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心理调适

时间:2022-09-29 05:19:17

退休后的心理调适

“上班的时候想早些退休,现在退休了,却怀念上班时的情境……”徐女士经常这样对别人说。徐女士没退休之前工作“三班倒”(早班、中班和夜班连轴转),回家还要干家务活。那时候没有洗衣机,尤其是到了过年或者是季节转换的时候,一大堆的衣服和被褥,洗得她直不起腰来。冬天冰冷的水,冻得她双手像十根胡萝卜。有时候,下夜班回家睡觉,一觉醒来红日高照,她紧张地从床上跳起来:“糟了!上班迟到了!”不过,很快头脑就清醒过来:“昨夜我上夜班,现在是休息时间。”那时候,她多么渴望能够早些退休啊!

刚退休时,早晨睡觉睡到自然醒,在家想干啥就干啥,自由自在,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可是没过多久,这种感觉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寂寞和无聊。丈夫白天忙于工作,晚上经常有应酬,很晚回家;即使在家,也是自顾自地看电视,和她几乎没有什么交流沟通。儿子结婚后另筑“爱巢”,难得回家一次。渐渐地,徐女士血压高了,睡眠不好了,心情也抑郁了……原先与医院无缘的徐女士,现在却是三天两日跑医院。

心理解析

徐女士的这种情形,是退休后心理一时不能适应的缘故。一个忙忙碌碌工作了数十年的人,一下子突然闲下来,会有一种不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与下列诸因素有关。

性格:开朗善于交际的人,比内向不善言谈的人容易适应。

性别:男性较女性容易适应。因为妻子退休的年龄比丈夫要早5~10年。妻子退休后,一个人“独守空房”,缺乏交流沟通的对象,容易产生不适应;而丈夫退休后,却有退休多年的妻子陪伴,不大会产生不适应。此外,几千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影响,女性退休后比男性更多地被家务琐事缠身,不像男性那样有时间从事社交活动,加上女性退休早,退休金较男性少,女性的心理又比男性细腻,而生活压力却较男性重,于是容易产生不适应情况。

角色:女性的角色是奶奶或外婆,对第三代生活的关心和操劳,要比爷爷或外公多得多,因而容易产生焦虑、担忧和紧张等负性心态,产生不适应的现象。

心理处方

每个人都会面临退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退休后心理不适应现象,出现不适应的仅仅是部分人而已。为使这些人能尽快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心理医生开出以下处方。

1.退休之前在心理上要有所准备,对退休后的生活(作息时间)要有一个初步打算。不能抱着“过一天是一天,船到桥头自会直,到退休时再说”的无所谓态度。

2.要走出家门,结交新朋友。离开了老同事,可以结交新邻居。有了新朋友,就有了倾诉之处,就不会对退休后的生活产生不适应的心理。所以退休之后,千万不能整日把自己“锁”在家中,闭门不出。

3.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原有爱好,可以继续保持,同时可以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参加“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电脑、种花养鱼、做纸绢花等等,过过“退休后的生活”。

4.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余热。例如,退休之前当老师、医生或者律师的,退休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社区中发挥余热,为小区居民免费做家教、医学或法律咨询。没有特长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当社区的志愿者,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余热。

5.认识了几十年的老朋友,以前在工作时,大家忙于工作和家务,无暇经常见面。现在退休了,有的是时间,可以定期见面。例如,大家各自带上家属,每周喝一次茶,每三个月聚餐一次,每年外出旅游一次,等等。

心理学家发现,“整日忙碌的人,也正是整天快乐的人”,所以,要预防和对付退休后出现不适应现象的最佳方法,那就是使自己忙碌起来,千万不能闲下来。如果你感到“闲得无聊”的话,那么,“不适应”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你的身旁。

上一篇:节育环异位 下一篇:心理自救“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