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写作思路

时间:2022-09-30 10:50:57

打开写作思路

常听到语文教师说作文教学难,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甚至怕写作文。这是许多老师曾经经历过的事情。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也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孩子有的写、愿意写?听过好多节作文教学课,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写出文从字顺、有条有理的作文,不惜花大力气讲解如何审题、确定中心、选材、构思、谋篇布局,如何列提纲,又如何联系已经学过的主体课文中的写作技巧使作文增色,教师通过讲解、板书占用一节课的时间,将学生的思维用无形的条条框框限制死,一节作文教学课进行完了,学生却依然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写起。老师感到很冤枉,恨铁不成钢;学生感到很无奈,老师硬要给我们讲,我们有什么办法!到最后,老师只好把写作文底稿的任务布置下去,要求学生限时完成。学生在课后写作文底稿自然是将现成的“作文选”中的文章改头换面,来应付老师的差事完事了。这样完成的作文,就连学生自己也不愿意读第二遍,交给老师批阅,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件痛苦的差事。在这种情况下,好多老师迫于考试分数的压力,只好让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优秀作文,一个班级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几乎是千人一面,难分伯仲,可是这样的作文中没有学生自己的真话,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作文写作脱离了说真话、表达思想感情这一根本目的。

笔者通过听课交流、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作文底稿应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而且要让学生说实话、写实事、表达真情实感。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抓住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关键――打开写作思路。学生的写作思路打开了,写作热情也就激发起来了,学生好像有许多话要说、要写,想不要他写还不行呢!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下面我就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的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方法一:联系学生的亲身经历或者生活实际打开写作思路。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笔下生花的写作题目是“写一件自己难忘的事”。在进行这次作文教学时,学生感觉到自己经历的事都是极其平常的小事,没有“难忘的事”可写。这倒也是,不过,总得给学生举个例子吧,要不怎么能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呢?正好班里有一名学生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家长说是星期天不慎摔了一跤,下巴被磕破了,在医院里缝了针。在作文教学课上,我问起这件事的缘由、事情发生的经过,这名同学简要地说了一遍。因为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他说得很流利,其他学生听得也很认真。我听了之后,问这位学生这件事对他有没有启发?对他来说算不算一件难忘的事?这位同学说算,他就写这件事(作文写出来后,那位同学所记叙的事情有起因、经过、结果,作文内容有详有略)。其他同学听了之后,也觉得自己经历过一些或高兴、或伤心的难忘事,学生的写作思路一下子打开了,马上动笔写了起来,快要下课时,大部分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作文底稿,有一些学生像端详一件杰作似的品读着自己的习作,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方法二: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实物、课件资料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笔下生花”要求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石头。学生觉得小石头也太平常,有何可写?要动笔,关键是打不开思路。我找到了一篇写小石头的作文――《彩石》。这篇作文先写爸爸从外地回来带给他许多石头,他把这些石头泡在盆子里,石头的色彩更鲜艳了,花纹更清晰了。接着写了他对石头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石头有的像这、有的像那,于是他根据石头的特点给石头分别取名为“奔狼石”、“卧鸟石”、“开天辟地石”等等。最后写了他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并表达了以后要多观察石头、研究石头的美好愿望。给石头起名字是个不错的创意。课本这一单元的“初显身手”栏目要求学生找石头,画石头,办奇石展览。这个栏目里正好有三幅插图,我想何不利用插图让学生也起一起名字呢?我的建议一提出,立即得到了同学们热烈地响应。同学们马上在小组里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经过大家的筛选,同学们将这三块石头分别命名为“青山石”、“秋叶石”、“海上日出石”。看,同学们多有创意呀!就在这个时候,课堂上出现了几个同学叽叽喳喳的声音,我问他们怎么回事?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他自己也拿着起了名字的石头。我让他站在讲台上给大家介绍他捡到的“宝贝”,他把他的“飞机石”、“弥勒佛石”、“玉坠石”介绍给了大家。同学们看得很仔细,听得很用心。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写作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我想这次作文写作,他们的笔下肯定能生出好多“花”来。

利用课件资料也能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2009年9月15日,甘肃省教育培训中心赴安定区送教下乡活动在安定区交通路中学举行。上午第一节课是由礼县石桥镇中心小学教师蒙启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语文教学,教学内容是写话――《一双手》。《一双手》的写话训练安排在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的下册,蒙启老师却以它为话题让刚开始学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练习,她是怎样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的呢?她就是用到了准备的课件资料。她用一个有趣的谜语导入了课题,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一双手”。接着通过播放课件资料,同学们观看到课件资料上有勤劳的双手、有灵巧的双手、有智慧的双手……同学们还看到人们用自己勤劳、灵巧、智慧的双手编制着美好的生活、建造着幸福的家园、创造着灿烂的明天。接下来,蒙启老师出示了三个句子:①我有一双( )的手。②我用自己的双手()。③长大以后,我要当( ),用( )。以这三个句子为话题蒙启老师让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同学们围绕着这三个句子,说了好多。学生的写作思路打开了,就有话可说了,而且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最后蒙启老师让同学们当堂写话,写完后同桌进行了一个读一个听的练习。作文教学的任务完成得很不错!

方法三:利用好的习作例文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笔下生花”要求以“我爱家乡的……”为题写一篇习作,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家乡的特产。说起特产,新疆有葡萄、哈密瓜,四川有甘蔗。我们的家乡在西部甘肃定西,能有什么特产呢?同学们一想,定西是中国薯都,土豆不就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吗?我给同学们做了肯定,土豆就是我们的特产,我们的定西代表把土豆还带到了首届“中国国际薯博会”上代表中国参加展览呢!可是土豆也太不起眼了,怎么介绍呀?对于家乡特产的介绍,可有一篇经典的习作例文,那就是《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作者是按照杨梅的生长过程特点进行观察的,先写杨梅树,再写杨梅果,写了杨梅果的形、色、味,叙述顺序清楚,语言简洁,朴实、亲切。同时,采用细腻的描法,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文章,我就利用这篇习作例文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我先和同学们一起回忆土豆的生长过程:五一节前后,我们就把土豆种到地里,土豆在土里发芽、生根,出土后叶子圆圆的,土豆苗渐渐长高,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土豆有的开红花、有的开白花。如果你发现土豆根部的土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那说明土豆的果实正在走向成熟。国庆节前后,人们开始挖土豆,土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颜色有白的、有红的、还有黑的呢。土豆的味道更是可口,外地人来到定西,大都会让本地的老乡煮土豆给他们吃呢!结合例文,再加上师生对土豆生长过程的回忆,学生的写作思路被打开了,学生很快进入了写作状态,这一次习作又产生了不少好作文呢!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越来越不怕写作文,越来越喜欢写作文。学生的作文不再重复千人一面的老路,批改着一篇篇学生稚嫩的佳作,我感到欣慰而且喜悦。难道这不正是我们所想要的效果吗?

上一篇:谈初中作文教学突围策略 下一篇:高一语文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