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方法让政治课活起来

时间:2022-09-29 09:41:09

创新教学方法让政治课活起来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开展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政治课属于社会科学课,教材理论性强,较为抽象,不像其他课程具体、生动。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过多注重形式的现象,学习动机大都是为了考试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出现了课堂上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政治课的功能没有得到实现。为此,我们要不断优化政治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方法,探索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让政治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和乐学心境。

一、运用时事政治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时事、事例与教材有一定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挖掘、多举例,将时事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操作步骤可分为三步:首先由教师依据教材内容预先选好专题,或让学生来推荐出自己感兴趣的好专题;接着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准备完成;最后利用课堂前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先报告时事,随后教师作出简要评述来启发学生思考现存问题,设思质疑引入新课内容。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在新课标中评价教学成效取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否提高,主观能动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变“要我学”为“我愿学”,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基础”,对于课堂来说更是如此,为了这个好的开头,我们通常用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这也是目前中学政治课堂情境创设中较常见的一种方式。预设情境,是指在讲述某教学内容前,教师运用预先设计的语言、影像、幻灯、音乐、图表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或再现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对某一特定情境氛围的渲染,来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后面主干教学内容和流程的学习。如在讲“运动与静止”这一内容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刻舟求剑”的动画,学生一下来了兴趣,之后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个找剑的人找不到剑的原因,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完成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然而当前的现状是学生学过后,只初步了解书本的理论知识,只能应对考试,面对实际的问题时束手无策,大部分学生就连自己与同学、家人的最简单的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贯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既是教育目的,也是对学生掌握知识认知活动的客观要求。政治课教学具有很强的时代特性,要依托鲜活的材料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中学政治教材中的材料和实例的滞后是我们每个教育者都供认不讳的,这就要求师生要通过报纸、电视、因特网等来收集材料,拓宽学生的感知渠道,让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追踪观察,结合课本知识对新闻背景进行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热情,来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通过讨论来调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只要学生能对其观点自圆其说,在不违背法律、道德的前提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即使观点是偏颇的,教师点评时也要特别注意措辞,这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需要。有了深厚的知识积累,学生必然会广见闻、增智慧,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对我们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政治课的内容都是些大道理,尤其是高中政治课的内容,讲浅了学生觉得是些讲过的老套套,讲深了又听不明白,光靠我们教师的嘴皮子要教好政治太困难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引用FLASH动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将抽象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就会易于学生接受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活跃课堂气氛。应用多媒体技术把动画、图像及立体声融合起来做到“图文并茂”,可以使学生觉得生动有趣,就似身临其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比如在讲《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先播放一段视频录像,让学生欣赏一幅生动的画面,并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接着再结合歌词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深圳当时空前的改革举措,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党的英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伟大。这样就可以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同时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显示在大屏幕上,增加课堂的容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高度统一。

上一篇:携手新课程 打造历史有效课堂 下一篇:自主民主管理 谱写生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