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06 07:07:12

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新时期衡量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性学科,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生物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生物教学要提高质量和效益,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综合素质,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生物中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素质 创新 教育 教学 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心理等各方面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而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新时期衡量人才素质高低一个重要标志。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从哪里来?要靠教育,尤其是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的核心内容。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性学科,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生物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其意义就尤为深远。我认为,生物教学要提高质量和效益,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综合素质,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生物中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实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学生把老师看作权威,而自己更多地扮演着“遵从者”的角色,这种不对等的关系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影响了师生的交往。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很显然应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上,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我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学生的朋友。我国古代优秀的师生交往参与者,是亦师亦友的范例启发我:要做学生的老师,更重要做学生的朋友。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任何正常的学生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讲究民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要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教育优秀学生要谦虚、不自傲,不歧视后进生;教育后进生要自强不息,不自卑,在教学中创造条件,给后进生以成功的机会。形成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身心才会得到解放,思维才会变得活跃,也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主动与自己沟通,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当同学埋怨老师处理不公时,可主动与我沟通。当自己被我误解时,更要主动与我沟通。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在这一过程中,我还提醒学生;交往是一门艺术,沟通需要方法。

第二,要注重因村施教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新的感受,从而保护学生学习生物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生物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满堂灌、一支粉笔、两块黑板),教学是思路程序化(导语、分析解题思路、板书解题过程等等)是造成生物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生物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谈话法、或练习法、或点技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教学技术,如幻灯、录像、实物投影等,不断变换教学思路,找到最佳切入口。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与教师与权威的的不同见解。俗话说:“小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现在教材,大多与实际相结合,在编写的过程中,难免有疏漏甚至是错误的地方,应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应给予表扬,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寻找正确的答案。

第三,在生物课外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第一名并不代表什么,最主要的是要有兴趣”。学生也只有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才有可能有所创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活动,不仅在于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更重要的在于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浓厚的生物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生物综合素质。

第四,多褒少贬,在教学过程中,我总能适时恰当地表扬学生,也难免会批评学生。

学生能否很好地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呢?应该是要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应让学生知道:我以及其他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是期待,也许有的同学不能理解我的批评是爱护、是鞭策,是期待。被表扬时学生体验成功,被批评时学生体验挫折。其实成功和挫折都是人生的财富。我能让学生明白,当自己觉得被误解时,可以向我们解释,但解释一定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并且是为了更好地沟通,而不是逃避自己的责任。

第五,提倡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

合作的过程是互帮互学、互相提高的过程。在合作中竞争,倡导一种全新竞争理念:竞争并不意味“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成功固然可贺,失败也不必悲伤,只要“尽其所能”就该问心无愧。面对竞争的成功,应再接再厉,更进一步,不可孤芳自赏、追名逐利、唯我独尊;面对竞争的失败,不应彷徨苦闷,灰心丧气,而应总结经验,奋起直追。“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才是竞争合作的真谛。

总之,生物的外延等于生活,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因此,我们要变小课堂为大课堂,要让学生在大课堂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上一篇:浅析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的创新与实践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