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渗透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9-30 06:35:28

企业文化渗透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摘 要: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探索企业文化渗透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文化渗透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借鉴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 渗透 高职学生 就业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管理理论,是文化、经济和管理相结合的产物。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企业文化是当代企业管理全新文化模式的体现。根据一些企业反馈,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对企业文化不熟悉,适应力差,缺乏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两者在文化上存在很多差异。如何让高职院校毕业生迅速融入企业并“零距离”就业,是高职学校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随着时代经济的变迁和全国各高等院校扩招,高职学校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虽然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正在逐年上升,但远不如同期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率。此外,高职毕业生就业严峻形势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区域分布不平衡

据统计,在大中城市工作的毕业生占70%,在县城的占15%,在乡镇的占10%,在农村的占5%。受观念、环境和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高职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和农村就业,而是在大中城市、沿海省份扎堆就业。

2.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

通过对多所高职院校的调查,笔者发现,所设专业基本就业对口率在70%左右,而专业完全对口率则很低,一般不超过30%。

3.学生和企业满意度不高

调查显示,只有5%的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有8%的毕业生感到满意,绝大多数感觉一般和不满意。而七成以上企业认为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平平,30%的企业宁可职位空缺也不招不合格的毕业生。

4.自主创业能力不高

与国外职校毕业生创业率达25%左右相比,我国高职毕业生创业率只有2%,相差甚远。

二、企业文化与高等职业教育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它是指现阶段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以及企业的历史文化、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

2.企业文化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职教育最直接的受惠者就是企业,渗透企业文化,加强校企合作,能有效弥补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不足,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服务质量,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双向互利的良好局面。

三、企业文化渗透的途径

现代企业和市场在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他们更看重其职业素养,即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等。这种职业素养仅凭学校课堂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文化氛围来陶冶学生,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接受这种职业要求。企业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

(1)学校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企业兼职;

(2)学校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参与教育教学过程;

(3)利用学校资源,结合企业的技术设备,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4)实施订单式培养,制订专门教学计划,为企业人才需求“量体裁衣”。

2.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以企业精神为核心,通过企业所确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施加影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应与企业文化密切结合,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有激励的作用,教育工作者结合企业文化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并领悟企业文化的精髓,这对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是双赢的。

3.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高职校园文化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系统,高职校园文化在选择和吸收企业优秀文化中又对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辐射和促进作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企业文化渗透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由于高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特点,要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就必须在高职校园文化教育中渗透企业文化,使学生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企业文化渗透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企业认为学生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外,更看重学生是否具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的职业纪律、团结协作的企业精神。因此,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领悟企业文化的真正意义,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有重要意义。

2.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早确定就业意向,做好就业准备

企业文化包含企业的发展史、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文化,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并为更好的就业做好知识技能及心理上的准备。

3.缩短学生从校园进入社会的过渡期

学生从校园进入社会由于环境、制度、人员等的变化,不同程度地产生不适应。学校的制度、实训场地的安排等向企业倾斜,学生从校园进入社会的焦虑感会大大减轻。

4.使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增强学生就业的信心

企业除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要求外,同样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在日常教育中,可以以宣传企业的成功案例,请企业专家到校讲座,聘请企业优秀校友到校与学生座谈等方式,让学生耳濡目染,亲身体验,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的信心。

5.有利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养成

目前,学生的生活环境较为优越,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或多或少受到不良影响,企业文化渗透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创新务实的企业精神,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小结

高职学校精神是企业精神的前奏,企业精神是高职学校精神的延伸。高职院校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学校精神的同时,更要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借鉴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企业文化,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及优秀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让学生从心理和行为上接受企业文化,不但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就业心理的健康发展,更有助于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的解决,使高职教育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包秀华.论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6(12).

[2]周岩.高职校园文化与业文化的衔接和融合[J].机械职业教育,2006(9).

[3]雷久相.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上一篇:构建和谐的中职英语课堂 下一篇:秦皇岛市社区护理医疗服务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