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障碍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9-30 12:29:43

初中英语听力障碍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关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一半。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如何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相关统计结果表明,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感到困难、最头疼的是听力理解,听力理解障碍何在?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听力水平?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探究。

一、初中生听力理解障碍的表现

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语音障碍: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长此以往,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形成语音障碍。

语速障碍: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再遇到一些连读、弱读、重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更是无所适从。

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的差异外,在读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我国英语教学过去基本上采用英国英语教学体系。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增多的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的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

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2.母语干扰的障碍

不少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3.文化背景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把英语作为学习外语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等,学生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4.心理因素的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大打折扣。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及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调节心理变化,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困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个体,其效果就好。反之,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绪。

综上所述,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消除障碍,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初中生听力理解的应对策略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要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和语调等知识,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提高英语朗读技巧。最后,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音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的读音与拼写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会遗忘。

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

3.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中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按照听、说、读、写的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

4.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保持良好的状态,自觉养成好习惯对于听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段就应强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以重视。同时不否认听力理解有相当的难度,只要正视它,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够克服。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要适时给予表扬。如在训练时可采用抢答方式,看谁反应迅速,答得正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让小学生快乐学好英语 下一篇: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校生活现状及其发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