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实践教学中急救技能应用探讨

时间:2022-09-30 06:00:00

初中体育实践教学中急救技能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逐步加快,意外伤害越来越多。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民的自救意识比较薄弱,相关急救知识的应用比较匮乏,因此从初中开始培养青少年的急救技能,提高自救意识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初中体育实践教学中急救技能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一系列急救技能的具体运用方法,希望能够有助于初中体育教学。

关键词 急救技能 初中体育 自救意识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急救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一)是珍爱生命,促进社会发展的需求

据相关报道可知,我国青少年、儿童每年在意外事故中伤亡的数量已经达到7万人,其中有很多人是死于运动受伤、溺水、昏厥、触电等等。如果能够在发生意外的时候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加强抢救力度,例如,采取“心肺复苏术”,对患者进行呼吸和心跳停止的抢救,那么也许会挽回部分人的生命。而这些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急救措施是在除体育课程外其他课堂上学不到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程的特点,为学生培养急救知识,这样一旦发生意外,学生可以积极进行急救,赢得急救最有利的时间。同样,当他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急救知识帮助别人,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

(二)是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创新理念的需求

目前,现有的体育教材中并不缺乏急救的知识,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注重对这方面知识的讲解,急救知识还只是停留在书面上,没有实际运用在生活中,这就导致虽然很多学生知道“口对口呼吸”“心肺复苏术”等等措施,但是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具体运用,非常缺少这方面的实践知识。教师要合理利用体育课程的优点,让学生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另外,在体育课程上开展急救知识学习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升华和创新,更加注重课程的生活化、实用性和多样化,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也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二、初中体育实践教学中急救技能应用的具体对策

(一)首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做好理论基础

正确的急救技能可以挽回人的生命,而错误的急救可能会加速生命的衰亡,因此,加强急救技能培养,提高急救的正确性非常重要。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以理论为基础的,没有理论知识就不能正确指导实践技能,因此首先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不相同,所以在进行理论知识讲授的时候要从公共基础出发,为学生讲述如何在出现意外的时候将伤害降到最低。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为后面实践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另外,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辅导,让学生形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二)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提高实践的效力

理论离开实践就没有了意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运用实践知识的能力,通过体育课程不断熟练急救的技能,提高急救的积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常识,让学生掌握生活必备技能:

1.昏厥现场急救

昏厥现象在生活中发生的比较频繁,它是一种短暂性、突发性的疾病,在发生昏厥的时候一定不要惊慌,要让病人水平躺下,并保持头部偏低、脚部偏高的姿势,解开病人的腰带和衣服领子,同时注意保暖,用针刺病人的内关穴和人中,必要时喂病人温糖水和茶水。经过这些措施的进行,一般病人会很快醒来。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对身边的同学进行以上措施的尝试,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运用技巧。

2.溺水现场的急救

第一,要尽快将患者拖出水面以外,并清除其口和鼻子中的分泌物以及杂草,同时将其舌头拉出,避免堵塞呼吸道。第二,要将患者腹部垫高,促使其头部下垂,保证其吸收的水能够流出。第三,经过以上步骤之后,将患者平放在地面上,解开其腰带和上衣,如果感觉不到患者呼吸,或者脉搏的跳动,要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心脏按压。如果脉搏跳动微弱,但是没有呼吸,那么要继续进行人工呼吸。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三人一组,其中一名学生作为溺水者,躺在地面上,另一名学生作为施救者对其进行上述动作的演示,另外一位学生进行指导和观察,之后进行动作分析。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而且能够让学生体会急救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兴趣。

3.教师合理设置场景,提高学生急救的效率

初中体育教学中,单靠教师凭空讲述急救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提高讲解效率,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要合理设置情境,并进行适当地提问,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增强思考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在体育课堂上,几个学生在进行篮球比赛,这时一位学生为了抢到球就跳了起来,但是这一瞬间他踩到了另一个学生的鞋带,于是那个学生跌倒并扭伤了脚踝,这位学生疼痛难忍,情况非常紧急,于是教师快速地用袜子将该学生的脚踝勒紧,用自来水对其受伤部位冲洗。到这个环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加入提问,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下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已经开始思考了,因为这种状况非常容易发生,与自己的生活紧紧相关,这样就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在初中体育实践教学中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急救能力非常重要,不仅是珍爱生命的需求,也是促进人民健康,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初中体育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方法为学生培养急救技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把伤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罗海通.体育教学中急救技能的应用对策探析[J].新教育.2012.

[2] 王瑞.初中急救知识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和对策分析[J].运动.2013.

[3] 李玉波.浅议初中体育教学中急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

上一篇:核心力量训练在跳高运动中的融入 下一篇: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典型周计划训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