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业院校公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探析

时间:2022-09-30 12:14:29

提高职业院校公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探析

摘要:本文探析了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公文写作能力的意义和新途径,以推动公文写作有效教学。

关键词:职业院校 公文写作 创新研究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职业院校学生公文写作时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完整、思路不清晰、语言不得体的现象很多,公文写作能力严重缺失,不愿写、不会写、写得差的现状令人担忧。

一、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公文写作能力的意义

1.公文写作能力是养成职业素养的需要

规范、得体、流畅的公文写作能力彰显着职校生良好的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是学生通过书面语直接、完整、全面地反映思想、交流信息和促进工作的重要工具,更是拓展终身学习能力,挖掘发展潜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2.公文写作能力是提升职业技能的需要

公文写作与文学写作是人们生活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两大并列文章样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好比汽车左右的两个轮子,各不相让又缺一不可。这两种写作技能,是写作的两条腿,不可偏废,更是除了专业技能之外,又一重要的职业技能。

3.公文写作能力是掌握职业话语的需要

公文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与其他文体是两种分类标准不同的文体体系,不是并列和归属关系。公文语言具有特殊性,从文章的社会实用功能上分,不仅是写作语言,更是职场上的职业话语。

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公文写作教学的新途径

1.教师重点讲透三个问题

第一,用对文种是首要。首先要讲清每个文种的概念涵义,准确界定适用范围,做到最基本的“用对文种”。2012年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重新规定了15种公文。要结合《条例》讲解教材,特别是将容易混淆和用错的放一起对比和类比地讲。例如,命令和令,实为同一文种,区别在标题中有没有事由;通告和公告,公告级别较高,经常被“大材小用”;通报和决定,区别在于奖惩职能;请示和报告,区别在于请批性和陈述性时的不同;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会议决议,区别在于整理还是提炼;议案和提案,具有提出主体的差异;决议和决定,则是宏观和微观的区别。一字之差、本质之别。要将应用文的特征讲透,如意见是最委婉的文种,通知是最常用的文种,纪要是唯一的纪实性文种,函是唯一的平行,公报是唯一的新闻属性公文。

第二,格式规范很重要。格式就是公文的“肖像”,解决好外观上“像不像”的问题,注重“形象”,讲究形式。新《条例》中作了硬性规定,教师讲清,写作多练习,学生能牢固记住。

第三,语言转换有必要。掌握公文语言,必然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打破语言习惯的力量,区分公文语言与文学语言。这点较难把握,因为中小学长时间学习的是文学色彩浓厚的作品和练笔,公文是独立语言,学生刚接触时较难转过弯。二是掌握公文本身固定用语,如关联词、过渡句、结语等。这点容易把握,学生只要加强背诵记忆,不需死记硬背,在写作中灵活掌握即可。

2.学生认真理顺三个步骤

第一,抄写例文。抄例文、抄文件,原原本本、一字一句地抄写,边抄边记,记住格式、记住语言,在脑海里有初步的印象。这和刚开始练书法相似,必须经过痛苦的、甚至长期的“抄帖”“临帖”过程,才能为将来的创作奠定基础。第二,仿写范文。着重处理好读与写、想与写、改与写的关系,重点是量与质的关系,不提倡多写,要以质取量,道理和练字一样,多花时间扎实掌握好每个文种,写得多又写不好起逆反作用,影响写作心情,放慢写作脚步,多自我总结和反思,更有益处。

第三,自己写公文。先要写得多,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分析;接着写得高,站在领导的角度,运用领导视野宏观思维来写;最后写得活,灵活自由地运用公文语言来写,写出思想独特和灵魂深处的公文。

3.师生共同讲改三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后改。先留存好第一次作业,与最后一次对比,让学生感到明显的进步和提升,帮助学生树立写好公文和继续写的自信心。

第二次,教师细改细讲。教师以学生作业当范本,讲解清每个细节和知识点,让学生模仿写得好的作品,并把学生普遍较难掌握的地方单独剔出来。

第三次,师生互改互讲。作业互换,分小组先讨论修改并打分,调动学生的“找茬精神”,最后每组选派代表来讲解。由老师改到师生互改到老师不改,由老师讲到学生讲到老师不讲,师生同上一堂课,克服公文学起来、讲起来、写起来枯燥o味的难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善学乐写。

总之,公文写作教学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要不断积累知识,更需要时间来增加写作阅历,提升写作技能,不可一蹴而就。只要遵循从文种定义入手,再掌握最有规律的固定格式,接着熟记结构和写法,最后灵活转换语言,形成公文写作“套用公式”,经过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的“涅”,定会迎来公文写作教学的“新生”。

上一篇:职化学分析技术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设计探索 下一篇:浅析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