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保险助推我国海工强国梦

时间:2022-10-01 06:14:30

政策性保险助推我国海工强国梦

5月22日,由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旗下南通中远建造的Drilling Tender N402号钻井平台辅助船,顺利交付世界知名的深水石油钻井承包商——挪威Seadrill公司。该船全长98米、宽27米,主要用于海上油区钻井平台的支持和补给。这是中远船务工程集团在国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下,交付的第8个海洋工程项目。

与此同时,该公司承建的单个价值超过5亿美元的SAVEN系列超深海钻井平台正在建设,其产品设计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自主海工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目前,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旗下各造船厂,在建和待建海洋工程项目多达24个,涉及合同金额43.9亿美元。

中国船企挺进国际海工市场

眼下的中远船务,俨然已成为中国海工装备业的排头兵之一。可谁曾想到5年前的这家企业,主业还是修船,甚至尚未涉足普通船舶建造,更别提高端的海工装备制造了。从“零”到“一”的突破是最艰难的。2009年,中远船务瞄准了挪威SEVAN公司的SEVAN 1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外壳分包合同作为转型突破口。虽然这只是个分包合同,却是个起步,意义重大。面对船东提出的苛刻付款条件,中远船务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与国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手,由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为SEVAN1号提供8000万美元延期付款的保险支持。正是这份及时的保险合同,帮助中远船务保住了自己的第一张海工订单。而SEVAN公司也因为信用保险的支持,盘活了资金,又接连向中远船务下了SEVAN2号、3号、4号半潜式钻井平台3张订单。

与中国信保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中远船务,开始在国际海工市场上大展拳脚。2010年3月,向中远船务订船的某船东申请破产,涉及出险金额2500多万美元,经过多方努力,当年6月将账款全部收回,更加坚定了中远船务继续发展的信心。2009年以来,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对中远船务海工装备出口的承保金额已超过30亿美元。从2009~2013年,短短4年多的时间里,中远船务在国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逆势发展,完成了从修船到建造高端海工装备的华丽转身。

同样依靠信用保险支持挺进国际海工市场的还有新组建几年的大连船舶重工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这家传承了我国老牌船舶建造企业大船重工海工建造经验的船厂,对进军国际海工市场志在必得。大船海工殷学林总经理:“订船时船东只支付10%的订金,建一艘海工装备船需要1~3年的时间,在造船这段时间里,如果船东延期付款或弃船,我们就会得到中国信保的赔付。而且凭借中国信保的保单,我们还可以获得银行融资,建一艘海工平台的成本大约是2亿美元,这些资金需要我们自筹。所以,保单融资可以极大地缓解我们的资金压力”。目前,大船海工的世界级明星产品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已达17座,已交付6座,2013年还将陆续交付4座。

中国信保助力海工强国梦

中远船务和大船海工的经历正是我国船舶行业转型发展的缩影。从2007年开始,国际造船订单大批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造船大国。2008年,刚刚蓬勃发展起来的中国造船业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各国购买力下降导致船市运价狂跌,世界航运市场进入冰冻期,新造船量大大缩水。中国造船业面临着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三大难题,传统造船业受到强力冲击。

与此同时,在更为高端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中国企业还插不上手。一方面,在海洋石油开采技术趋于成熟及油价长期趋于高位的背景下,海洋油气开发的热潮刺激了海工装备市场的繁荣,海工市场长期发展被业界看好。另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油价支撑下的海工订单,付款条件变得非常苛刻,有的船东将预付款由30%减为10%,造船过程中传统的按节点付款的模式也变成了完工付款。这让海工订单成了烫手的山芋,很多国内的船厂不敢轻易接单。

看到这种局面,中国信保迅速制定了专门针对海工装备产业的积极承保政策,主动支持国家船舶工业调整振兴。2012年,中国信保对全国海工行业的承保金额超过3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70%。“海洋工程装备的生产成本本来就比传统船舶的造价高出许多。金融危机过后,国际船东投机性增大、弃船风险增大、付款条件苛刻,国内船厂面临建设期内成本无法收回、造船款不能按期结算,以及最终船东无力付款弃船的风险。作为国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我们就是要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为我们的船厂在建设期内的成本投入提供风险保障和融资安排”,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陶毅表示。如果海外船东寻求并能实现中国信贷资金安排的支持,中国信保还可以通过多险种的综合服务,同时承保建设期成本投入风险和银行信贷资金还款风险,能为船厂提供全流程的无缝风险覆盖。

海洋工程是为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支持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海洋开发与蓝海战略的重点。目前在我国造船基地大连地区,中远船务、大船海工等主要造船企业均与中国信保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对造船业务的全面统保。在中国信保的支持下,几大船厂迅速抢占世界海工市场,正引领我国向“海工强国”的梦想挺进。

上一篇:80后张文学:掘金印度 下一篇:夏天的期待:传承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