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水污染及场地污染控制与修复的探讨

时间:2022-09-30 10:30:57

浅谈地下水污染及场地污染控制与修复的探讨

摘要:我国地下水污染场地过多,严重威胁到我国地下水资源,由于经济迅速发展,要对地下水污染进行治理,已经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在新时代,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是新型课题。目前对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相关研究、实践管理等都是远远的落后于地下水的污染速度的,所以对于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及修复工作具有相当巨大的意义,同时也有着巨大困难。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下水污染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方式使得地下水中的化学成分、生物学特性以及物理性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导致地下水的水质情况发生了剧烈的恶化,不能够被正常的应用。但是由于地下水处于地底,地底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地下水水流的速度一般来说都是比较缓慢的,这也就导致了地下水污染不是很容易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了治理也不容易,治理过程比较缓慢。本文介绍了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几点原因,提出了对于地下水环境控制的几点措施以及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几点方法。

一、地下水污染的预防

1、地下水污染的防治规划

地下水污染防止规划有多种方案,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防护、地下水系统完整性防护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合理安排。规划过程中,涉及多方面内容,如区域规划、经济与地理情况、土地使用情况、地质人文条件,以及水资源的开发与分析;防治规划对象为地下水污染在受到污染时表现出的脆弱性,根据土地利用情况以及污染源分布,核定地下水可承受的污染风险度;根据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的等级与分带,对污染的危害性予以确定。一般分为三带,一是敏感带、二是缓冲带、三是一般带。

2、地下水污染的预警系统

具体而言,将地下水动态资料同地下水水质对比,采取可行方式。通过相关理论研究,采用随机模型,针对地下水水质,开展预警工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管理过程中,可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设置予以安排。预警软件系统的研发,能保证检测资料及时有效。与此同时,地下水监测时,保障国民经济顺利发展。且系统反馈与分析信息,为今后水资源的防护,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以便决策顺利进行。动态预警设立以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为前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地下水网络监测较为先进,监测资料可共享,同时网络化使监测资料利用更为充分。研究我国现状,仍然需要一定的措施,对整个地下水监测网络予以优化,进而保证资料共同使用。

二、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

1、地下水污染的异位处理方法

地下水污染的异位处理方法可以采取以下两种,一种是污染土体开挖,一种是抽取处理方法。前者适用于污染范围不大的区域,将污染土体在污染源处挖出,通过特定方法予以处理,进而排除污染源。此种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效果较好,但其缺陷在于,无法应对面积较大的污染场地。此时,如果使用地下水污染的异位处理方法,不能完成污染处理工作。后者即抽取处理方法,主要处理场所为地表,但其需要从地表以下抽取地下水,抽取之后,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微生物方法进行处理。通过不断的进行水质清除,使地下水受污染的范围和程度能够不断缩小。该方法普遍应用在易溶污染质的处理方面,表面活性剂常被使用,通过吸附作用,保证有机污染物的溶解性能,进而有效提高抽取处理的速度。污染地下水的抽取地点为含水层,此时应用环境工程,对污水进行处理,运用的方法有多种,比如碳吸附方法,且在特定情况下,化学氧化以及微生物处理方法也被使用。

2、地下水污染的原位处理方法

在本文中,介绍地下水污染原位处理方法中的两种方法,一是原位冲洗方法,二是原位微生物处理方法。原位冲洗方法,选定土壤或者地下水污染带,将液体注入其中,且从地表下,将地下水和冲洗混合液抽出,进而抽取地下水,同时在地表进行处理。一般冲洗液由三种物质构成,分别为水、表面活性剂、潜溶剂以及其他物质。此种方法,能不断加强空隙的处理作用,进而大大增强传统的抽取与处理能力。当然此方法的使用效果,还和成功率与具体场地存在关系,污染的深度和污染所处的位置,处理方法都需要进行资料收集,可行性研究仍需要进行探索。原微生物处理方法,此时对微生物应做到慎重选择、理性控制且配比得当,如果能做到,此时各种有机污染物质都会被顺利溶解掉,即微生物的效用会发挥到最大。自70年代以来,微生物原位处理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就,该方法在发达国家使用的较为普遍,一直以来,在学术界较受关注,在工程技术界也同样受到关注。好氧模式是大部分微生物原位处理方法所采用的模式,但在特殊情况下,厌氧模式也会被采用。但是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地下水的氧气含量有限,无法完全满足微生物所需的氧气含量。为改善该问题,实践中的做法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地下。将微生物原位的处理方法同其他处理方法进行对比,最大的不同便是微生物的处理设置在地下,而地下环境较为复杂,控制不易,而其他的微生物处理,水污染的处理场所为容器或者处理池,控制起来比较方便。

三、地下水控制与修复的基本原则

在地下水污染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成果,且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以及调查实践表明,地下水污染场地应当坚持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处理污染源时,去除是主要目标,也是对地下水进行控制与治理的关键环节。且治理过程中,应当将污染的来源予以切断,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环境治理的持续有效。第二,将污染源作为控制的前提。对地下水进行修复时,应当通过一定的措施,使地下水污染的扩张得以抑制,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的不错,他们的经验表示,该修复过程历时较长。正因如此,在治理过程中,更应当保证使用方法的科学性,同时提供充分的技术保证。第三,去除污染物是整个治理过程的最终导向。

四、地下水修复的主要应用分析

(一)生物填料技术

生物调料技术属于环境保护技术,这类技术的重点是驯化生物填料陶粒层的制作。在制作完成这一生物填料陶粒层之后就可以将地下水抽取到地表,然后用这些陶粒层进行吸附,在陶粒层吸附处理完成之后再使用活性炭进行吸附,保证地下水之中的石油类的等有机污染物的含量能够降低到零点二毫克每升以下。这样的地下水就能够达到工业用水的标准,可以进行正常的使用。这类方法具有面积小,处理周期比较短的优势。

(二)进行技术改造,运用新技术

这类新技术主要采用的材料有释碳剂、微量元素、粗砂、水以及水泥等多种材料构成。释碳剂主要是的主要作用是能够通过与微生物之间发生的反应来提供碳源。各种微量元素是为微生物提供营养。水和水泥可以将释碳材料中的各种成分进行粘合。通过实验证明,这一类措施可以很好的对地下水中的硝酸氮污染物进行降解,并且可以实现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的降解率。

五、结语:

我国水资源丰富,其中地下水资源为重要部分,尤其对北方地区而言,地下水资源的供给十分重要。所以,对地下水污染场地进行控制和修复,在某种程度上,意义十分重大。针对我国地下水污染,污染场地比较大,而这些污染存有不同种类的类型,较为复杂,因此研发不同种类的控制方法,采用不同的技术十分重要。本文中,笔者从地下水污染的预防入手分析,阐述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的相关技术,且对地下水控制与修复的基本原则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今后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薛玉泉,张幼宽.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双重意义[j].环境科学学报.2011.34-45.

[2]丁萌.关于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及修复的相关思考[j].环境与生活.2014.34-45.

[3]王明宇.构建地下水污染防护与修复管理中的综合决策系统[j].地学前缘.2013.23-34.

上一篇:浅谈公路路基与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浅谈高液限红黏土路基填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