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BO溶血相关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29 10:16:10

新生儿ABO溶血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ABO血型不合孕妇新生儿ABO溶血发生率及与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及临床随访。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3年9月ABO血型不合的23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新生儿溶血91例,观察新生儿溶血发生的相关因素(丈夫血型、孕16w抗体效价)等,采用Logistic统计学方法对各可能因素与新生儿溶血发生之间的关系及相程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发生率39%。结论 孕16~18w抗体滴度、有无妊娠合并症及女性新生儿是新生儿溶血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ABO血型不合; 新生儿ABO溶血;相关因素

母儿血型不合是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胎儿由父亲遗传而获得的血型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此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抗原抗体结合而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发生溶血、贫血、心衰,导致流产、胎盘胎儿水肿、死胎或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不合较多见,占我国新生儿溶血病的96%左右[1]。如何防治该病目前尚无统一有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3年9月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孕16~18w检查提示血型血清学抗体滴度大于等于1:64的"O"型,Rh(+)孕妇231例,年龄17~43岁,平均年龄29岁,分析其一般情况(丈夫血型(排除RH(-))、孕16w检测抗体效价、孕期采取的治疗方式等。

1.2方法 孕16~18w血型抗体测定,滴度大于1:64者予以治疗(丈夫为AB型,以高抗体滴度入组)。治疗方法分为中药(茵陈蒿汤-茵陈30g、制大黄6g、黄芪15g、甘草3g)、西药(25%葡萄糖40ml+维生素C500mg静脉注射各1次/d,口服苯巴比妥10~30mg 3次/d)及中西医结合(两种方式共同治疗)。10d1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抗体滴度。产后观察新生儿胆红素情况,以转我院儿科治疗最终确诊新生儿ABO溶血。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相对危险度(0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P

2 结果

2.1 Logistic回归分析的自变量赋值,丈夫血型 x1 A=1,B=2,AB=3;孕16w抗体效价 x2 1024=5;治疗方法 x3 未治疗=0,中药=1,西药=2,中西医结合=3;治疗后复查滴度 x4 1024=5;妊娠合并症x5 无合并症=0,有合并症=1;孕次x6 妊娠次数依次=1,2,3..n产次 x7;产次次数此次=1,2,3..n ;分娩方式x8 顺产=1,剖宫产=2;终止妊娠孕周x9 40w=3;新生儿血型 x10 A=1,B=2,AB=3;分娩期并发症x11 无合并症=0,有合并症=1 ;胎儿性别x12 男孩=1 女孩=2;体重x13 4.0Kg=3;年龄x14

2.2单因素Logistic分析 将上述14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分别计算出各自的回归系数(B)、回归系数标准误(S.E),回归系数Wald检验的χ2值和P值以及OR值和OR值95%的可信区间,判断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的相对危险度。

结果共有4个因素与新生儿BO溶血的发生相关:孕16~18w抗体效价(OR=1.352)、经治疗后复查抗体效价 (OR=1.095)、妊娠合并症(OR=2.452 )、新生儿性别(OR=2.314),均为危险因素。

治疗后复查抗体效价的回归系数经Wald检验,P值均>0.05,差异不显著。同时,此因素的OR值95%的可信区间均包含1,无统计学意义。

2.3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 以新生儿ABO溶血发生作为应变量(0=无,1=有),以单因素Logistic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4种因素(孕16~18w抗体效价、妊娠合并症及新生儿性别、治疗后复查抗体效价)作为自变量,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LR)得向前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见表2。提示:孕16~18w检测抗体滴度高的孕妇较抗体滴度低的孕妇新生儿ABO溶血风险大;有妊娠合并症及孕妇较无妊娠合并症孕妇新生儿ABO溶血风险大,女性新生儿较男性发生新生儿溶血风险大。

3 讨论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是一种与血型有关的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生在胎儿期及新生儿期。是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重要的病因。往往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表现为羊水过少。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使胎儿在宫内或生后发生大量红血球破坏,出现一系列溶血性贫血、黄疸以及其它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数,Rh血型不合者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统等少见。

血型血清学抗体测定是目前常用的初步判断有无母婴ABO血型不合的实验室诊断方法。龙乐关[2]采用二巯基乙醇法进行IgG 抗‐A(B)的效价检测,异常检出率为71.1%。我院产前诊断与产后新生儿血型不合诊断符合率77%。假阳性率23%,即有29例ABO血型不合孕妇孕期检测抗体滴度增高,但新生儿血型为"O"型血。其中孕中期检测抗体效价1:64 20例,抗体效1:256 3例。因此临床上需进一步寻找更加敏感检测方法或多种方法联合检测提高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检出率。

目前临床常用且有效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等方式有许多,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溶血与孕妇初次血型血清学抗体效价高低有关。分析原因:①治疗方式疗效不理想;②因回顾性分析,部分患者未能按期复诊,研究资料缺失,导致研究结果偏差。

通过该次研究发现孕16~18w检测抗体滴度的高低、有无妊娠合并症及女性新生儿是新生儿溶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降低孕期血清学抗体滴度、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是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韦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农乐关. ABO血型不合的夫妇产前抗体检查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86-87. 编辑/哈涛

上一篇:0.25g吡嗪酰胺片工艺改进 下一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