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策略

时间:2022-09-29 10:39:15

简述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策略

摘要:现代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制作科学的多媒体课件,灵活、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教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历史教学 多媒体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153-01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和通讯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它完全不同于我们长期以来“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将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就是不可能重演,也不可能用完全使之再现,这给学习历史带来了一定困难。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历史教学,让学生在视听刺激下接近历史、理解历史、掌握历史、探索历史、综合历史、概括历史,从而为历史教学创造了更理想的授课环境,也有助于学生能力和情感的提高。

1 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1.1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过去抽象、苍白、枯燥的历史形象、生动、真实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直接刺激了学生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2全面调动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教学的基本要求。历史思维的对象或材料就是人脑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历史信息。多媒体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脑、眼、耳、手,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感官共同参与认识,由此获得综合感受,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运转,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快速掌握知识,强化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1.3优化教学过程,突破重点难点

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说:“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历史课是一门与现实有较大差距的学科,许多知识点都是学生从未接触过也很难通过抽象想象来完成的。借助多媒体的情景再现,帮助学生架构还原历史,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掌握,同时还可以拓展思维,提高分析理解能力,从而更轻松的达到三维目标,也更符合高中历史学科注重能力培养的目的。

2 合理地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

2.1制作多媒体课件要科学合理

(1)合理收集利用资料。信息化的时代,资料来源十分丰富,种类呈现多样性,因此必须严格筛选课件制作所需要的资料。搜集下载的资料不仅要考查它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还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是否有利于拓宽拓深教学内容,要比较哪个资料更有说服力,哪个资料更简明通俗,哪个视觉效果更好,哪个更有感染力等,精挑细选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同时,由于可供选资料过多,一些教师制作课件力求面面俱到,涵盖教材所有知识点,没有突出教材的重难点。这种信息的贪大求全,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和吸收,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

(2)课件要紧密联合课本和教学。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中过多的加入其它元素,强调课件的视觉效果,这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学生对教学本身的关注,也不利于教师对课程的深度分析和理论升华,从而与教师的教学意愿相违背,脱离了教学实际。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尽量采用单色背景,在显示文字时减少不必要的、过于花哨的动画效果,以简洁、舒服为原则等。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序上减少学生视力上的疲劳,也可以更直接的重现教学内容,集中学生注意力。课件设计时,教师首先关心的是设计制作的课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是否有必要,是否有实效,不应该把它当成一种时髦的装饰品。每一个设计都应该考虑到是否在为教学服务,要紧紧围绕“实效”这一中心作文章。

(3)课件制作顾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不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主动的进行信息的加工。并且由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其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维活动和推理方法均不相同,因此我们在选择所使用的材料和多媒体时应考虑到高中生的注意力、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不断增强的客观事实,选择有利于启发和诱导思维的资料和多媒体展示方式,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综合能力,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

2.2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

(1)教师要完全熟悉掌握课件。通常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老师难以持之以恒,便会借用他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是由于不是自己亲手制作,在课堂讲述中难免与自己的课堂设计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讲授与课件不配套,甚至相冲突的问题,便会使得教师的教学大打折扣,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听课热情。所以熟练掌握使用多媒体课件对一堂多媒体教学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讲课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有的教师上课时就依赖一张又一张的幻灯片,满屏的文字、图片,给学生眼花缭乱的印象。忘记了对整体教学的合理性把握,由“人灌”变成“机灌”,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接收能力,这样对教学效果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其实,教师可以只在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时用多媒体课件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这就需要教师对多媒体所涉及的部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可以随时在书本、黑板和多媒体三者之间进行交换,以换取讲课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件已成为高中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更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从而达到高中教育教学的要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只有扬长避短,巧妙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才能真正使之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服务,为历史课堂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侯朝霞.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浅析[J].济南: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刘应涛.在历史学科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反思[J].郑州:光盘技术,2008,(7).

[3]黄奂.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南宁:广西高教研究,2001,(6).

[4]李学农主编.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张玉凤.多媒体使历史“活”起来[J].北京: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08,(6).

上一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下一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