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能力对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时间:2022-09-29 04:03:48

自主学习能力对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摘要:在二Z语言学习中,自主学习与学习动机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广泛讨论的话题。二者在二语习得尤其是英语习得方面的关系和对二语习得的作用也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但鲜有研究者关注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及作用。本文将着眼于这一特殊的角度,研究自主学习能力对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英语教学和学习策略。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动机; 大学英语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日益增多,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要:“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理论为探索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可能。

一、自主学习及学习动机的定义

自从Henry Holec于1981年在其向欧洲议会提交的报告中将学习自主性引入到第二语言学习领域,语言学家就开始研究自主学习与及其学习动机的关系。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很多学者对学习自主性,学习动机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做过诸多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自主学习的内涵及其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多年来,学习中的“自主性”一直是教育界广泛讨论的话题。 “自主学习”一词被引入到二语习得领域源自学者Henry Holec。他将自主学习定义为“能够掌控自己的学习的能力”。 随后,陆续有学者提出了自主学习的定义(Littlewood 1999,李昆1993,倪清泉 1997,等)。其中,Littlewood(1999:7)认为学习者自主性“本质上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通过这一定义及其研究,Littlewood将心理学维度加入到Holec的定义中作为补充。这两个定义成为以后研究者自主概念研究的出发点。

(二)学习动机的定义

作为日常生活和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心理学术语,动机在文献中没有明确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动机提出了不同的定义,这增加了我们对其复杂性和多面性的理解。根据各学者的见解(Maechr & Meyer 1997,李昆1993,倪清泉 1997,等),动机是引发行为达成特定生理或心理目标的内在思考过程。二语学习动机则属于动机的细分范畴。张春兴(2000)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致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学习动机也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发学习者行为而达成特定生理或心理目标的内在思考过程,并且在学习活动中促使个体自发地投入心力、维持学习的原动力。

二、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大量的评论和讨论提供了足够的证据来表明,“动机是否逐渐增强取决于学习者是否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并认为他们的学习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他们自己的努力和策略,而不是在他们控制以外的因素”(Dickinson 1995:27)。显然,自主学习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先于动机,即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动机正向相关。

(一)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 Ryan Richard M.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该理论是论述在社会环境中有关人格发展和运作的人类动机的宏观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强调良好的目标能带来良好的结果。该理论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自主学习者利用控制轨迹,能够使事情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于是自主学习者在自身内部被真正的激发了。因此,当有机会自己掌控学习效果并可以选择自主学习时,语言学习者在日常有教师引导的学习中也会更主动地学习,即自我决定力引发了内在动机。Dickinson(1985:169)指出“自我决定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存在因果轨迹的内部行为,根据其对于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定义,自我决定可以被看作与应用语言学概念的自主性相关”。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自主性越高,学习动机越大,即两者正向相关。

(二)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B. Weiner(1974)指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根据各因素的性质,Weiner又将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归为三个向度:控制轨迹、稳定性和可控性。在教育领域,许多研究者得出结论:一个人关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的归因会影响未来的动机。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

正确归因的学习者与自主学习者有一些相似之处。首先,两种学习者都能够掌控自己的学习,并接受自己的成功或失败的责任。第二,他们都承认学习的成功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努力。总之,所描述的这些学习者的特点,也描绘了自主学习者(Dickinson 1985)。“学习中取得的成功,只会对于那些对自我的成功愿意承担责任的学习者才会激发更大的动机。这些学习者认识到,成功来自个人的努力而非仅仅取决于自身能力和机遇。(Dickinson 1995:17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些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个人控制的因素的人,是那些更具学习动机的自主学习者。因此,归因理论为自主性提高动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动机减弱,从而直接导致大学英语学习的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师致力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以上的推论提出如下的策略。

上一篇:MOOC时代的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