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主问题”创设文言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01 08:08:32

运用“主问题”创设文言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的课堂。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要让文言文教学达成这些目的,必须要兼顾“言”与“文”的统一,既要重视必要的古汉语语言知识的教学,也要重视文章思想内容、文化意韵、优美意境、文学艺术的教学。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在他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中,建议教师在运用设问进行阅读教学时,找出最佳的“切入点”作为“主问题”,从而可以大量减少日常教学中教师的“碎问”和学生的“碎答”,形成对学生非常有训练力度的课堂阅读活动。本人经过教学实践,发现“主问题设计”是创设文言文教学的高效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所谓“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或者说,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过程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它能让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能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课文研习过程中,在教学中显现着“一以抵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以下为教例分析及反思:

2012年12月12日,我校举行了“同课异构,高效课堂”的全省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对各种语文课堂模式研究,探寻在有限的40分钟里,如何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本人在这一研讨活动中运用了“主问题”处理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言文,成功地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教学。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这节课上,教师在让学生变换不同方式多次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文章的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字,设计了这样一组“主问题”:①“讽”是什么意思?②邹忌为什么要“讽”齐王?③邹忌是怎样“讽”齐王?④邹忌“讽”的结果如何?要求学生思考以上四个问题,并直接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在解答这四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顺势落实了课文的重点实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比如第二个主问题“邹忌为什么要‘讽’齐王”,学生在课文中找到了“王之蔽甚矣”这一答案,教师便引导学生落实这一被动句式的翻译。

对于第三个主问题“邹忌是怎样‘讽’齐王”,学生在明确邹忌是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后,教师采用了“追问法”,抛出四个小问题,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

问题一:邹忌比美中的“三问”“三答”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对邹忌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通过角色朗读,比较异同(“三问”的不同在于“我”、“吾”的区别以及“孰”的位置不同;“三答”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明显不同),从而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问题二:邹忌是否相信他们的回答,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引出对“忌不自信”这一倒装句式、“孰视之”的“孰”字的落实,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的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以及俗语“时不我待”进行理解;同时进行“孰”的一词多义的归纳。

问题三:在赞美面前,邹忌是怎样的?引出“三思”。引导学生对“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三个判断句式的理解,重点落实“之、美、私”的翻译,老师还运用“关联比较法”引导学生联系所学文言文,归纳了“私”的一词多义。通过分析“三思”,总结出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问题四:邹忌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是怎样得出“王之蔽甚矣”这个结论的?引出“三比”的分析,教师设计了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比较,顺带落实“今齐地方千里”中“地方”的古今异义。

在围绕第三个主问题进行深入研读后,教师补充了中国历史上一些忠臣进谏的故事:比干劝商纣王不要沉湎酒色而被挖心;屈原劝楚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伍子胥劝夫差不要轻信勾践而被杀;司马迁直言相谏,却蒙受宫刑之苦;白居易因直言极谏,被贬为江州司马……那么,第四个主问题“邹忌‘讽’的结果如何”也就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转入对“三赏”和“三变”的研读。教师重点落实“面刺、谤讥于市朝、闻、门庭若市、间、虽”的翻译,暗示学生找出这段文字中和“讽”的意思相近的几个字,再补充《现代汉语词典》中“讽、刺、谏、谤、讥”这几个字的区别——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刺: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过失;

谏:直言规劝使纠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

谤:指责议论或者批评别人的过失;

讥:微言嘲讽之意。非难、指责。

紧接着,老师问学生:这几个字中哪一种方式最不容易让人接受?(刺)而齐王对“面刺”的人,封的却是“上赏”,由此可以看出齐王是一个怎样的君王?(胸怀宽广、贤明、知错就改……)从这五个字的比较上看,我们在提出批评建议时,该用怎样的语句和语气与别人说话呢?(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气、语言,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接受采纳)

文言文的教学如何既落实字词句的基本要求,又让学生在朗读、圈画、质疑、表达等学习活动中获得对文章主旨、作者情感和谋篇布局等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是我在教学中始终思考和努力实践的。

这节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我认为这堂课的成功,最大的亮点在于采用了“主问题”的提问策略,找准切入点设计主问题,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实现了文言文的高效教学。一是大量减少了无效提问,减少无谓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二是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三是它重在让学生占有时间、解决问题,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

上一篇:团体动力学理论下的初一班级建设实践 下一篇:一个物理实验的两种改进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