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重在创新

时间:2022-09-30 11:27:37

素质教育重在创新

[摘要]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创新意识是教育对知识经济挑战的主动应答,也是教育价值的最高体现。本文据此分析了素质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方法。

[关键词] 素质教育创新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已日趋稳定,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对学校的教育方式也日趋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创新意识是教育对知识经济挑战的主动应答,也是教育价值的最高体现。

一、素质教育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发人深省的。无法想像一个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僵化的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别很大。就在美国孩子扳着手指学算10以内的加减法时,中国的同龄孩子已经学会多位数的乘除法。美式教育不那么重视"打基础",而是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而且学生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娱乐玩耍,或干自己爱干的事。而中国的孩子每天起早晚睡,大部分是在书海中度过的。

美国孩子的确没有中国孩子的基础来得扎实,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如此"扎实"的基础?何况我们的基础是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打下的。我们的孩子在残酷的"打基础"中销蚀了童真,销蚀了童乐,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生命,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所学的大部分东西在日后的生活中未必能用得着。

二、 素质教育创新的措施

不可否认,必要的基础还是要打的,创造能力毕竟还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美式素质教育也并非十全十美,过于忽视基础也使他们尝到了尴尬的苦果。可以在中美两种教育模式之间寻找到一个联接点,把两种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把中式"打基础"的优势和美式培养创造力的优势融合起来,让中国的教育成为世界上最棒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孩子。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方法在多方面进行创新。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讲课方面,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平。于是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有悖于教学规律。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诱导,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要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出发,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

因此,教师在观念上要创新。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得到真正的提升,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搀扶和点化下学会质疑,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让给学生,要鼓励学生有超越教师的超越之胆、超越知识和超越之智。

(二)增强师生关系

要建立能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谐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善的老师。”因此,教师要以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体现了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又反映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追求、感情、想法、体验、需要和感受,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所以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真诚热情、良好的情绪和学生融洽在一起,让学生愿意亲近你,与你谈心、聊天、做游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建立了一种和谐、友善、温馨的心理氛围,真正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

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吸取因材施教的思想。在课堂中,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实践体验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和自由研讨的空间,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激发,学生合作和创新的意识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体国民共同富裕及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党和国家向基础教育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创新就是一种不断的开创,标新立异,不断地打破常规,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创新教育也是这样,需要人们去积极探索,去建树,去标新立异,开拓出新境界。因此,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上一篇:探讨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的设计及安装 下一篇:关于房地产测绘技术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