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银行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01 07:42:14

高职银行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一、《银行会计》课程定位

《银行会计》课程是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银行会计是以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手段对银行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处理,为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和有关方面提供银行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专业会计。《银行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法、存款业务核算、贷款业务核算、现金出纳业务核算、系统内往来业务及资金汇划、金融机构往来业务核算、支付结算业务核算、金融资产业务核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业务核算、收入和费用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年度财务决算。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工作任务模块都应以相关的制度法规为基准,按照业务操作的流程顺序逐项学习各项临柜业务的操作要点,借助银行真实操作设备、仿真业务凭证,培养学生胜任银行对公岗位的职业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银行对公业务类型,具备银行经济业务凭证填制、审核和会计处理的能力。

二、《银行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有财务会计核算先入为主的观念

在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中就安排了《会计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但是会计基础的业务处理对象是工商企业的经济业务,也就是说学生所站的会计主体角度是工商企业。所以学生在学习银行会计时,头脑里首先反应的就是制造业企业的借贷记账法。但是银行会计的会计核算主体是商业银行,比如核算企业把现金存入银行的经济业务时,学生很容易站在企业的角度,理解成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尤其初学时,很难把这个业务理解成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减少,企业在银行存款的增加,即商业银行负债的增加。另一方面工商企业的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而商业银行的记账方法包括单式记账法和复式借贷记账法,这也是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的。

(二)学生对银行会计经济业务理解起来有难度

银行会计的经济业务较为复杂,学生较难接受。教学难点有:一是联行业务往来与资金汇划业务,主要是同一系统行代收、代付款项核算、代收代付汇差资金核算。二是金融机构往来业务核算,主要是同城票据交换、异地跨系统转汇的会计处理。三是支付结算业务,主要是支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的会计处理。这些业务都是商业银行特有的经济业务,由于会计科目名称复杂、业务处理难度大(如同城票据交换,学生对票据交换所的概念就不容易理解),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三)《银行会计》教学方法单一

《银行会计》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开设比财务会计晚,《财务会计》等课程已经日趋成熟,教学方法已经由以传统高职《银行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作者:刘慧娟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公共财政框架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下一篇:素描教学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