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 时尚并保健着

时间:2022-09-29 01:23:01

足疗 时尚并保健着

足部足人体的“第二心脏”,是人体的阴晴表,能够很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足疗则是运用中医原理,集检查、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无创伤自然疗法。

足疗你了解多少?

现在大多的足疗者是不辨其养生之道的,尽管大家模模糊糊也明白足部保健于养生有利,却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

如今走在哪一个城市里,足疗场所与饭店一样都随处可见,不管是冠以足道、足浴、足部保健还是细到“趾道”,都是在“足”的范围做娱乐保健文章。一个常规的自我保健方法被披上时尚外衣,其风靡速度绝对令人咂舌。不管冠以什么名目。我们把围绕足部的洗浴、按摩均称作足疗。

那么,足疗是不是一种有理有据的保健或治疗方法呢?

从黄帝内经始,足疗基于经络理论被应用推广,作为一种有效的保健养生手段,曾经是古代文人雅士、皇帝嫔妃乃至一般百姓风靡的晚间课程。

我国是足部疗法起源最早的国家。几千年前的中国就有关于足部按摩的记载。据考证,当年足疗与针灸在我国为“同根生”之疗法。

从古代黄帝内经“足心篇”之“观趾法”以后,隋朝高僧《摩诃止观》的“意守足”、汉代《华佗秘笈》的“足心道”、司马迁《史记》的“俞跗用足治病”等等,对足部保健的重视度都很高,都不吝笔墨地将足疗写进了严肃的医学或文学著作中去。

宋代牛人坡亦是一个对养生痴迷研究的名人,他对坚持摩擦足底涌泉穴助益身体就大加赞赏,称“其效不甚觉,但积累至百余日,功用不可量――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

文献和传说中的记载,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对足部按摩有益于健康给予很高的地位。据说足部按摩疗法是在唐代传入日本、朝鲜的,元朝以后又传入欧洲,可见那时我们的科学文化在全世界是很吃香的。到了明朝时期,足部按摩得到进一步发展。

缠足习俗对健康足疗的影响是很大的,尽管传统文化研究者认为缠足可能始于隋唐,但是到了南宋还仅仅是上流社会的习俗,只是在清朝禁而未果后民间大行其道,步步生莲花才遍布中华。缠足使得女人的足成为性的象征,很难在解放状态自由探讨、研究、发展。虽然那时女人有“三桶”(脚桶、腰桶、便桶)相伴,也只是解决生理之急而已。

随着西风渐进,足疗在很长一段时间仅仅剩下部分劳作者“热水盆泡脚”这一千瘪内容。近几十年来,随着西方一些国家开始对足疗进行科学解释和应用推广的同时,国内足疗业也迅猛繁荣,不过不是发轫于医疗正统、没有纳入医疗范畴或被公共健康高度重视,而是披着“娱乐时尚的面纱”由中心大都市带动向中小城市漫延,成为有闲阶层和商业交际的新时尚。

但现在大多的足疗者是不辨其养生之道的,尽管大家模模糊糊也明白足部保健于养生有利,却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足浴保健法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调整人体的功能状态,提高免疫调节能力。

・增加血管的数量,特别是侧支微血管的增加,能促进血液做更好、更有效地循环。

・软化血管,增加血管的弹性,从而减少因受压力而遭致破坏的危险性。

・使身体的很多肌肉,尤其是腿部肌群能够做连续的收缩和放松,促使肌肉中的大量血管也跟着连续收缩和放松,继而增进肌肉与血液循环的运动效率,加强氧的吸收、运送和有效的运用。

・可以强化心脏的效率,使心脏跳动的频率减低而输送更多的血液,以便身体能应付突发的紧急事件。

・可以增加体力与耐力,解除紧张和压力。

・可以减少血液凝结,保持血液顺畅,不使流入心肌的血管受到阻塞,有利于心肌梗塞的预防。

・可以控制体重与降低血压,因为大多数肥胖有高血压的人,易患心脏病和糖尿病。

・可以解除紧张和忧虑,帮助入睡。

足疗的功效在哪里

不管基于何种理论,也不管理论之间是否有冲突,足疗都是有益于健康的。

古代的“足”与今天的“足”略有差别

“足”在中国古人那里远比现在所指的范围要大。由于这个字是象形文字,我们不难发现,上边那个“口”字很像我们的膝,像半月板,而下边的部分恰恰像我们由小腿延伸到脚趾的部分。

现代医学的“足”通常是指踝以下部分,较之古人的足,领地小了许多,这也给今天的偷懒的足疗提供了借口:把足疗变成脚疗。

既然足疗法始于古代养生,首先要还足以全部,那么首先看看从膝以下每天都在发生什么。

支撑:

俗话说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标志就是直立行走,在直立行走过程中,“足”的部分相对于大腿(即股)来说虽然瘦小,但是全身的重量都需要它来背负,由胫骨、腓骨以及一群小骨头一起扛起来。

行走:

当我们出门去约会的时候,大脑中枢发出的第一个指令并不是你的约会对象,而是对你的足发出行走命令。

与身体一起参与循环代谢:

这虽然不是足独有的作用,但是如果足不配合,身体的其他“部门”也不会爽,甚至出现故障。我们了解的糖尿病足就是这个部位不好好参与代谢而导致血管病变而产生溃烂的结果。

足疗都干些什么

不管基于何种理论,也不管理论之间是否有冲突,足疗都是有益于健康的。其实所谓足疗就是运用中医原理,集检查、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无创伤自然疗法。足疗包括两大部分:足浴和足部按摩。有人把足部喻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是人体的阴晴表,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有一定道理。而且足疗的很显著特点是操作推广的可行性很强,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复杂的诊疗流程和很高的医疗成本。

足疗法一般分为以下2大类:足浴(含药泡)、按摩。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足浴了,体验最深的是远行归来的人,在野外或室外奔行一天,脚酸腿胀,烧一盆热水把双脚放进去,一种舒服的麻涨感缓缓上升,催人思睡,无比。用热水泡脚,不但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肌张力,而且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大有裨益。如果有条件进行更专业的按摩或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浴足疗,效果会更好。

许多古代医书中都记载着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妨可以参考应用。

手足易凉,悄然的危害

深冬季节,手足冰冷似乎被认为是正常现象。倘若在户外活动中,受到冷空气作用手足部表面发凉,一般是正常现象,但是许多人待在温暖的屋子里甚至夜里睡觉中,足部也是冰冷的,这就不是一般现象,值得注意。

一般说,手脚冰凉多与身体受凉有关,所以保暖是调养的重点。秋冬换季时,天气变化剧烈,要根据天气情况增添衣服。冬季更要穿得暖和点,特别要注意腿、脚的保暖,正如俗话所说“寒从脚下起”,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在睡觉时,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可穿上棉袜帮助保暖。平时多用热水泡脚。既能使身体暖和,又能舒缓疲劳神经。

在身体没有发现其他疾病的情况下,手足冰凉属于血液循环不畅。手足属于人体的远端,道理如大树的远枝水分难以供给一样。如果长期足部冰冷会酿成各种慢性疾病,除了加强平时保暖外,每天坚持足部热水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足浴美肤美容抗衰老,何乐不为?

长期的研究证明,坚持足浴,适当配以中药护理,不仅保持足部的美丽,还对全身皮肤的老化有延缓作用。下面的方法长期使用可起到美肤作用。

鲜嫩丝瓜足浴。能凉血解毒,美容护肤,防皱,杀菌消炎。防治皮肤粗糙,面疣,粉刺,毛囊炎。

白芷、白芨、瓜蒌、白蔹等,可滋润皮肤,消炎杀菌,防止皮肤萎黄、黯黑、粗糙及皮肤痤疮。

专业的美肤机构也采用中药调理,其中外敷的部分与足浴有异曲同工之处。

便秘惹人恼,足疗可缓解

便秘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事情,压力过大、精神紧张、肛肠疾患等都可导致便秘的发生。便秘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却十分痛苦,且可导致一些并发症。宿便堆积在肠道里,不断产生各种毒气、毒素,造成肠内环境恶化、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食欲及睡眠差、精神紧张。宿便压迫肠壁,使肠黏膜受伤,肠蠕动变慢,导致习惯性便秘和顽固性便秘,宿便产生的臭气导致口臭和臭屁,宿便产生的毒素被肠道反复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导致面色晦暗、皮肤粗糙、毛孔扩张、褐斑、痤疮、细小皱纹、肥胖、乏力、烦躁,还可导致中老年人出现高血压、心脏病、半身不遂、老年痴呆等。同时还会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对于年轻人来说,便秘可致内分泌失调,产生脾气暴躁,面部粉刺疮。

长期便秘对健康危害很大,除了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外,坚持足疗足浴不失为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经验告诉我们,每晚睡觉前,用花椒、姜、盐、醋、小茴香等浴足并按摩,对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足浴助眠,无创天然

70%以上的睡眠障碍都是失眠,其中绝大多数人是心理因素和过度紧张引起的,尤其是“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阶层。足疗与优雅无关,如果你长期被失眠困扰,不妨坚持一个阶段的足疗,最好在自己家里进行。

准备好一个杉木和香柏木的足浴木桶,最好不要用铜、铁、塑料盆具。然后放一些轻音乐,将40度左右的水注入浴桶中,先用热气熏蒸一会儿脚部,然后把你的“贵足”缓慢伸进水里,不要去想烦恼的事情,细细品味温柔的热缘着你的脚底缓慢上升,渐渐包围你的全身,给你的细胞们进行轻柔的安抚,直到浑身微微出汗或有出汗欲望。

在这个过程中,身边准备另外的热水,保障水温的恒定,每隔3-5分钟续加一次。

注意:有的人足浴后会变得很清醒,这样就安排自己在上床入睡前一个小时左右足浴。

推荐足浴小方:磁石,荆芥、夜交藤、丹参、独活、远志各15克,水煎去渣,加热水至3000毫升(水温约摄氏40度)浸足,每晚睡前1次。

装备自己的“足疗室”

我们提倡在家中互相进行足疗帮助,只要操作得法,不会有风险,反而会增加轻松的沟通。

目前市面上为经营和家用的足疗用品琳琅满目,如果你经济条件许可,尽可以奢华追求时髦产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如何使足疗增效的关键用具不外乎以下几个元素。

之所以叫“桶”而不是叫“盆”,是因为理想的泡脚应该从膝盖下缘开始,也就是说把整个小腿和脚一起浸泡在水里。

市面上有很多专用木桶可供选择,一般说杉木和香柏木的比较好。杉木和香柏木都是耐水性木料,其在有水的环境中经久耐用,着水使用时间越长其木质部件会吸水膨胀而变得愈加紧凑。相反在干燥的环境中,其木质部件会收缩变松,致使产品出现松动和漏水现象。基于杉木和香柏木以上这些特点,在长期不用这些木制品时,放一些水在其中,以保持其相对湿度,以防干裂。

温水

水温在40~50℃之间,而且准备足所续之水,尤其是室内温度不高的时候,每隔3~5分钟续一次水,以保持桶内水温。

还可以添加一些食材来提高足浴效果。盐:温水中加入2大匙盐巴,盐有消炎杀菌、通大便的效果;姜:温水中加入几块打扁的老姜生姜,姜有散寒、除湿的作用;酒:温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白酒,或用其他酒类,可促进血液循环;醋:温水中加入3大匙的白醋,可中和体内的酸,滋润皮肤。

按摩石

使用按摩石有促进足部皮肤血液循环和去老化角质作用。选择按摩石以舒适为好,孔洞太大、过分尖利和粗糙不小心会伤害皮肤。对心急的男性朋友在使用中尤其要注意,不可用力过大,也不可在一个区域过度反复摩擦,以免损伤皮肤。

当好亲人足疗师

人体五脏六腑和脚都有相应的关系,人体踝部以下有60余个穴位,用热水泡脚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坚持用热水泡脚,浸脚15―20分钟,有助于安神祛烦,催眠入睡,使睡梦更加香甜。

一般来说,自我足浴和按摩自然方便,但是他人操作毕竟感觉不同,会使自己更加放松。我们提倡在家中互相进行足疗帮助,只要操作得法,不会有风险,反而会增加轻松的沟通。

现在很多医学专家写了很多足部穴位按摩保健的书,而且图文并茂,可以选择其中优秀的学习,家人一起交流体验。长幼之间互按,可以增进亲情交流,体验关爱。培养美德;情侣或夫妻之间互按可以通过关心加强爱意,了解对方身体的特点,增进夫妻感情。

哪些人最好不要足疗

尽管足疗好处很多,但是以下情况不适合进行足疗,否则会有危险。

妊娠及月经期中妇女:因为中药浴足可能会刺激妇女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影响妇女及胎儿的健康。

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等。在进行足底按摩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

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各种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很不稳定,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应,使病情复杂化。

一些急性的传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外伤、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等,因为可能会贻误治疗最佳时机。

情绪失控者: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

足部有外伤、水疱、疥疮、发炎、化脓、溃疡、水肿及较重的静脉曲张的患者。

饥饿、极度疲劳或酒醉后。

足疗何止热水药浴按摩。

其实足疗之目的是足部的保健和通过对足部的保养保健全身,在足浴和按摩基础上,人们还积累了一些其他经验,下面分享其中一些内容。

晒脚

在日光充分的地方脱掉鞋袜。将两脚心朝向太阳晒20~30分钟,称之为足心日光浴。此法的妙处在于让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脚心,促进全身代谢,加快血液循

环,提升内脏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赤脚

在家中脱掉鞋袜赤脚行走,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好处:一是可锻炼脚心不着地的“部分”,而这部分又是人体平衡的重要支撑点,如果人体平衡功能不强,体内各部位负担不一,就会导致健康质量下降。二是打赤脚可使五个脚趾保持一定间隔自由运动,而不是像穿上鞋袜那样紧紧贴在一起。正是因为脚趾之间协调的动作。人的行走姿势才健美、自然,故赤脚锻炼不仅强身,而且健美形体。

动趾

与提肛一样,日本医学家发现,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他们发现胃肠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胃肠功能较弱的入,不妨经常锻炼脚趾。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捶脚

理由与按摩相似,用一根棒槌轻轻捶击脚心,每次50―100下,使之产生酸、麻、热、胀的感觉。左右脚各做一遍。通过捶击来刺激脚底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可收到健身防病之效。

晃脚

此法合适于办公间白领,做法是身体稍微后仰,两脚抬起悬空,然后摇晃两脚,最后像蹬自行车那样有节奏地转动,每次做5―6分钟。此法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感。

足部反射区域图解

足部反射非常多,本文罗列出部分也是相对比较重要的足部反射区域,可以对照、学习。

肾上腺反射区:

位于双足足底第2、3跖骨体之间,距跖骨头近心端一拇指宽处。

肾脏反射区:

位于双足足底第2、3跖骨体之间,近跖骨底处。

尿管反射区:

位于双足足底自肾脏反射区斜向内方,至舟状骨内下方,呈弧形带状区。

膀胱反射区:

位于双足内踝前方,舟状骨下方,拇展肌内缘旁。

额窦反射区:

位于双足十个脚趾趾端。

垂体反射区:

位于双足拇趾趾腹中央部位。

小脑及脑干反射区:

位于双脚拇趾根部靠近第二趾骨处。右半小脑及脑干反射区在左脚,左半小脑及脑干反射区在右脚。

三叉神经反射区:

位于双脚拇趾近第二趾的一侧。右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左脚,左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右脚。

头部(大脑)反射区:

位于双脚拇趾趾腹全部。右半大脑反射区在左脚,左半大脑反射区在右脚。

颈项反射区:

位于双脚拇趾趾腹根部横纹处。右侧颈项反射区在左脚,左侧颈项反射区在右脚。

甲状腺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底拇趾与第二趾蹼处沿第一跖骨头向内呈“L”形带状。

眼睛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底第2趾第3趾额窦反射区至中节趾骨根部。右侧眼睛反射区在左脚,左侧眼睛反射区在右脚。

耳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底第4、5趾额窦反射区至中节趾骨根部。右侧耳反射区在左脚,左侧耳反射区在右脚。

斜方肌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底眼睛、耳反射区的近心端,自甲状腺反射区至肩反射区之间,约一拇指宽的横带状。

肺及支气管反射区:

位于双脚斜方肌反射区下方一拇指宽处。支气管敏感带自肺反射区的中部向第3脚趾延伸。

心反射医:

位于左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在肺脏反射区后方(向脚跟反向)。

脾反射区:

位于左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心脏反射区下一拇指处。

胃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底第1跖骨底远心端。

胰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底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

十二指肠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底第1跖骨与楔骨关节前方(向脚趾方向),胃及胰反射区的后方(向脚跟方向)。

小肠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底中部凹入区域。第1、2、3楔骨、骰骨至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凹入区域,被大肠反射区所包围。

横结肠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底第1至3楔骨、骰骨交界处,横越脚底中部的带状区。

降结肠反射区:

位于左脚脚底第5跖骨沿骰骨外缘至跟骨前缘,与脚外侧平行的竖条状区。

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

位于左脚脚底跟骨前缘呈一横带。

反射区:

位于左脚脚底跟骨前缘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的末端,拇展肌外侧缘。

肝反射区:

位于右脚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

胆囊反射区:

位于右脚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肝脏反射区的内下方。

盲肠(及阑尾)反射区:

位于右脚脚底跟骨前缘,第4、5趾间的垂直线上。

腹腔神经丛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底第1至4跖骨体处,分布在肾脏反射区附近的椭圆形区域。

生殖腺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底脚后跟跟骨中央。

胸椎反射区:

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第1跖骨头下方到第1楔骨前。

腰椎反射区:

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第1楔骨至舟骨、上接胸椎反射区下连低骶骨反射区。

骶骨反射区:

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起于舟状骨后方经距骨下方到跟骨前缘。

尾骨内侧反射区:

位于双脚跟骨内侧,沿眼骨结节后内侧呈L形区域。

前列腺或子宫反射区:

位于双脚跟骨内侧,内踝后下方的近似三角形区域。

尿道及明道反射区:

位于双脚内侧,自膀胱反射区斜向后上方延伸经距骨至于内踝后下方。

内侧髋关节反射区:

位于双脚内踝下缘呈弧形区域。

直肠及反射区:

位于双脚胫骨内侧,踝后沟内,从内踝后方向上延伸四横指的带状区域。

腹股掏反射区:

位于双脚内踝上方凹陷处。

内侧坐骨神经反射区:

位于双腿内踝关节后上方起,沿胫骨后缘上行至胫骨内侧髁下。

尾骨外侧反射区:

位于双脚跟骨外侧,沿跟骨结节后外侧呈L形区域。

下腹部反射区:

位于双脚腓骨外后方,自外踝向上延伸四横指的带状区域,与脚内侧的直肠及反射区相对应。

膝反射区:

位于双脚外侧跟骨前缘,骰骨、距骨下方形成的半圆形凹陷处。

肩反射区:

位于双脚外侧第5跖趾关节后方凹陷处。

肩胛骨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背第4、5跖骨间延伸到骰骨处稍向两侧分开的带状区域。

上颌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背拇趾趾关节横纹下的带状区域。

下颌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背拇趾趾关节横纹上的带状区域。

扁桃腺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背拇趾近节趾骨,拇长伸肌的左右两侧。

喉与气管及食管反射区:

喉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1跖趾关节的内侧;气管及食管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1跖骨体内侧。

胸部淋巴腺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背第1、2跖骨底间,延伸至第1、2趾蹼处。

颈椎反射区:

位于双脚拇趾趾关趾根横纹内侧尽头。

甲状旁腺反射区:

位于双脚第1跖趾关节内侧。

上一篇:冬季养生 只吃对的 下一篇:不景气时代的抽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