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01 06:45:23

提升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策略研究

摘要:气象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气象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和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各类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的渠道和手段不断丰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刻不容缓。

关键词:气象服务,效益,提升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P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36-1

1 城乡公共气象服务非均等现状和实现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取向和技术选择

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原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发展新经济、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追求新生活等方面对气象服务有着旺盛而迫切的需求。但是,相对城市公共气象服务而言,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存在明显的失衡和缺失,一是气象信息的覆盖面、覆盖率有较大差距。二是获取气象信息的方式和便捷程度有较大差异。三是获取气象信息的成本、承受能力差距较大。

针对城乡公共气象服务非均等现状,各级政府要将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体系纳入当地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社会化综合管理体系,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进村进户。积极开展乡镇天气预报,将乡镇预报做精做细,将重大、关键性天气信息及时准确的发送到农村。关键农事期制作农业服务产品,指导农业生产;做好新农村建设防雷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防雹等服务;加强农村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2 提升气象各方面服务能力

2.1 积极构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加强气象应急队伍和气象灾害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努力增强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加大力度开展灾情收集、普查和重大气象灾害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预警信息渠道,扩大预警信息服务覆盖面,特别是农村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

2.2 进一步强化决策气象服务工作

通过树立决策气象服务的首位意识,规范决策气象服务关注重点,特别是明确规定决策服务产品的内容、形式和发送。增强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时效性,提高决策服务产品的质量。通过加强对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气候的预测预报和服务,最大限度的减轻气象灾害的损失。

2.3 全面加强公众气象服务

广泛征求用户合理化建议,增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全面提高气象灾害分析评估能力,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彻底改变服务滞后、被动服务现状;在公众气象服务的多样性、精细化、广覆盖上下工夫,逐步增加对公众的预报滚动订正频次。深入开展气象服务“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丰富、优化气象信息传播手段,扩大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面。

2.4 逐步完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

丰富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通过多样满足不同用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培育专业专项用户群体,拓宽气象服务领域;积极与相关部门和行业联合,广泛开展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通过延伸气象服务的链条,构建了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大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加强风能的评估,为合理开发能源服务。

3 认清公共气象服务前景

3.1 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研究表明,在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将增大,气象灾害的破坏程度将越来越强,影响将越来越复杂,应对难度将越来越大。

温度持续升高。近50年来,辽宁升温比较快,平均增高了1.4℃。降水逐渐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1995年和2005年发生了全省范围的洪涝灾害;2007年3月,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灾害;2007年6月,发生了全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夏旱。

3.2 努力开创公共气象服务的新局面

以向政府直接提供决策建议为方向,完善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完善应急管理平台,实现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应急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为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供基础支撑。建立和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小区短信广播业务系统,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定点分区。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系统,在各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增设电子显示屏。

提高预报准确率,完善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专业预报系统,土壤墒情、农事活动适宜期、农业产量、设施农业环境气象条件、果树开花坐果期的气象条件分析等服务产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气象预报产品。提高城市局地暴雨、雷电、冰雹、大风等天气的预报预警准确率和时效性。

4 结论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的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秦大河,孙鸿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总论卷.北京:气象出版社.

[2] 郑国光在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2008,9.

[3] 马鹤年,沈国权,阮水根,秦祥士,等.气象服务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4] 张彤玉等.政治经济学原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宫敏(1961-),女,大专,开原市气象局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工作。

网络出版时间:2013-3-13 9:21:22

网络出版地址:

上一篇:市政道路改造设计研究 下一篇:山西采凉山草本园林植物资源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