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牧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09-30 06:07:03

浅谈牧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牧区从教多年,不断探索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下面就牧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牧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循序渐进的过程,艰难的过程。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它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培养方能养成的。我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认为牧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应是:

1、把思想教育、道德修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始终。要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师要认真贯彻《小学生教育纲要》,明确教育目的、坚持教育方向、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手段,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修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始终。

1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做到思想教育经常化、多样化。充分利用学校文化隐性课程作用,利用黑板报、小小天地等教育阵地,利用升国旗、班队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激情。

针对藏族学生实际开展民族常识、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重点学习和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状况,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平等互助,共同进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从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入手。牧区学生多数寄宿学校,刚入学时,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之刚离开父母,思乡之情,恋父想母之情较浓。此时,作为教师,当务之急是主动关心爱护学生,从生活细节上给予帮助,逐步教会学生生活自理。为学生其它素质的养成奠定基础。

3、坚持各方面素质培养的有机统一。

1处理好学生全面发展与人性发展的关系。老教育家吕型伟同志曾说过:“人人有才,人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这就道出了全面发展与人性发展的统一。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础上的因材施教,是各个层面上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没有全面发展就没有教育导向,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创新力。因此,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不是矛盾的对立关系,而是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都能正常发展。

2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学习,加强基本能力训练。

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能愉快、生机勃勃的学习,不同程度地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课堂教学形成学而乐、乐而学、越学越乐、越乐越学、其乐无穷的良性循环,建立平等、融洽、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开展活动课体会,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应根据个同学生兴趣爱好增设多样化的选修活动课。让学生从乐器、绘画、歌舞、球类、田径等项目为选修项目,在教师指导下修练,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促进活动得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4全面开展环境教育,从潜在的课程影响学生。

创造美观典雅的校园环境,做到了学生在校园听党感受节奏化,视觉感受优美化,嗅觉感受怡人化,创设形象“童化”的知识环境,使教育无声的墙壁变为“会说话”的“教育者”,给学生从潜移默化的陶冶。

二、在实施牧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根据牧区学生特点应注意因地制宜、脚踏实地、长抓不懈;还需建立学生能力素质发展档案,分阶段总结情况及时纠正,不偏离轨道。

上述内容仍是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探索出来的粗浅体会,望同仁指正。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讨论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