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时间:2022-09-30 10:18:25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积极调动学生及自身的情感因素,增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效果,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高中 英语教学 师生情感 作用发挥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情感因素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生情感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焦虑。

焦虑主要是指学生需要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分为促进性焦虑和妨碍性焦虑。促进性焦虑可以促进语言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人的潜能,甚至有时可以激发学生超水平发挥;而妨碍性焦虑会在语言学习中产生情感障碍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焦虑,如高中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交际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能导致学生较高程度口语表达的焦虑,而翻译法教学则会使学生焦虑感较小。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学习动机。

动机是指为学生提供潜在能力,指引方向和激发行为的一系列因素,也是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来自于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的兴趣以及学习过程本身的体验外在动机则是来自于外界影响,如对奖惩结果的反映内在动机对促进学习作用更大,语言学习成败主要取决于内因当然外因会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作用,亦可转化为内因。

三是自信。

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招致一些批评和嘲讽,以致学生形成自我保护意识,而不愿意抛头露面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情况特别是在听说课上表现得非常明显。高中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过程中,一般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担心丢面子,他们会采取回避的态度对待课堂活动。即便教师提问,学生也以这种方式来逃避搪塞自尊保护。自尊是学生对自身价值和学习能力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它亦是一种自信心的表现。

研究表明,在自尊心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认知活动最为有效激励与成功保护着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进一步走向成功,而失败会削弱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他们学习生活恶性循环。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师情感因素表现

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和投入;对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自信、乐观;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等。这些因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的积极教学态度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生情感协调的基础。

心理学认为,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如果学生能够感觉到教师爱他们,尊重他们,便会激发出他们健康的情感,使他们变的生气勃勃,产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来。相反,教师对待教学不负责任,对待学生漠不关心,学生则不会与教师教学配合,以逃避的心理来面对学习。所以。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时刻保持高昂的情绪,以旺盛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中,这种情绪和状态会感染学生,使他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表现出漠然,缺乏爱心与耐心,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合理运用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给予学生关注,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教师应当主动跟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与教师交流,加强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安全感师生之间将产生彼此尊重信任的情感动力,其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师生情感交流还渗透在英语课堂的每一刻,不但影响着课堂气氛,还影响着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学习结果。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克服学生英语学习的畏难心理。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活动和交流的场所。课堂上的师生。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对形成课堂的氛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氛围对课堂教学活动结果,又起着直接的影响。高中学生特别是民办学校中部分学生,由于小学未接触过英语课程,初中英语基础又不牢,课堂上更容易显得拘束、焦虑。

因此,教学中,笔者注意趣味性和多样性,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多采用小组活动讨论等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有效地克服了课堂上的畏惧情绪,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具有我校特色的“生本”教学模式,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要求学生首先分成各个任务小组,然后让学生课后进行各种途径调查,最后形成Group Report。结果,刚开始时,学生不知所云,更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发表言论。

为此,笔者准备了一些how to make a Presentation资料,让学生学会Presentation的一般流程。另外,笔者亲自做具体任务的Presentation,让学生进行观摩体会。渐渐地,几个课时过后,学生对这个环节不再畏惧害怕,而是在课前饶有兴趣地作准备,课堂上积极要求上台演示,学生自信心由此大大增强。

(三)培养学生自信心,促进其形成前进的内驱力。

自信心是前进的内在动力。自信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体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环境中最重要的人对他的看法和态度,以及给予他的安全感、爱和尊重。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和参与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高中英语教师注意运用多层次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显得甚为重要。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程度的鼓励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功和快乐的满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课堂应让学生彰显个性 下一篇:开展民间游戏 增强小学生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