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怎样培养高中学生的质疑和创造能力

时间:2022-10-01 02:02:41

浅谈物理课怎样培养高中学生的质疑和创造能力

【摘要】物理教学中,只要学生有了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勇于解疑的能力以及能够创造性观察的能力、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和创新性学习的能力,物理教学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就一定能够有所创造,有所创新,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财富创造文明。

【关键词】高中物理 质疑能力 创造能力

古语云:“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于学生而言,提问题就是一个求知的过程,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与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密切相关。可见,在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应得到特别的重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消除顾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勇气

不管是课内还是在课外,教师一定要注意消除学生心中的各种顾忌。只要有对物理现象或练习中有不懂的问题,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学生的猜测和疑问要充分地给予肯定,不管提出的问题是多么粗浅,多么“愚笨”,教师都要认真分析耐心解答,不要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更不能冷嘲热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应该告诉学生提出质疑、解答质疑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积极指导学生如何提问,怎样分析解答,树立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养成大胆提问的习惯。

2.由现象求本质,让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能力

许多物理问题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时时有处处有。有时,一个很平常的现象包涵了深奥的物理规律。例如,牛顿是思考苹果落地的原因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伽利略用两个铜球同时落地的现象了阿基米德物体重后落地物体轻先落地的定理。物体排除空气浮力等因素的影响都是同时落地的。他们之所以有这些伟大的发现,都是因为他们善于通过对普通的现象观察,从现象探知本质,对别人习以为常现象提出问题,却能有伟大的发现。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象他们一样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努力探索其中的物理内涵。

3.见微知著,培养学生于细微处质疑的素质

许多物理现象所包含的物理内涵常常在不经意间与我们擦肩而过。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实验现象,里面往往很可能蕴藏着深远的物理内涵。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这些细微的现象中提出创造性的问题。纵观古今中外,有许多的重大发现都是由于能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得到的,例如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对阴极射线管附近的荧光屏上出现的荧光提出疑问并认真分析,最终发现了X射线。物理学家古德斯比德和克鲁克斯都发现过类似的现象,因为没有寻根究底的质疑,使这一重大的发现与之无缘。由此可知,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实验现象都能得到重大发现。因此,实验时学生一定要细致观察,于细微处得到与前人不一样的结果,并对此大胆质疑认真思考,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样,既养成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又提高了他们提问的能力。

4.逆向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质疑的思维习惯

逆向思维就是突破常规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回顾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历史,许多科学家通过逆向思维得到了许多重大发现。物理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的现象中反向思考并提出问题,并通过数年的艰苦努力,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由此可见,逆向思维改变了人们的常规思维定势,常常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得到超常的思维和效应。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物理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的。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这才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的。我认为,物理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激发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造意识是物理教师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物理学科不仅是一个应用学科,更是一个创造学科。只有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开发。这样才能把知识能力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去发明创造,创造社会财富。例如,利用物理科学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了解当下迫切的粮食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以及癌症等疾病药物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以及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造品质、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鼓励质疑,培养创造性观察能力

人们认识事物都是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认识世界首先就要学会观察,观察各种各样的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刻思考,达到认识世界掌握规律创新发展的目的。培养创造性的观察能力,物理教学中更为重要。物理变化中现象多种多样,有的瞬息万变,有的转瞬即逝,所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能力至关重要。例如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对唾液分泌等现象仔细观察深入分析,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细菌学家费莱明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发现了青霉素。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告诉他们,不管是书本上的结论,还是实验时出现的各种现象,都应该大胆质疑细心观察,逐渐培养学生创造性观察的能力。

3.勤思巧思,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要想有所创新,就要有创造性的观察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才有可能有所创造并实现自我价值。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所授课题,安排不同思考的情境,激励学生思考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性新思维是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的综合。物理教学中可以常常这样训练,例如:布置一些一题多解多变,一题多问多答的练习题,指导学生进行角度发散思维,多方面分析多层次论证,逐渐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4.博学深钻,培养创新型学习能力

有位科学家说过:将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思维能力的人。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教法的探究,更要告诉学生如何学,培养他们创新学习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物理教学中,只要学生有了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勇于解疑的能力以及能够创造性的观察能力、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和创新性的学习能力,物理教学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就一定能够有所创造,有所创新,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财富创造文明。

【参考文献】

1.高锦岳、吴承埙主编:《物理学发展中的创新思维选例》,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12.

2.郭东岐编著:《教师的适应和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四中学)

上一篇:浅议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