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策略

时间:2022-10-12 11:03:26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策略

【摘 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命脉。目前,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无效与低效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是大家对母语的学习,可是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尚未达到所期望的效果。针对目前课堂教学的总体改革,总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课堂理念的理解上还没有做到位,甚至在实施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经验,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还显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与无效化的现象。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

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大多语文教师在思考和探究这两个问题时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语文课堂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已经作了概括性要求,正是因为它的概括性,使得许多教师无从下手。自古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法,只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那就是好的方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以课标为准、学生为本,确定目标

首先吃透课标,做到心中有标。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规定了学生发展目标,对不同学段都做了具体的要求。这些目标的实现学要在一节节课中去落实。课标的界定比较宽泛,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和文本的实际,把一个个的总目标细化为一个个的单项目标。学段内的语文教师要通力协作,规划处每一年级应达到的目标,在备课与授课中逐一落实。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去落实每一个目标,只要突出1——3个目标即可,这样就克服了语文课堂的随意性和无小型的弊端。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受体又是主体,要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语文课堂的时效性,就必须研究学生,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学习目标。一个班的学生比较多,要一个一个去确定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课堂也很难提高时效性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班的群体学习特点去定下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如这个班的学生普遍接受能力较强,那么我们可以在基础知识这一块加快速度,而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果接受能力较弱,那么我们在基础知识这一块就得多花点时间了。一个班少数学生接受能力强或者差,不在教学目标的考虑之例。毕竟教师要考虑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但那是终极目标,在教学目标的选定时,教师主要侧重的还是基本面。

二、灵活的课堂形式,激发兴趣,提高实效

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其根本目的都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中,学会学习,提高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突显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可以说是一堂真正有效的语文课。而且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突出学生的参与体验,审美愉悦又是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用什么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学有所得,又能够得到美的享受呢?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死板硬套,从一而终。我觉得在短短的四十五钟之内与其面面俱到,不如突出其某一个方面。课型的确定与选择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如果为了训练学生表达与听说的角度来看,可以开设诗歌朗诵课,演讲课,辩论会,绕口令,对口相声,课本剧表演等等课型。 如果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可以开设作文课,改作文,仿写,扩写缩写,用指定的修辞手法造句等等课型。 有人会说:课型多样化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去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是否下降了呢?俗话说兴趣是第一老师,只要学生的兴趣上去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其它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事实证明,语文教师要能从课型的选择上去多下功夫,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法的运用,将使学生极大地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一走到教室门口,学生们就坐得端端正正,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你时,你就会明白这节课会是怎样的效果了。

三、借助多媒体,提高课堂实效性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在获取到知识的营养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起到了潜移墨化的教育效果。语文教学,由于它的形象性与直观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比别的科目更加需要多媒体教学。有了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例如,讲到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时,学生对那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境界怎么也无法理解。因为学生没到过沙漠草原无法想大漠的美丽与壮观。于是,我从网络上下载了一组塞外风光图片,用这些图片引入到要上的课文中去。在同学们的一片啧啧赞叹声中,同学们不知不觉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了。还有,在讲到《骆驼祥子》这篇小说时,我用课件播放《骆驼祥子》电影片段,学生观看时一脸的沉重,学生在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美的同时,也对祥子这一艺术形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要达到高效,既要使教师的素养提高,又要求教学过程优化,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放飞思想、提高能力,使语文课堂真正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上一篇:对数学教学情境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