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与活力

时间:2022-09-12 04:45:20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与活力

【摘 要】教师要在课堂上大胆地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习得的主场所,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因此,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问题,也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理想课堂。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扎实有效才能是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这个“活力”必须以“扎实有效”为前提,为归宿,而且不能缺失语文味。下面,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与活力谈谈个人的看法。

1.认识课堂实效避免虚假活力

由于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学,有的老师对新课程这些理念的认识有偏差,所以就拼命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把热烈的课堂气氛当成了语文课追求的目标。“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语文课上活动花样繁多;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凡此种种,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是都偏离了语文课的特点,背离了语文教改的方向,热闹的课堂背后缺失的是教学的实效,是没有生命力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避免课堂上的虚假活力。

2.牢抓课堂实效演绎课堂活力

“何谓语文?语,即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语文课,指的是在课堂上,老师借课文为例子,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语文课,要真实、朴实、扎实。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朴实是教师教风的具体体现,扎实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德高望重的贾志敏老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精彩论述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上得扎实、有效,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方可称之为真正的充满生命的活力!

2.1 教学设计要体现实效与活力;许多课堂教学都向我们显示,课前准备越充分,预设越好,课堂效果就越好,教学就更有活力。所以,课前必须充分设计,课堂上师生才能有效发挥。而正确并且多角度地解读文本是上好语文阅读课的前提,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要学什么,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给学生教什么、怎么教,这样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然后进行精心的、有实效的预设,对课堂时间的安排,课堂话题的展开,课堂节奏的快慢,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等都应该在课前进行必要的预设,让教学设计体现出实效与活力。

2.2 教学过程要靠实效打造活力;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其相互影响和融合构成了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二者的关系。所以,我认为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智慧将二者融为一体,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2.2.1 让课前预习因有实效而充满活力;多年实践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课前预习比较充分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课前,教师不仅重视自身备课,更要组织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预习,让他们在熟悉教材的情况下走进课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此,我精心设计了“课前自学五步曲”①我学会的生字——除了生字表的生字外,我要求学生自己划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会自己确定的生字。②我读懂了——意在让学生在自学中,主动地想方设法去获取课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课文大意,或与课文有关的人、物、事,或是一些相关知识。由此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在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③我有疑问——这是学生质疑问难的好场所。意在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问,敢于向教材挑战,敢于向教师挑战,培养探究精神。④我解决了第几个疑问——意在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在释疑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并掌握知识,打开思维之门,在创造性学习中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智力。⑤我来写一写——那是读写结合的一片小天地,让学生写写自己预习这篇课文后的收获或感受。

2.2.2 让课堂教学因有实效而彰显活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以学生有无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评价标准,将进一步促使教师尊重学生生命主体,让课堂教学因有实效而彰显活力。

让自主学习得到落实而体现活力;我觉得教师要在课堂上大胆地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①留给学生读书的空间。学生通过读书,才会发现问题,知道哪些问题已弄懂,哪些问题没弄懂,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充分地读书。②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老师要给他们创设这样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质疑,大胆地发问。③留给学生释疑的空间。教学中,对学生质疑的问题,教师要提倡、鼓励并引导他们自己去凭借教材或联系生活或借助资料等途径去释疑,采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去讨论,去争辩,去发表自己的看法,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问题,同时还可以增强课堂的信息量,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④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篇文章中可想象之处很多,教学时,教师可凭借课文中某—重点或关键处或留白处作为想象的生长点,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想象的能力。

2.3 让读说写训练扎实到位而体现活力;贾志敏老师告诉我们,语文课,指的是在课堂上,老师借课文为例子,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小学语文课,让读、说、写有机结合,训练扎实到位,既上出浓浓的语文味,又体现出无穷的活力。

总之,小学语文它“姓小学”,这就要求它的课堂教学必须手段多样,形式新颖,激情洋溢,气氛活跃;它“名语文”, 这就要求它的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学语习文,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切实发展,使语文学科“工具性” 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得以落实。它既要追求课堂的活力,又要追求课堂的实效,二者并存、相辅相成方能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真正的生命活力!

上一篇: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策略 下一篇:Flash课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