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感悟

时间:2022-10-01 06:03:08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感悟

摘 要: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独立获取、自觉探索知识等多种能力的重任,小学生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主渠道,是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加强阅读指导,不仅是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而且对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兴趣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要激活阅读教学,就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阅读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让阅读教学更具时效性,每个老师都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也在不断地钻研、反思、改进,教学方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用情境的导入方式可以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进而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还可以以实物感知观察为基础,以课件情景为补充,将孩子们的视线引向广阔的自然界,激感,为进一步体会情感打下基础。

二、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

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在阅读中注意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还可以开展朗读表演,让学生善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利用抒情类的课文,训练有感情地诵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课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童话故事让孩子们来表演,做头饰画图片等。这样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

三、以读精讲,让学生自主地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对于通俗易懂的句段,则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然后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师和教学任务也完成得轻松愉快。

四、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教学密切相关

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的教学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的教学,同时又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对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训练,是一个对立统一体。训练的形式就是听、说、读、写。四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处理得当,则相互促进;处理不当,则相互掣肘。阅读教学离不开听、说。比如,课堂上的复述、问答、讨论等,既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又是听说训练。这样的听说,既反映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又体现了学生对理解的表达。

五、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的质量

给学生充分读课文的空间,以自读为主,师生合作感悟训练,并引导学生的阅读活动要紧贴主题。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读物,交流展示读书成果。让学生养成“我要读书”的好习惯。在班级中评比“朗读之星”“背诵之星”等朗读竞赛活动。建立图书角,使学生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知识营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外活动中得到了延伸。

总之,阅读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程度,进而也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搞好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自悟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为他们能更好地萃取中国文化精华、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打下基础。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所涉及的问题极为广泛,对它的研究与认识永远不会终止。反思与发现,回顾与展望,这些都是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本文也只能就其中的某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平桥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下一篇:有效学习 共享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