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中“小组学习”的组织艺术

时间:2022-09-29 08:47:31

英语课堂中“小组学习”的组织艺术

(福建安溪恒兴中学,福建 泉州 362400)

摘 要:人生无处不“艺术”,课堂组织亦然。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组织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的课堂组织艺术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讲究课堂组织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讲究课堂教学组织艺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艺术无不体现在各科教学中,在英语教学中,艺术地运用小组活动进行教学,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有利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量地增加学生参与语言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竞争向上的精神,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方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

关键词:英语课堂;小组学习;组织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075-01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是学生的独立活动,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积极主动的协调者和创造者。教师从传授者变为指导者,参与者,观察者。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之间水平相当,地位平等,增强了学生语言交际的自信心,而且使学生有机会砌磋求解,相互合作。学生的心理素质,知识运用等各种能力也得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与视听能力及四会知识的掌握能力大面积地提高,真正使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得以名副其实。怎样开展并组织小组活动呢?

一、活动在小组的组成方式要符合学生特点,要具有合作性

首先在小组活动的组织中,要强化相互的合作要有其“小集体观念”及集体荣誉感。一般每个小组成员应有3-5人,不宜过多,其成员的组成要考虑学生的趣向和性格,即是否能“合得来”,最好在相邻座位中自由结合,以便在愉快、舒畅的心情下轻松地进行小组活动。另外要选一名英语成绩较好,性格外向,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指挥以及对组员的考核,即做平时考核记录,使小组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实践证明小组活动确能想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作用。我曾经一位有语言障碍的学生,在刚刚学英语的时候情绪非常低落,课堂上从不关举手发言,即使在大面积的机械操练中都非常为难不愿开口。然而经过了一学期的小组活动,这位女生不仅敢于开口说,而且还非常喜欢上英语课,就连她的家长都感到奇怪,并反映说在家里总是看到她拿着英语在读。再说,只要采取良好的激励措施,就会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达到学会、学好之目的。

二、重视活动小组的演示,由点带面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

书中每课都安排了生动的会话与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游戏、表演等。一般在学习中了Learn to say之后,便以组为单位进行角色会话表演,教师不指定角色,由小组内部选择,这样他们合理搭配增强了会话演示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各组争优的意识。在老师的鼓励下,各个小组都在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有的小组不待老师指叫,便自行站起来演示对话;更有得竟在课下和老师讲好今天这节课一定要叫我们组演示等等。面对这样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是不用言表的,其教学效果更是可想而知的。

三、开展小组会话的探求与创造,实现语言的真实交际

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小组活动的积极性,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把从书本中学到的“死”的语言材料变为同学间“活”的交际素材,求得活学活用。如:在课堂的扩展训练中,依据本单元本课时所学语言知识设定题目进行小组会话,把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在作业中留一定的创设情境会话,让学生充分施展发挥自己的语言才能去交际。利用每节课的前5分钟Free Talk比让活动小组进行自由会话。从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这短短的5分钟,不仅仅是学生会话才能的表现与创造,同时也是教师本人用自己的看家本领以展示自己的“风采”。他们有的自绘图画创设情境,有的拿出实物甚至带来自己的玩具进行小组交际,有的提前预习听录音把尚未学过的课程中的会话搬来一比高下。此时真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之感。试想在如此高涨的情绪下学习,课堂气氛怎能不活跃?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艺术、恰当地运用小组活动,不仅可以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处的被动局面,而且更会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发展个性,互助共进。另外由于小组活动是一个小集体,参与活动的学生多,满足了学生急于实践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的持续高涨,为以后更进一步地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因而也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难道不是我们老师和学生想要的吗?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考 下一篇:浅议小学数学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