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22-09-30 04:58:05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良好的环境中,逐渐提高的,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培养。我们应给学生创造一种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让自主学习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使这种环境和学生的学习激情相伴而行。这就需要我们利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将乏味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化、逼真化、情景化,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兴奋和互动状态,渐渐形成自主学习。

关键字:自主学习 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培养。在长期的环境影响中,持续性学习单调、乏味、困惑、疲劳会消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我们应给学生创造一种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让自主学习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使这种环境和学生的学习激情相伴而行。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真人实物、现实情景及文化底蕴等因素,来丰富我们的教学形式,将乏味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化、逼真化、情景化,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兴奋和互动状态,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几点看法。

首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保持自主学习知识的超前性

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带来飞跃。知识的传授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每个学生不再是教师在课堂面授的对象。学生主动地把获取的新知识巧妙地融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自己独立的新知识体系。在这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和灌输者,教师可借助动画、图形、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介进行教学,让学生增加体验,教会学生查找信息、选择信息、组织信息,以创新精神态度去对待眼前呈现出来的信息。现代教育技术为自主学习奠定了长久的、稳定的、多样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学习空间。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网络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伴随着人的一生,是随时随地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自主学习资源,这些教育资源传播的速度让人难以想像,不利用现代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人是时代的落伍者。

学生是现代教育技术掌控的教学主体,是知识与能力的建构者,从课堂步入大社会,如不在网络上探究,不利用这广阔的学习空间,难以获取新知识的人,就是未来信息世界、现代化社会的文盲。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查找信息、选择信息、面对信息、组织信息,教会学生以审视、评判、创新的态度去对待眼前呈现出来的信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自主学习提供极为丰富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学生的“视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在运用网络学习中,学生可轻松地调出自己所需的信息,自主学习的时间、地点、场合、内容、方式不受限制,根据自己实际水平与独特的学习方式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择定学习的步骤和进度。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应用到自主学习中,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其次,互动教学是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能力的途径

静静地坐场听课直到教师一个人演说的结束,这也是学生最不愿意的事。教师独自上占了整个课堂却没有和学生互动交流,不管教师的语言是那么流畅、娴熟、动听,这节课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来讲,并非是节成功的课。新的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讲演动听,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率越高,学生的学习动态越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越好,因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自主学习知识的实践者、学习过程的掌控者、学习成果的体现者。学生参与、创建、完成的教学内容,是自主学习的体验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处于愉快、和谐、轻松、兴奋的状态中,把自身体验带入学习过程,完成自主学习过程。教师以智能开发者的身份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的答案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创造。这样,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探索者和创新者,知识才会在师生互动的环境中认识、解答、获知。教师的作用仅是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索、勇于的创新理念,提供的是实践场所,而不是现成的答案。教学的动态性伴随学生的自主学习认知、自主学习意志形成与发展和自主学习技能培养过程来变动。

再次,评价激励,使学生变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缺点进行自我评价,畅所欲言。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角,释放自己的心理能量,深化自己的思维,这时,老师要不失时机,准确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评价。教师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是那些自卑感较强,教师应尽量地发掘出他们的发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当学习受到肯定,自信心大大提高,参与自主学习的机率也会提高。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能力,以事实证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全面发展不仅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述,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适应学生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学习的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激发求知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坚定学习毅力,提倡自主学习,提高自学效益。

上一篇:高职计算机应用教学新认识 下一篇:浅谈创新型教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