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加广泛和畅通,进而有效帮助管理部门梳理和公布相关信息,避免不良信息的产生。

(三)健立健全新媒体舆论监测体系,构建预警常态工作机制。最近几年,青少年群体的舆论监测工作已经成为各级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发展已经成为青少年群体舆论管理的一个新模式,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舆情监测体系也陆续建立。管理部门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中央调控能力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对自身管理的领域实施舆情监测,建立青少年群体的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和预警系统,积极关注全国范围内有普遍影响力的议题。同时,随时了解网络动态,提升对新媒体突发舆情的应对能力,结合青少年群体的需求,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给予公众满意的答案,化解舆论危机。

(四)推进新媒体舆论管理法制化,营造青少年有序参与的新媒体环境。新媒体舆论的法制建设离不开每个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完善新媒体舆论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方面要保证公民的言自由,同时,又必须有效地规范新媒体环境下的言论行为,引导青少年合理合法合情地发表言论,有序地参与到社会环境当中去。在新媒体舆论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各项法律法规,实现新媒体虚拟社会法制化的建设与管理。青少年群体的法律意识也必须随着新媒体的影响力的扩大而不断提升。首先,完善新媒体时代舆论制造者制度。青少年网民既是网络信息的知晓者和参与者,同时也是不良虚假信息的制造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青少年网民进行约束是打造新媒体有序环境的有效手段,是符合新媒体发展潮流的。其次,完善新媒体管理中网络犯罪、个人隐私保护等相关方面的立法。

参考文献:

〔1〕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121-124.

〔2〕互联网法律法规[DB/OL].中国网.cn.

〔3〕谢金林.政府要有效引导网络舆论[J].理论探索,2010,(02):67.

〔4〕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6):64-66.

〔5〕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06):67-68.

〔6〕冯锐,金婧.论新媒体时代的泛在传播特征[J].新闻界,2007,(04):27-28.

上一篇:检验检测机构转型的研究分析 下一篇:橡胶产品质量检测的常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