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音乐软件,开创视唱教学新天地

时间:2022-09-30 08:33:15

合理利用音乐软件,开创视唱教学新天地

摘 要: 文章对于电脑音乐软件系统怎样应用于视唱练耳的课堂教学中,做了介绍,同时指出了其美中不足之处。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巧妙地将新旧模式结合,视唱教学才能够适应实际需要,从而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关键词: 多媒体系统 视唱练耳教学 教学模式

视唱教学是一门作为音乐启蒙,是进一步学习音乐专业知识的必要途径,一直为职校音乐教师所推崇。它是一个涉及一个人的视奏、视唱、音高感知,把握节奏和音乐的表达等各种方面的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学习音乐,必须在视听方面接受相对严格和规范的培训,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其他音乐课程。

传统的视唱教学是对所有学习音乐者的基本功的训练。然而,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结构,如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怎样使基本能力与实践统一结合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职校音乐老师。一直以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中,教学条件的种种限制下,部分职校视唱教学效果并不显著。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如今在电脑音乐软件作用下的音乐环境中,音乐元素呈现出多元性;学生吸收消化知识的能力也已今非昔比,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学习环境倘若还是以钢琴作为辅工具,课堂音响来源就必然还是以钢琴音色为多见,那么传统的单一性的钢琴音色和纯粹的听觉技能训练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与日俱增的需求。这就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循环――教学进度缓慢、学生学习懈怠,使得教学成效不明显,学生应掌握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保证。所以,以单一乐器为辅的音色主体、伴奏主体的视唱训练已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音乐文化。通过MP3等电脑音乐软件承载的多元化音乐现象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因此,如果学生学习音乐的时间短,且只是喜欢流行歌曲或者喜欢唱流行歌曲,甚至对弹钢琴一无所知,那么要面对由传统把钢琴作为教学工具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电脑音乐软件下的教学方式,学习起来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只会渐渐对视唱教学课失去学习兴趣。

随着电脑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职校的教学手段改革受到深远的影响,视唱教学课程随之变化。因而,将电脑音乐软件系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其产生了质的变化。

一、巧借音乐软件练听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钢琴训练为主,无论是音程和弦,还是节奏旋律,都是以钢琴弹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这种长期的形式单调、音色单一的练习方法不仅使得音乐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感到厌倦,就连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往往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地失去学习的热情。面对这个难题,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特别是运用一些视唱教学方面的软件进行练耳的训练,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美国MidiTec Denmark公司研制的《EarMaster Professional》(Version4.0)练耳教学软件进行练耳教学。

《EarMaster Professional》这种软件主要应用于交互性多媒体的听觉训练教学中,其包含和声音程和旋律音程的性质及音高辨析、节奏视奏、节奏模仿等内容。《EarMaster Professional》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及开放性。比如,对于音程性质的听辨,我们可依据教学进度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有较强针对性地在同度到两个八度之间拟定素材范围、音域、旋律音程及和声音程、旋律音程的进行方向。对于音程音高的辨析,则拟设指定调性、显示调号、显示旋律音程的首音域及和声音程中低音和参考音等。对于和弦的听辨,则设定素材范围、音域、柱式和弦还是分解和弦的进行方向等。在教学设计中,不仅可以听辨传统和声范围中诸多和弦素材,还可以自己拟定一些现代和声素材进行听辨。当然,其他各类训练内容,比如音阶、节奏、旋律、四部和声等,都能够由教师(或学生)按照教学目标自行设计每堂课的练习内容。

二、善借音乐软件练视唱

在传统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范唱还是以钢琴伴奏带动学生唱,一堂课下来,教师往往口干舌燥、身心疲惫,而且效果不是很显著。可以利用电脑音乐软件作为视唱曲目的伴奏,由于其制作合成的内容,音高节奏相对较之准确,且可以随意任一小节、任一句段按教师意愿或者学生熟练程度进行播放,它的速度、音调等都可随情景需要而变化,具有较强的、实际的可操作性,灵活方便,所以只要善于运用音乐软件的编辑功能,那么,在视唱教学教学中就可取得一石二鸟的效果,既省时省力,又有较高效率及质量。

比如,当教师在教学视唱时,先在一些视唱曲目中精选部分曲目,于课前精心编制好音乐伴奏,这既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各类的音色,又能够运用风格多样的打击乐器,还可以穿插各种类型节奏。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就能够体会到各种不同的音色及伴奏风格,为以后的演唱、协奏等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音乐软件的伴奏下,学生的视唱教学练习能够融进实际的音乐作品中,并且能够将不同声部自整体音乐的结构中分解出来,使得学生对每个声部都能明晰察觉。这样的听觉练习就能够由整体到局部,也能够由局部到整体。在音乐软件的伴奏下,学生能够从音色、节奏乃至音乐情绪中获得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音乐感知。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帮助学生较早地适应当今的音乐发展,而且能够拓宽知识面,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力。采用这样的训练手段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对音色、音高、和声、合奏、协奏、交响作品等各种音乐要素乃至整体音乐作品的吸取要求。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由于设备落后,从而更多倾向于训练音乐的基本属性(如音高、音强、音值等)。运用音乐软件,能够提供较多的信息量,使得基础课也完全有能力承担音色感、音乐的情感属性和多元化节奏感等音乐本质的训练任务。

假如对于伴奏的制作不是很熟练或者制作的时间匆忙,那么,我们可以借助BB2005这款伴奏软件推动伴奏的快速制作。利用BB2005进行制作伴奏,可以只输进几个比较简单的和弦,再择取一类相合适的伴奏风格,那么,就能够自动形成伴奏音乐。这种软件还能够将做好的伴奏音乐转化存成MIDI格式,再用Overture制谱软件打开,然后增添视唱旋律,如此,就能够比较简单地完成好一个带伴奏的视唱旋律。当然,在音乐软件的帮助下,要改变音色、速度、强弱、音高、调式等自然也就相对容易多了。

三、善随音乐软件循节奏

向来,节奏被赋予“音乐灵魂”的美称。在视唱教学教学中,节奏的训练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同时,它在训练中是最具有难度的――因为节奏训练要求精确性地掌握和对不同风格的把握。电脑音乐软件系统中具备各种富有代表性的打击乐器效果。它具有音真、表现力度富有手感等特点,而且由全套爵士鼓至木鱼,由拉丁鼓至梆子等一百多种的打击乐器都能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每一种打击乐器又可以任意编制成节奏型,可以自由播放,还可以按照教学要求进行随机改变速度、力度等,这对以往的节奏训练的教学这“吴下阿蒙”来说,真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可同日而语,在效果和效率上,自然也就天差地别了。

将电脑音乐软件系统引入视唱教学课堂,着实给视唱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以往教学模式的冲击力也是强而有力的。但是,倘若因此对传统教学模式全盘否定、抛弃是很不科学的。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有一些因素仍是不可替代的。比如,以往多采用钢琴教学,尽管方法单调、音色单一,但在音乐学习中,钢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钢琴的发音纯粹是靠物理的振动而发声的,有泛音,这相当符合我们的正常听觉,这种功能恰恰是电脑音乐软件所无法替代的;再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不管是视唱还是节奏,都是饱含着人的情感的思维模式。人在音乐的练习中,显然没有办法完全准确,毫无偏差,不是有一些延迟就是有一些提前。从物理的声音传递理论中,我们可知道,这正好是符合人类听觉习惯的。与之相反,电脑音乐软件却是绝对准确,没有偏差,但我们在听的时候,反而会觉得不太准确,这是因为在这些音乐软件中,没有丝毫的人类情感因素。为什么风情较之风景,别有滋味?就因为风情是人与风景的结合体。同理,如果音乐中没有了人类情感,自然就不能说其是很好的音乐了。

随着音乐环境的不断发展完善,我们要合理地利用电脑音乐软件技术,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模式。所以,视唱教学必须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择其善者而从之”,合理利用两者的优势,使之既适应现实需要,又较好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

参考文献:

[1]孙一夫.视唱练耳课对学习音乐的重要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04).

[2]任志琴.视唱练耳课音乐思维培育的探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1).

[3]冯芸.音乐才能与视唱练耳训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04).

[4]胡晓伟.高师视唱练耳课教学刍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04).

[5]黄茜.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的节奏感及其培养[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02).

上一篇:黑板与白板比较研究 下一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与价值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