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时间:2022-09-30 07:51:26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11月产后出血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背带式缝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观察组的24h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产褥感染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结论:产后出血是产妇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宫缩乏力是其主要原因,欣母沛联合背带式缝合治疗产后出血止血迅速、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产后出血临床特点背带式缝合欣母沛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21-01

产后出血是至胎儿分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突然,来势凶猛,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直接关系到抢救的成败和产妇的预后。近年来,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越来越受到临床上的关注。有学者认为产后出血的主要机制在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等。选择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处理产后出血方法,一直是产科医生研究的热点。为探讨产后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11月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所有产妇单胎头位,无胎盘早剥、妊娠合并症、前置胎盘等,无哮喘、胃溃疡、青光眼以及严重的过敏体质等前列腺素禁忌症。无传染病史、凝血功能障碍,无内科合并症,无精神障碍。手术指证为头盆不称、巨大儿、试产失败、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多以及先兆子宫破裂等。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5.4±3.2)岁。孕34~41周。初产妇87例,经产妇13例;患者出血量在1500~3500mL,平均655ml。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心慌、脉搏增快及血压下降等。按照处理方法的不同将该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均衡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①观察组:采用欣母沛+背带式缝合治疗,具体方法为:宫体注射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欣母沛0.25mg,若宫腔仍有活动性出血,效果不佳时,15~90min内可重复使用,总量不超过2mg。子宫托出腹腔后行子宫压迫试验,将宫腔积血清除。在子宫切口左侧下缘3cm距左侧子宫边缘3~4cm处进针入宫腔,在同侧子宫切口上缘3cm距左侧子宫边缘3~4cm处出针,褥式缝合子宫前壁肌层(不通过蜕膜层)1~2针。在子宫后壁与前壁子宫切口,以相同方法褥式缝合1~2针后将缝线垂直通过宫底至子宫前壁。同法将右侧对应位置的子宫切口上下缘缝合,将两根缝线在助手的双手加压下同时收紧,使宫体缩小呈纵向压缩状,分别拉紧打结,打结必须牢固,防松脱。检查手术区域无出血、阴道出血渐止、生命体征平稳时,则可关腹。②对照组:仅采用背带式缝合治疗,方法同观察组。

1.3评价指标。术后每3d抽血定量差HCG-β变化直至正常,观察患者的宫体及阴道恶露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产后24h时内的阴道流血量、子宫切除、有无发热的情况,是否出现无感染、子宫坏死、肠梗阻。采用统一制定的容积法和称重法测量出血量。疗效的判定标准为[3]:①有效,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子宫逐渐收缩,切口出血量变少,尿量正常;②无效,患者生命体征恶化,继续出血,血色鲜红,子宫不收缩,尿量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P

2结果

2.1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该组产后出血的患者中宫缩乏力是主要原因,有55例,占55.0%;其次为胎盘因素,有24例,占24.0%,产道损伤11例,占11.0%;其他原因10例,占10.0%。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的24h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止血的有效率、产褥感染率分别为1455±121ml、0、86.0%(43/50)、0,对照组分别为1830±323ml、10.0%(5/50)、70%(35/50)、10.0%(5/50),观察组的24h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产褥感染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大约占分娩总数的2%~3%,死亡率较高。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切口撕裂、凝血功能障碍等。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70%~80%,本研究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者占55.0%。临床上对产后出血通常以缩宫素、背带式缝合、米索前列醇等进行预防和治疗[2]。欣母沛药品名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强效而安全的缩宫剂,在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用于临床,与传统的前列腺素类物质比较,其半衰期较长,作用时间可持续2~3h,生物活性增强,从而使用药剂量明显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显著减轻。欣母沛对子宫平滑肌群有较强的收缩作用,增加子宫收缩频率和幅度,并可软化宫颈和扩张宫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顽固性产后出血。本研究在背带式缝合的基础上采用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结果显示,观察组的24h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产褥感染率均较低,止血的有效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刘利娜.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6):3294-3295

[2]杨凡.子宫缝合术联合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7):181-182

上一篇:浅谈慢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下一篇:石英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