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练习发脾气

时间:2022-09-29 03:39:23

亨德森是一位全职妈妈。为了管教两个总体表现还算不错的孩子,亨德森把所有流行的方法都试遍了。她尝试过没收玩具,但四岁和六岁的儿子却不在乎;她尝试过平心静气地解释为什么某种行为,比如打自己的兄弟,是不对的,但孩子们似乎听不进去;她还尝试过关禁闭,但大儿子会尖叫、大喊、拍墙,变得狂怒不已。

她后来尝试了以下办法,效果很不错,跟大家分享:

1、家长先确定自己想在孩子身上看到哪些行为,比如打扫自己的房间,按时为上学做好准备,与兄弟姐妹好好相处,然后在发现这些行为时予以表扬。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人脑有“负面偏见”,我们往往更关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而不是他们像天使一样的时候。

赞扬应该饱含感情,要包括拥抱或其他身体。

表扬以及拥抱、奖励等肯定在短期内不会让孩子更守规矩。如果你的孩子在收拾东西,把一块积木放进盒子里,你说“做得好”,并不意味着孩子会把另一块积木放进盒子里。但长期来看,常常表扬孩子确实更容易让孩子守规矩,这可能是因为,不断表扬会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整体关系更加紧密。

2、当孩子捣乱时,让孩子承担温和的负面后果,比如短时间关禁闭、口头训斥、以严厉的目光注视孩子、剥夺特权等,但一次禁闭惩罚应该对应至少三到四次的赞扬。许多人害怕惩罚孩子,但设定界限和约束对孩子有好处。

给孩子下达清晰的指令。比如:过马路的时候,说“小心”是模糊的指令,说“拉住我的手”则是清晰的指令。

在给孩子下指令后默数到五。多数家长等一两秒后就下达另一个指令,这很容易演变成吼叫和威胁。

3、一些家长会尝试和孩子讲道理,但讲道理不大可能改变孩子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禁烟宣传一般没什么用处的原因。

让孩子“练习”发脾气,这能降低他们闹脾气的频率和强度。每天练习一两次,逐步要求孩子在发脾气时去除某些你不愿看到的行为,比如踢打或尖叫,然后热情地赞扬这些经过稀释的发脾气行为。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一到三周就会见效。

如果孩子哭闹撒娇,建议与孩子一起哭闹撒娇,最后你们可能会一起大笑起来。

这些技巧对所有年龄的孩子都适用,及早开始使用效果会更好。孩子一旦到了10岁或11岁左右,管教难度就会大得多。家长对十几岁青少年的影响力没那么大,这些孩子不太在乎父母怎么看他们。但并不是每种技巧都适用于所有孩子,家长需要发挥自己的创意,找到适合自己孩子解决方案。而且家长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一般孩子要到三岁左右才能真正开始理解和遵守规则。

上一篇:让孩子写写自己的母亲 下一篇:学学男人怎么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