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规划布局优化调整方法

时间:2022-09-30 05:02:15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规划布局优化调整方法

摘要: 针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即规划布局的优化调整问题,以海南博鳌亚 洲 论坛特别规划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功能定位及其生态环境特征,筛选出具有代 表性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工具对该地 区生态适宜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根据生态适宜性与敏感性评价结果,进行案例区主体功能 区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主体功能区划与案例规划布局,从建设用地地块层面提出具 体的规划布局优化调整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规划的141个建设用地地块中,约四成位于禁 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建议控制项目规模或者取消项目。通过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规划布 局优化调整方法及其案例研究,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角度指导该地区规划布局,同时也丰 富和发展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关键词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布局优化调整;主体功能区划;生态适宜性;生态敏感性;博鳌规 划区

中图分类号 F1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2-0001-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2.00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实施后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进一步对规 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提出改进或替代方案,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的重要途径[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问题是规模、结构和布局的调整, 在规划阶段将其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内 容就是规划布局优化调整,是评价规划布局是否与区域内资源和环境容量相匹配[2,3]。由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 熟、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方法[2],用主体功能区划评价指导规划布局优化调整 存在 一定问题,难以实现景观格局对保持景观稳定性和景观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作 用[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的主体 功能区划方法,利 用DEM、矢量图、栅格图等资料,综合兼顾景观要素,客观把握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用矢量 图层叠加的方法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进一步通过比较综合集成适宜性与 敏感性评价结果,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区划类型区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主体功能区划 结果与规划布局,对规划布局提出调整建议。

1 数据和材料

1.1 研究区概况

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际组织,每年一度的盛会成为亚洲各国精英阶层沟 通交流的平台。为利用品牌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海南省政府于2001年以博鳌亚洲论坛为 核心,建立海南博鳌亚洲论坛特别规划区(以下简称博鳌规划区),意图打造面向世界的特 色旅游业。博鳌规划区位于海南省万泉河入海口,地跨琼海、万宁两市;东濒中国南海,西 邻环岛主要公路――东线高速,北坻博鳌镇田涌岭,南至龙滚镇(详见封3图1)。

1.1.1 现状布局

2005年博鳌规划区现状用地主要由城镇建设用地125.35 hm2、村庄居民点822.28 hm2、 已开发及已征用土地752.73 hm2、养殖池275.95 hm2、耕地2 822.16 hm2、林地393 5.6 hm2、道路用地125.9 hm2、水域及其它用地3 339.83 hm2构成。规划范围 内的生 态敏感点有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玉带滩、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沙美内海、近岸海域、 太阳城、九曲江河流湿地公园、红树林湿地公园、沙洲、熊仔水库、加坦水库、福塘湖、大 灵湖生态公园、拟建不夜城选址、温泉疗养中心、金牛岭观景台、东方文化苑、妈祖庙、天 文台。

1.1.2 规划布局

为科学建设、管理博鳌规划区,海南省政府于2006年8月批复了《博鳌亚洲论坛特别规划区 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博鳌规划)。根据博鳌规划,2020年规划用地由城镇居住用地80.34hm2、村庄居民点609.81 hm2、拆迁安置用地161.83 hm2、公共设施用地2 242.62 hm2、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19.25 hm2、绿地7 336.98 hm2、道路用地和广场用地34 7.66 hm2、水域及其它用地1 409.87 hm2构成。其中具体建设用地地块有141个,地块 分布见封3图2。

1.2 数据来源

博鳌规划区现状布局数据和规划布局数据来自于博鳌规划。地势高程数据和坡度数据来自于 博鳌规划区DEM图。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洪水灾害数据来自于博鳌规划。水域距离数据、出 行距离数据、噪声污染距离数据由现状布局数据作缓冲区分析得到。大气环境质量数据参考 博鳌规划区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土壤类型数据来自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物种栖息地 数据来自于博鳌规划。

曾维华等: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规划布局优化调整方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2期2 方法

2.1 评价单元划分

评价单元是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中读取因子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最基本单位 。本文采用矢量图层叠加方法,每个因子按照研究区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划分形状不同的地块 ,保证了景观的完整性。

2.2 适宜性/敏感性的评价模型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本表达式用式(1)表示。

S=f(x1,x2,…,xi,…,xn)(1)

式中,S是生态适宜性/生态敏感性等级,xi是评价因子值,i =1,2,3,…,n。

针对生态适宜性/生态敏感性评价基本表达式(1),目前常用模型是权重叠加模型如式(2 )所示。

S=ni=1wixi(2)

式中,S是生态适宜性/生态敏感性等级,xi为评价因子值,wi为评价因子权重,i =1, 2,3,…,n。

每个因子对生态适宜性/生态敏感性的贡献是十分复杂的。如在生态适宜性评价中,有些因 子会促进某类土地的开发利用,有些因子却会限制某类土地的开发利用,致使其适宜程度为 零;针对后者,如工业用地适宜性评价中海拔较高的山地、水域、自然保护区及基本农田区 等[13],无论该单元其他因子的适宜程度如何,都不适宜作为 该类土地进行开发利用。针对这类限制因子,修改后的评价模型见式(3)。

S=0, xi=0ni=1 wixi, xi>0(3)

式中,S是生态适宜性/生态敏感性等级,xi为评价因子值,wi为评价因子权重,i =1, 2,3,…,n。2.3 适宜性/敏感性的评价因子及其分级与权重的确定

根据博鳌规划,旅游用地为今后主要发展的用地类型;因此,本文针对旅游用地 进行生态适 宜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评价因子的选取遵循主导性、稳定性、针对性、可度量性和现 实性的原则,尽量选取对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敏感性影响最显著与最稳定并能从现有的数据、 资料、及规划中获取的因子。参照主体功能区划与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相关指导文件,结合案 例区的具体特点,选取洪水灾害重点防护区、坡度、水域距离、出行距离、噪声污染距离、 大气环境质量等六个因子作为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地势高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 坡度、物种栖息地等五个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评价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生 态适宜性评价因子的分级和权重见表1。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的分级和权重见表2。

其中生态适宜程度最低或生态敏感程度最高的限制因子有生态敏感点(见表4)、基本农田保护区、河流、水库、

1010-3030-70>70土地利用类型0.16裸地建设用地耕地林地和草地土壤类型0.12滨海砂土潮砂土砖红壤水稻土坡度(度)0.12>2015-205-15

河岸边50 m(万泉河取100 m)缓冲区内、坡度大于20度的山地丘陵地 带、重要山岭地、断裂带、防护林带等。根据式(3),某评价单元一旦满足限制因子的条 件,无论其余评价因子分值如何,均视为不适宜开发区或敏感区。

2.4 适宜性/敏感性的评价等级标准

根据评价因子的分级和权重,利用评价模型式(3),在计算机上对评价单元 进行合并。生 态适宜性评价分为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三类。生态敏感性评价分为敏感、较敏感、较不 敏感、不敏感四类。由于叠图后板块比较破碎,需要进行合并处理,在合并过程中综合考虑 景观格局,以保证景观完整性、把握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2.5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敏感性决定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对于不适宜开发且生态敏感的地区应禁 止开发,而对于适宜开发与生态不敏感地区可有限开发,以此类推,具体主体功能区划类型 与生态适宜性及敏感性分析结果对照表如表3所示。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提升竞争能力,带动地区经济。重点开发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

Insensitive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要充实 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限制开发区是指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生态安全的区域;要坚持保护 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 境保护。禁止开发区要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 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3 结果及其分析

3.1 主体功能区划分结果

生态适宜性评价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如封3图3与图4所示;在此基础上,根据表7,利用GI S叠图分析确定案例区主体功能区划分结果,见封3图5。主体功能区划结果表明,博鳌规划区 大部分地区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小部分地区属于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

(1)禁止开发区:主要集中在万宁区。该区山岭地和基本农田等敏感点较多,而且山陵地 、菠萝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该区应严令禁止建设旅游度假项目,并开展生态保护工作。

(2)限制开发区:主要分布在琼海区北部、万泉河南部、以及龙滚河东部。该区水土流失 较为严重、较易受洪灾影响。应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同时限 制过度的开发活动,开发项目应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水土保持工作,针对开发中存在问 题制定减缓措施。

(3)重点开发区:主要分布在琼海区最北端、中远路西部、以及万宁区东南部。该区植被 覆盖较好,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可以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 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建设旅游度假项目,但大型开发项目应编制相应的水土保 持方案,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保育措施。

(4)优化开发区:零星分布于河流、湖泊200-500 m缓冲区附近,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该 区要实行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把提高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推进特色旅游业发展,以 精品项目带动地区经济,推进区域旅游产业,提升参与国内外旅游业竞争的层次。

3.2 规划布局调整建议

将主体功能区划分结果与规划布局进行比较(见封3图5),结果表明,规划的141个建设用 地地块中,约四成位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见表4)。调整建议如下。

(1)占用大量基本农田的地块,建议取消项目,以保护基本农田。占用少量基本农田的地 块,建议保留基本农田、或按照程序报批。

(2)河岸附近地势较低、水土流失严重、易受洪灾影响的地块,建议取消项目,保证地质 结构和人民财产的安全。河中沙洲是洪灾重点防护区,位于河中沙洲的地块,建议取消项目 。位于海岸带200 m防护林地带附近的地块,应退后以保护防护林和沙坝。

(3)距离河流50 m(万泉河100 m)以内的开发项目,为保护河流和河滩安全,建议取消项 目,否则应退后。

(4)距离道路100 m(中远路200 m)以内的开发项目,为保护道路自然景观,建议取消项 目,否则应退后。

(5)位于亚洲论坛会址附近的地块,为保护会址沿途视野内的自然景观和万泉河生态保护 带,建议取消项目。

4 结 论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问题是规模、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规划布局优化调整是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用主体功能区划指导海南博鳌特别规划区的规划布局优化调 整,采用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借助DEM、矢量图、栅格图等数 据资料,根据博鳌规划区现状布局、规划布局、以及区域发展方向和定位,综合考虑景观要 素、客观把握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利用地理信息 系统空间分析工具,对该地区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进而将全区划分为优 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四类。

本研究通过将主体功能区划与规划布局进行对比分析,从建设用地地块层面提出具体的规划 布局优化调整建议,认为规划的141个建设用地地块中约四成位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 ,建议控制项目规模或者取消项目。

主体功能区划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角度为规划布局优化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协调了土地 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为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理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同时丰富和发展 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对类似地区的规划布局优化调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编辑:刘呈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洪斌,曾思育,陈吉宁等.大连城市发展规划对近岸海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不确 定性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08, 16(1):23-30. [Wu Hongbin, Zeng Siyu, ChenJin ing, et al. Uncertainty Analysis on Dalian Urban Development Plan to Offshore Ar ea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J].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2008, 16(1):23-30.]

[2]曾维华.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与建议[C].2006年全国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与管理交流会论文集,2006:15-19.[Zeng Weihua.Thought and Suggestionof Several key issues about District Plan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C].S eminar of National Plan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6:15-19.]

[3]高吉喜,韩永伟,吕世海等.区域开发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总体思路与技术要点[J].电力 环境保护,2007, 23(5):1-4. [Gao Jixi, Han Yongwei, Lv Shihai, et al. Core Thoug ht and Key Points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J]. Electric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7, 23(5):1-4.]

[4]陈昌勇,尹海伟,徐建刚.吴江东部地区城镇发展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114-118. [Chen Changyong, Yin Haiwei,Xu jiangang. Ecology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or Town Development Usedland in E ast of Wujiang Area [J]. 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Edition), 2005, 33(3):114-118.]

[5]Liu.Y.S, Deng.X.Z. Structural patterns of land types and optimal allocationof land use in Qinling Mountainous [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1 , 11(1): 99-109.

[6]Liu.Y.S, Wang.J.Y, Guo.L.Y. GISBased Assessment of Land Suitability for O ptimal Allocation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J].Pedosphere, 2006, 16(5):579-586.

[7]McHarg I L. Design with Nature [M]. New York: Natural History Press, 1969 .

[8]Otoniel B D, Manuel M, Erna L G, et al. Analysis of Land Suitability for th e Siting of Intermunicipal Landfills in the Cuitzeo Lake Basin, Mexico[J]. W aste Management, 2007.

[9]Wandahwa P, VilnRanst E. Qualitative Land Suitability Assessment for Pyreth rum Cultivation in West Kenya Based upon Computercaptured Expert Knowledge andGIS[J].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1996, 56: 187-202.

[10]陈燕飞.杜鹏飞.郑筱津等.基于GIS的南宁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 清华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6):801-804. [Chen Yanfei, Du Pengfei, Zheng xiaojin,et al. Evaluation on Ecological Applicability of Land Construction in Nanning Ci ty Based on GIS [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 ition), 2006, 46(6):801-804.]

[11]董家华,包存宽,黄鹤等.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698-702. [Dong Jiahua, Bao Cunkuan, Huang He, e t al.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Suitability Analysis of Land in the Environmenta l Impact Assessment during Urban Planning [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 e Yangtze Basin, 2006, 15(6):698-702.]

[12]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J].生态学报, 2000, 20(1):9-12. [Ouyang Zhiyun, Wang Xiaoke, Miao Hong. China's Ecoenviron mental Sensitivity and its Spatial Heterogeneity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 000, 20(1):9-12.]

[13]王介勇.刘彦随.张富刚.海南岛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山地学报,2007,25(3):290 -294. [Wang Jieyong, Liu Yansui, Zhang Fugang. GISbased Ecological Suitabili ty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Land Use: A Case Study of Hainan Island [J].Journa l of Mountain Science, 2007, 25(3):290-294.]

Optimal Adjustment Methods of Planning and Layout Based on Main Function D ivision

ZENG Weihua1 CHAI Ying1 LIU Qian2 MA Anan1

(1.School of En vironment,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Environment Simulation, Beijing Normal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of Chaoyang District, B eijing 100125, China)

Abstract Aimed at the optimal adjustment of planning and layout―one of the key issues in p 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 Boao Forum for Asia Special Pla nning Area in Hainan province was taken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representat ive ecosuitability factors and ecosensitivity assessment factors were se lected by co nsidering the function of the area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environ ment. Then the ecosuitability and ecosensitivity of the area were evalua ted by using GIS spatial analysis tools.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 e study area was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main function division types. And pra ctical recommendations about optimal adjustment of planning and layout were prop osed fr 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lot of construction land through comparison of the ma in function divisiontypes and the planning and layout of study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bout40 percent of theplanned 141 construction plots were distributed in restricted development zonesorprohibited development zones, so it was recommended to control the scales of t he projects or cancel the projects. The optimal adjustment metho ds of planning and layout and case study based on main function division, fromthe persp ectiv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not only offered gui dance to the planning and layout of Boao Planning Area but also improved the pla 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echniques.

Key words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ptima l adjustment of planning and layout; main function division; eco suitability; ecosensitivity; Boao Forum for Asia Special Planning Area

上一篇:中国设区市土地集约利用类型区划分研究 下一篇: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及控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