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实现中职德育课教学个性化

时间:2022-08-05 03:48:09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实现中职德育课教学个性化

摘 要:本文重点介绍了笔者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采用不同策略,因势利导,发挥学生某种智能优势,使其各种智能都能有所发展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多元智能 中职德育课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个性化

2011年9月,笔者学校启动自治区级“十二五规划”课题《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改革中职学校学生评价机制的研究》,笔者作为课题组成员,在德育课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以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并运用好中职德育课的有关道理、观点和方法。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运用,笔者发现原来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的理论、道理、术语等,通过讨论、访谈、表演、体验等方式加以展现就会吸引学生的兴趣,一些学生由课堂昏昏欲睡转变为主动热心参与,从而快乐地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可以分为九种,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存在智能,这些智能都是与生俱来的,存在着个别差异。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多种智能以不同方式组合的结果,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我们教育的目的应在于让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学习过程中发扬强项、发展弱项,自信自由地实现整体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在智能组合方面的多样性探索最佳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最大程度实现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智力强项方面的潜能得到认可和发挥,逐步形成各种智能的最佳组合,从而使每个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意味着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不能简单用“老师教,学生记”的方式,而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多元智能而教”,要求教师根据每一种智能的特性,创设旨在促进该种智能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在展示强项、发展强项的过程中思想道德素质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提升,实现德育课教学个性化。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指与人相处和交往、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医生、政治家、成功的销售商、外交家、企业家等都是拥有高度人际交往智能的人。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的交流,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已变得不可避免,因此增强人际交往智能显得极为重要。而提高人际交往智能最有效的手段是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第一次课就指导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各组确定组名、组长、组歌、口号等,明确每一组员的任务,例如在《职业支点――职业道德》教学中,教师运用合作性学习方式,让学生每6人一组分别访谈身边的同学、顶岗实习的同学、已就业的师兄师姐、老师或家长、商场营业员等,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调查,他们都顺利完成了调查任务。在总结发言中,每个组的发言都很精彩,学生明白了什么样的职业道德精神是企业所需要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次调查活动把知识的探究与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 同时也促使了学生语言、交际、空间、自然观察等多种智能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就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其核心是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为了发展学生的这一能力,教师必须为学生建立一个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营造一个学生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氛围。

例如,教师在进行“诚实守信”内容教学时,给学生展示“危险的小事”故事,首先鼓励一名学生给全班同学讲“危险的小事”,其他同学跟着一起默读;接着要求各小组学生围绕案例后面的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要求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人人发言;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这名留学生逃票的‘小事’是危险的?”比较简单,可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这些公司都认为这名留学生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为什么不给他一次机会呢?”这有一定的难度,可让成绩中等的学生回答;第三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是失去了诚信将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可让思辨能力较强的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师生共同点评,做到人人会说。教师归纳引申出活动的目的: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需要诚信,市场经济发展呼唤着诚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需要诚信,如果失去诚信会给我们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后果。

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争辩和参与讨论,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使他们在“说”中领悟做人的道理,不知不觉地提高语言智能。

三、指导学生表演小品或开展游戏活动,讨论分享感悟,培养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工作中掌握绝活的技能人才、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工艺大师等都表现出高度发达的身体运动智能。加德纳提倡让学生进行“做中学”。

根据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编小品,组织学生进行排练,通过艺术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如在进行“拒绝不良诱惑”内容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编小品《诱惑》,由三位同学饰演三个不同的角色,让甲同学扮演社会上的不良青少年,分别去引诱两位同学去网吧玩游戏、抽烟喝酒,意志坚强的乙同学就拒绝了他,但意志薄弱的丙同学很快和甲同学成为好朋友,一起去网吧玩游戏,一起抽烟喝酒。在看完小品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小品当中,哪些属于不良诱惑?除了小品当中的不良诱惑,你还想到了哪些?从这个小品中,你想到了什么?”同学们很快积极与旁边的同学交流意见,很多同学马上就能指出小品中哪些属于不良诱惑,例如:抽烟喝酒、去网吧玩游戏等,还可以从抽烟喝酒引出另一个不良诱惑――吸毒;从去网吧玩游戏想到如果日后甲和丙没钱去网吧时就有可能去盗窃或抢劫,以致走上犯罪道路;玩游戏上瘾导致丙同学学习成绩下降,影响身体健康、同学交往等,而乙同学就不会有这种后果。通过这个小品,我们不但能让学生学会辨认不良诱惑,明白拒绝不良诱惑需要坚强的意志,还能让学生多想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同时,参加表演的同学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而且还在表演中发展了多种智能,尤其是身体运动智能。

四、促使学生自我反思,增进学生的自我反省智能

自我反省智能,指认识、了解和反省自己的能力。中职德育课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使学生明白事理,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落实到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生价值观中的“义和利”内容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利益面前先人后己。教师假设这样一个例子来引导学生:摆在我们前面有一筐苹果,面对苹果有这样的五种态度:一是扑上去,把所有的苹果占为己有;二是抢先拿到好一点的,且多一点;三是拿自己的本份;四是让别人先拿,自己可以少拿一点,差一点也没关系;五是全让别人拿,自己一个也不要。对这五种态度,如果我们直接要求学生选择最后一种,不太现实,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一种态度对人对己的利弊及其人格品位展开讨论、反思,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平,引导他们积极选择。通过这样讨论反思,学生对自己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剖析,做得不好的地方,以后注意改正,做得好的地方,以后要发扬。这样,既促使学生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久而久之,也增进了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

除以上列举之外,还有自然观察者智能、空间智能和音乐智能等,不再一一阐述。

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评价手段和形式会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策略产生很大的影响。既然我们的教学和学生学习形式多样化了,就要求有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我们尝试把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把卷面测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把结果评定与过程考核相结合,既重结果也注重过程,学生个人评价、组内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德育课教师更应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旧观念,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综合素质(即多种智能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机会去创造有意义的项目和进行真实的展示,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智能来参与和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摆脱传统考试所带来的压力和厌恶感,发挥出运用智能的最好水平。

总之,多元智能理论为中职德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策略,因势利导,发挥学生某种智能优势,弥补学生某种智能缺憾,使各种智能都能有所发展,实现德育课教学的个性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最好表现。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以证代考”考核方式下的计算机基础工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