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准电力经验交流

时间:2022-09-30 11:16:24

精细准电力经验交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供电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内外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向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也为供电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极好的机遇。近年来,我们山东海阳电业集团公司立足于海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着眼于“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于农业生产,服务于城乡企业,服务于城乡居民客户”,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期,主动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走“精、细、准”管理之路,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为建设“一强三优”县供电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电行业是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它的消费群涵盖了整个社会,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供电企业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的管理,必须做到:系统严密、计量精准、反应敏捷。向管理要效益,就必须做到“精、细、准”,管到精致显力度,管到细处见真功,管到准时见精神,管到深处有黄金。

一、明确的责任目标,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核心

企业管理诸多要素中,明确的责任是核心要素。有的人认为: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彻底地说到位。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应承担或达到的责任目标及其完成这些目标的责任心和实际能力,不承担任何责任的人,是无法管理的。如:有些企业冗员过多,无法确定明确的责任目标,因此就难以管理。在企业内部,每个人都在一个具体的岗位上工作,因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目标。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这些责任目标的实现或完成,所以明确责任目标,决定并影响着企业领导者的思想力、决策力,管理者的管理力、亲合力,员工的执行力、向心力,并最终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山东海阳电业集团公司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明确的责任为核心,以量化目标为尺度,建立了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保证了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1、责任目标定量化。山东海阳电业集团公司将各部门、岗位的目标进行定量化,以定量化的目标数据作为提出问题的依据、分析判断的基础、考察评估的尺度,使无形的管理变成有形的管理。全公司各项生产、经济指标都量化、细化,分解落实到单位、到人,实行全过程的闭环管理,使每个人都明确哪些工作该我管、管多少、怎样管、管到何种程度,每项工作都处于有人管的局面。如:在线损管理中,该公司制定了降损节电计划,把任务和指标层层分解,实行分压、分线、分台区统计考核。35千伏及以上线损指标分解到生技部、调度所,10千伏配电系统和低压线损指标考核到供电所、到人;对低压线损分别制订380伏、220伏低压线损总目标,并细化分解到各供电所和用电村。实现了从低压到高压,网供线损指标的无缝覆盖,做到了线损管理无盲区。**年上半年,该公司高压综合线损同比降低了0.92个百分点,低压线损降低了2.45个百分点,累计增加效益273万元。

2、责任目标网络化。一个企业,不管有多少分支机构、有多少工序、有多少环节、有多少岗位,都必须相应制定出定量化的责任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不应该、也不能是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而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制衡、符合企业管理流程逻辑的、有机的结合体。因此,我们海阳电业集团公司在责任目标的制定过程,就充分地考虑了各方面责任目标的内在逻辑性和外在可行性,从公司本部到各供电所,从供电主业到多经辅业,从生产经营到党建精神文明建设,使全公司的责任目标网络化,并全部输入微机,实现了责任目标一网化管理。

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

在制定出责任目标后,山东海阳电业集团公司按照“定编、定员、定岗、定责”的要求,从保证责任目标的实现和完成出发,先后修订了涵盖公司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电力建设、优质服务和党建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和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完善了各个岗位的责任制。这些制度的制订、健全和完善,使全公司的各项工作都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使责任制的实现和完成有了保证,使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有了坚实的基础。

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该公司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完整的考核体系,实行全面的绩效考核,将个人收入、荣誉及职务晋升(或聘用)和工作业绩挂钩。考核机制包括五个层面:对公司领导层,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对主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实行任期目标考核;对多经企业主要负责人,实行效益指标考核;对供电所长,实行任期指标考核;对全体职工,实行岗位目标考核。通过严格考核,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为一级负责,实现压力和责任的无缝传递,使考核者有理有据,被考核者心中服气。

在建章立制的过程中,该公司始终注意从人本观念出发,坚持各种制度都能有利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都能使员工的人格受到尊重,都能使员工的个性得到张扬,都能使员工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通过制度规定,确立了企业总目标对员工个人价值的包容性,体现了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总目标的同一性。我们认为,无论是目标责任的制定,还是具体的目标考核,其根本目的不是惩罚、不是扣奖金、不是促使员工下岗,更不能使员工的人格受到损伤;而是促使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促使员工能力的提高,最终促使员工劳动致富和企业得到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个人的双赢。因此,该公司坚持“作为决定地位”的导向,坚持物质、精神奖励并举。对乐于奉献,做出贡献的职工,公司党委都给予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奖励,引导职工岗位成才,岗位奉献。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设立超利润指标、对外创收、招商引资等“贡献奖”,真正做到激浊扬清、弘扬正气、奖勤罚懒、公平合理。为强化各级人员责任,对生产、经营、营销等工作均实行排序,每月下发考核通报,并将考核结果公布,这样不仅激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而且为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了可靠依据。

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建章立制是企业管理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任何先进的管理理念也不能变为现实,任何先进的管理手段都无法实施。

当然,关键是各种规章制度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否则就会变成形式主义的累赘。

三、持续的科技创新,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动力

在农电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供电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大胆突破创新,实现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转变。靠科技求发展,求突破,以科技创新带动管理创新,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管理创新的平台和手段,是提高企业实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趋势和方向,是企业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山东海阳电业集团公司以科技进步为导向,不等不靠,努力探索,大胆改革现有管理模式,以信息化带动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全力打造“数字化”供电企业。

电力负荷管理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当前,电力负荷管理普遍存在管理理念陈旧、应用范围不广、负荷控制管理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等问题和不足。在近两年全国大范围缺电的大背景下,加强电力负荷管理,对于引导全社会科学用电、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形势,该公司自主研发了基于GPRSCDMA无线网络的TY2200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GPRS通信技术,充分挖掘使用电能基础数据,能实现全网、分级、分压、分线、分区等不同类别、全方位的线损电量的统计和分析;可完成电能量的远方自动采集、电量结算与分析和表计设备在线监测,为电量、负荷、线损管理提供可靠依据。目前,海阳电业集团公司电力负荷监控面达到监控电网用电负荷的100%,负荷控制能力达到控制电网用电负荷的83.7%。TY2200电量负荷管理系统为该公司构筑了需求侧管理现代化平台,改进了营销工作方式,使许多不可控环节变成了实时可控过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中的误差率,节约了管理成本。

农电“两改一同价”和“四到户”管理后,供电企业工作量不断增加,管理难度不断加大。我们山东海阳电业集团公司超前应对,积极探索,与山东大学共同开发研制了“中低压电网用电管理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集远程监控、运行管理、同步抄表、计量管理、预付电费等于一体,具有实时监控、反向控制功能,彻底改变了过去人工抄表、收费的传统做法,在国内中低压电网用电管理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该公司开发应用的“县乡一体化系统”,将供电管理业务延伸到了供电所、电工组。包括低压业扩、电费电量、线损分析、计量管理、供电所电费财务管理等6个子系统,涵盖了供电所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它还能够满足供电所全部26种基础资料的填写、综合查询等工作。

各种管理信息平台的综合应用,使海阳电业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控制,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创出了一条现代化管理模式,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四、优质的诚信服务,是提升管理水平的体现

市场经济时代,实际就是“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人人都是服务对象”的服务经济时代,因此,优质诚信的服务成为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我们山东海阳电业集团公司坚持“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以客户满意为目标,以诚信服务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努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使公司连年获得海阳市行风测评第一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1、创新服务体制,就是要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优质服务职能重新进行整合,重新理顺内部办事程序和流程。为此,我们公司成立了营销部,分别设立了客户报装中心、配电事故抢修中心、电费结算中心、计量检测中心、95598客户信息中心、负荷监控中心等6个营销服务中心,建立起了有序高效的现代营销管理体制,适应了消费群体的多元化、消费需求的个性化,使服务职能更加明确,服务流程更加清晰,实现了营销服务现代化。

2、丰富服务手段,增添服务内容,做到服务跟着需求变,企业跟着市场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用电客户对电力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海阳电业集团公司及时重组了服务机构,优化业务流程,简化服务程序,并在员工中开展苦练内功,提高业务能力的活动,努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具体是公司首先进一步完善了《业扩报装全过程管理办法》,先后两次压缩上电时限,大大提高了电力客户业扩报装速度。二是对所有接火工程都安排在凌晨进行,尽量避开用电高峰,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用电时段的停电时间,方便了客户,减少了客户经济损失。三是以客户满意为目标,以制度约束为抓手,不断优化供电服务环境,建立了优质服务领导负责制、走访用户制度、业扩工程领导督办制、电力流动服务制、优质服务定期查摆制、工程预决算查询制六项制度,打造了优质服务的金字招牌。四是推行亲情服务,以情为核心,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推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特色服务;“现场办公、上门服务”主动服务;“走出去、请进来”延伸服务;“有奖举报、内查外聘”监督服务等措施,建立起与客户的联系与沟通的桥梁,进一步密切了企业客户的关系。

企业发展无止境,企业管理也就无止境。近几年来,我们海阳电业集团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和山东电力集团的领导下,通过坚持以科技为导向狠抓内部管理,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目前,已完成了由210多台微机组成的基于大型数据库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实现了用电管理、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调度和办公自动化。13座变电站全部采用微机集控系统,达到了无人值班的标准。集团公司现拥有25个企业(实体),形成了集团化、多元化、全方位、跨区域、跨产业、跨行业的经营格局。先后荣获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山东省先进党员活动室等荣誉称号。

但是与同行的先进单位相比、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着很大差距,我们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海阳电业人深信:“管理”深深深千尺,管到深处有黄金。这黄金不仅仅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更重要的是海阳电业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上一篇:提高员工满意度思考 下一篇:电力通信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