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干预

时间:2022-09-30 03:12:26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干预

【摘要】 目的:总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中医护理,以期得到全面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住的120例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变化的密切监测,进行情致、中医食疗、耳穴埋籽、穴位按摩等中医特色护理,增加患者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力,避免因糖尿病而影响患者治疗。结果:患者血糖能够控制良好,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其中肿瘤患者化疗也能如期顺利进行。结论:在日常护理中,发挥中医特色护理,基本能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达到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肿瘤; 糖尿病; 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5-0110-02

doi:10.14033/ki.cfmr.2015.25.052

在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随社会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肿瘤患者中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6%左右[1],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约30.4%血糖高于16.7 mmol/L,也可引发低血糖术后感染率在10%以上,胸部手术术后血糖可上升3.3~5.0 mmol/L,放疗过程中患者的血糖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会增加临床治疗和护理难度,而且更容易死亡和复发。中医整体护理内涵不但是治愈疾病,促进健康,并拓展为最大限度促进身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和谐[2]。中医治疗糖尿病,不仅可以有效调理体内环境,还能有效保护胰岛B细胞,延缓严重并发症的发生[3]。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住的120例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5~85岁,平均60岁;其中男58例,女62例;胃癌49例,食道癌11例,宫颈癌16例,乳腺癌13例,肺癌31例,并且都合并患有糖尿病。除有3例患者在使用紫杉醇脂质体化疗时,由于使用激素导致血糖升高,通过临时皮下注射胰岛素和监测血糖来控制,其余患者基本能按计划完成治疗出院。通过对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为100%。

2 护理

2.1 情致护理

因人施护,注意患者的体质、性格、年龄、性别差异,认真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情志护理方法。患者在住院期间都会产生恐惧,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从而出现心里紧张导致血糖升高的现象,而血糖升高又会加重心理障碍。此外通过观察发现,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存在固执、多疑、孤僻等心理问题,再加上受肿瘤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甚至可能发生老年患者抑郁症。针对这些问题,护理人员要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应用娴熟的沟通技巧,以真诚的心态跟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此外,责任心是病患关系的基石,尊重和体贴能给患者带来温暖。对于伴有疼痛的患者,疼痛难忍时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因此需要耐心疏导,比如利用给患者听音乐、按摩的方式转移其注意力。掌握各类止痛药的剂量和给药方法,运用合适疼痛评分方法,重视患者主诉,从而达到合理用药并缓解疼痛,避免因疼痛而引起血糖升高。同时给患者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良好的感官刺激能够给患者带来愉悦,并且干净清洁的空气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2.2 中医食疗

辨证施膳是指将“四诊”搜集来的资料、症状及体征,在中医学和中医食疗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及综合,辨清机体生命的性质、发展阶段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再针对其制定相应的施膳原则和方法。肿瘤属消耗性疾病,饮食要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低脂肪为宜,相反,糖尿病不宜选择高热量的食物,这就需要护士与营养师配合,给患者制定出合理的饮食计划。在中医理论和饮食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以食物和药物的配伍,通过烹调加工制作成的具有防治疾病作用的食品。食物与药物皆属于天然之物,均具有形、气、味、质等特性,二者在性能上有相通之处。宋代《养老奉亲》书所说:“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管千百品,其四气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亦皆禀于阴阳五行。在笔者所在科室,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医师辩证下,根据个体的体质选用中药材加入日常饮食汤菜中,作为辅助治疗,可选用人参、北芪、淮山、知母、葛根等。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吃一些山药,南瓜、苦瓜、香菇,猴头菇,玉米须,薏苡仁等食物调理身体。

2.3 运动指导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注重运动。缺乏运动时,机体气血在经络内运行难以通畅:脾胃运化食物的功能减弱,气血生化不足,致正气虚弱,抗病能力减弱,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头昏心悸、倦怠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而且血糖难以控制。一周卧床不活动,肌力会下降10%~15%,平均一天减少1%~3%。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运动量不宜过大,以感觉身体舒适最好。久行易伤筋、久立易伤骨、久视易伤血、久卧易伤气,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项目。对于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传统运动更适合,比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有研究显示,中医养生法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2.4 生活起居护理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平素注意多休息,慎起居,畅情致,避免外邪,劳逸结合。另外,对于患者常见症状,我们因人而异,利用中医手段,减轻患者痛苦。恶性、呕吐是恶性肿瘤化疗最常见消化道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治疗,干扰了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延长了治疗时间[4]。对于行化疗和介入治疗出现胃肠道反应,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在”的中医理论,经络是沟通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通路,在体表和脏腑之间相互联系。通过行中医传统操作耳穴埋籽、穴位按摩治疗恶性呕吐。取耳穴:贲门,位于耳轮脚下方后1/3处;脾,位于耳甲腔的后上方;神门,位于三焦窝内,对耳轮上下叉处稍上方;胃,位于耳轮脚消失处。每天按压3次,每次5~10下。穴位按摩取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挠侧腕曲肌肌腱之间,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可主治胃痛、恶心、呕吐等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临床常用的要穴。按揉内关、足三里各1 min,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同时指导患者可舌下含生姜片。失眠患者,通过耳穴埋籽,取穴神门、心、脑等穴位,经常按揉涌泉穴、足三里,按摩该穴有助于睡眠。以左手手心劳宫穴按摩右足涌泉穴,有交通心肾、滋阴降火、宁心安神,引火归元之妙。每天在临睡前,将两手心搓热,对搓两足心(涌泉)。足三里穴有调脾胃、养气血、扶正壮阳之功,故能协调阴阳、扶正邪、疏通经络、补养心神,从而达到改善睡眠作用[5-6]。

3 讨论

随着环境改变,饮食结构调整,社会节奏加快等,患病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长,病情复杂,治疗困难,光西医治疗副作用大,费用高,传统中医操作,无痛苦,无副作用,经济实用,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发挥中医特色,能达到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在增强放、化疗效果同时提供机体免疫力。在对患者病情观察、生活起居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时,加用传统中医操作,并可有效缓解患者胃肠道及失眠症状。同时指导患者行中医养生操,增强体质,提供机体免疫力。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指导,糖尿病教育是成功开展饮食、运动、治疗及自我监测血糖的基础,教育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使肿瘤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7-8]。通过对笔者所在科室收住的120例糖尿病肿瘤患者的监测,严格、全面的日常中医护理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舒适,同时使血糖控制良好,并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所以通过全面有效的中医护理手段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卢瑜,方勇,王青青,等.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关系的回顾性临床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3):183-187.

[2]蒋应玲,刘倩,肖艳平.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返流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25(15):57-59.

[3]吴卓,王旭.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述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6(7):54-56.

[4]梁晓玲,叶进科.托烷司琼与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胃肠道反应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16-118.

[5]司玲,许建阳,刘静,等.针刺强刺激足三里穴治疗失眠症80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6):74-76.

[6]曹拥军.足三里临床验案5则[J].新中医,2010,42(9):98-99.

[7]麦泳仪,王丽芳,赵泳谊,等.糖尿病教育中态度与认知、技能、习惯改变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99-101.

[8]万晓燕.糖尿病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35-136.

(收稿日期:2015-05-13) (编辑:程旭然)

上一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平喘疗效欠佳原因分析及护理... 下一篇:城市里那架松木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