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时间:2022-09-29 11:26:45

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摘 要】学生只有了教学中的创新,才能有发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为重要,地理教师应该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的特点,着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智力;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正在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的关键因素,智力资源成为资源配置的第一要素。因此,当务之急,重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尤为重要。而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的培养则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一、观察力

由于中学地理教学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往往以宏大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为观察对象,所以观察方式较其它学科更为全面,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直接观察和实验观察,解剖观察和对比观察等方式都会被经常运用。在地理学习的感知阶段就应重视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不仅可以熟练基本技能,还能提高感知能力。

二、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想象的复杂性,通过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透过复杂的现象注意特定事物的能力,使注意力在各种事物中集中到所要了解的事物中去。在地理教学中,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化较多,有利于注意力的全面发展,在地理学习的意向、感知、理解等阶段都应加强注意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想象力

想象在地理学习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对于大量的没有亲历过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根据图像显示和语言文字描述在头脑中构造出形象,这是感知的结果,也是思维的起点。对于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要进行加工改造,构造出新的形象,进而展开形象思维。培养想象力的主要途径是:

四、记忆力

最简单的例子是,能否记忆足够的地名,不但关系到地理知识的掌握,还直接影响着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等认知阶段,都应培养和发展记忆力。

五、思维力

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思维是理解知识的必要心理因素和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只有通过思维感性知识才能上升为理性知识。因此,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是发展智能的核心和重点。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教师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国家的重任,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实施者,在教学实践中,就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改进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迎合时代的脚步。

上一篇:中班陶艺区域活动初探 下一篇:浅议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课堂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