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校贫困大学生,浅析其心理状况

时间:2022-09-30 05:58:50

关注高校贫困大学生,浅析其心理状况

摘 要:高等院校在经历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规模化跨越式发展之后,教育收费的逐年提高,给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我们在探讨构建和谐高校的同时,对于贫困生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更需要给予特殊的关注。

关键词:和谐高校;自卑;心理健康咨询;感恩教育

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构建和谐高校,是十七大报告的明确要求。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高校的构建与如何正确关注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

据教育部统计,贫困生占在校生的15%-30%,经济特困的占在校生的8%-15%。所谓贫困大学生主要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在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全日制在校学生。目前中国贫困生总数估计超过500万人。如此大的一个群体,早已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的重视。

大多数的贫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强,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他们在遇到问题时,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我的调节等途径,可以及时调整从而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愉快地学习、生活和交往,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他们也在色彩缤纷的大学生活中积极展现着自己的风采,用他们的朴实、勤奋和善良诠释他们的特色生活。其中,2005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洪站辉就是很好的榜样。但部分贫困生却沉浸于消极的心理困惑当中,不能自拔。

一、高校贫困生的消极心理症状

1.自卑心理表现明显

这是贫困生群体中最为普遍和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日前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京高校中,有60%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2.抑郁症和焦虑症交错影响贫困生的身心发育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的艰辛、高额的费用以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等因素导致部分贫困生自我压抑和对未来的恐惧,这种压抑与焦虑会在某一因素下激化为对社会的敌对情绪。报告显示有近20%的同学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8.5%的学生认为校园犯罪与一些学生的贫困有关。

3.自我封闭和内心敏感严重影响贫困生正常生活

当代社会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较大的经济要求,由于家庭经济的窘困导致他们怯于交际。尤其在陌生的社会环境和不同价值观的冲击下,出于自我保护,它们变得越发敏感多疑,疏远了生活群体。

在高校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中以大一阶段对陌生生活的适应和大四阶段对未来的选择影响最为显著。

二、高校贫困生出现消极心理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中不健康因素的影响是直接原因

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个“小社会”,社会上的不健康思想也直接影响着校园生活。如对物质生活的盲目追求与向往;评判价值的物质利益化;人际交往带有浓重的利益要求。这些让贫困生害怕接触社会,担心被别人看不起,进而自我封闭,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

2.滞后的教育模式和地区文化差异是产生这种消极心理的潜在原因

某些学校的“唯分数论”教育使得心理咨询课和咨询中心形同虚设,缺少交流沟通的教育必然会导致潜在心理隐患。贫困边远地区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使得部分同学在生活模式和学习方法上难以适应。当思想、情感和憧憬的美好生活等与现实不协调时,便很容易发生冲突与矛盾。

3.自我价值体现失衡是导致消极心理的根本原因

从中学步入大学,曾经的骄子变得平庸。由于教育模式和成长环境的差异,过去以学习为主要生活内容的“骄子”们在以自我展示和张扬个性为主的校园里开始默默无闻。相比以前的风光和现在的平淡,内心难免产生一些失落感。

正确认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给予相应的关心和帮助,是构建和谐高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所在。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健全他们的身心,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三、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1.坚持与时俱进,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针对当代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和特性,把早期心理危机预防和自我疏导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按照恰当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培训班级心理委员,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开展到班级中去。班级心理委员在接受相关专业培训后,定期组织全班同学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正确认识自我,确立自信

自信是面对生活,取得成功的基础。引导他们正确地面对并勇敢接受客观现实。贫困是人生的一种磨难,是暂时的,经济的贫困并不等于精神的贫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多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确立自信,是让他们正确面对生活的基础。

3.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利用网络,共建心灵沟通的平台

当今社会是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让我们拥有了更便捷更开放的交流平台。贫困生作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不愿把自己的经济窘困和身心困惑直接告诉他人。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及时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免费提供咨询和服务。

4.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助学解困体系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或多或少都与贫困有关,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是高校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开设合适的勤工助学岗位,积极寻求社会资助,让多元化的助学解困体系真正意义上发挥作用。另外,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同学适当给予特殊的照顾。

5.实行“感恩教育”,美化贫困生的内心世界

本着“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困与育人并重”的宗旨,坚持感恩教育,培养贫困生的爱心与感恩之情,让学生以感恩的心面对帮助自己的社会,愉快地生活每一天。通过自身的能力积极帮助社会上的其他弱势群体,用自己的爱心去反馈社会。

总之,深入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不断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营造健康的心理,不仅仅是贫困生人格培养的问题,更是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高校的今天,探索如何发挥高校育人功能,注重对高校助困育人工作各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和高校和谐发展的头等大事。

参考文献:

[1]戴钢书.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光明日报,2007.

[2]贵州大学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调查.新华网,2007.

[3]杨志恒.浅谈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甘肃.

[4]郭卉.美国大学治理理论的演进对建设和谐校园的启示.中国教育报,2007.

[5]雪枫.心怀感恩的身体更棒.中国青年报,2008.

上一篇:藏族大学生自信心与应付方式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