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艺术

时间:2022-09-29 10:02:01

初中物理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讲究艺术,学生会学得一塌糊涂,不得要领,教学效率低。尤其是物理这门学科有较强的抽象性、严谨性、应用性,让不少中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以至望而却步。这种情况下,中学物理教师更加要重视教学艺术了。

一、正视青少年的心理,宽容对待学生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的成长发育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烈,不愿意被别人约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教师的教育置之不理,反而和教师对着干,这其实是一个心理发展的必经过程。之所以教师认为学生有问题,是因为教师的观点跟不上学生成长的脚步。其实叛逆不过就是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教师想让学生中规中矩,而成长起来的学生却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独立性增强。这样,叛逆才带来师生关系的冲突,被看成教学存在的一种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作业总是不按时完成,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会指责批评学生,或者让学生多做几遍。学生在以后表面上听教师的话,按时完成作业,但是,作业出错率高,对物理的定义、概念都没有掌握,或者是抄袭其他同学的。因此,物理教师要清楚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

叛逆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学生迈出了要证实自己独立个体存在的脚步,属于积极的因素。因此,教师对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要客观分析和对待。一方面,青春期的少年生活经验和认识阅历尚未欠缺,思维的发展容易使其出现成熟与幼稚相矛盾、独立与依赖相依存的现实表现。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而不是权威地命令说教。另一方面,教师要调整好心态,以理性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的叛逆,而不是把学生的独立看作是一种抗拒。从心理教育角度来看,教师的命令行为只能激化学生的抵触情绪和反抗心理,从而在教学上让学生更加叛逆。因此,教师要端正心态,不要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要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把学生当成朋友,用聊天的方式避免冲突。在师生之间沟通建立的情况下,学生不把教师当成敌人,自然会扭转自己的心理,认识到对与错,自觉地改正,这就推动了学生的心理发展。

二、做好课前备课工作

“课上一分钟,课下十日功。”教师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备课是教师对教学的总策划,是一种教学策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课本是教师备课的第一手资料,只有深入钻研课本,才能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物理学习成绩的效率。如果教师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解,“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备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进行。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品德意志、学习态度、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哪些学生已经掌握,已能运用,哪些学生不甚理解,用不太好,哪些学生虽已领会,但不深刻而容易出错等等。

三、优化课上授课教学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绝摒弃那种“教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2.教师讲解要“量力而为”,给学生“留白”。传统的应试教育下,课堂是“满堂灌”,教师把知识最大限度地教给学生,给学生强调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从而能顺利地应对考试,考出好成绩。素质教育改革提倡学生过程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学生不仅要会知识,还要会学知识,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处处“讲深讲透”,学生没有经过“生疑——解疑——省悟”的一波三折,便无法激起学习的热情。要激发思维活动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思维密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思维要求,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去做,使学生言语与行动逐步起着自觉调控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先让学生有效的思考,再试着解答,而不是由教师直接教给解法。学生通过认真思考、交流,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并且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随机应变地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做到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地、有意识地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课后反思是很可贵的。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及时反思,及时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失误,不断改进和完善,并有针对性的提高,这会让物理教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备课与课堂教学,记录自己的感受、体会、评价及修订,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既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利于优化下一节、下一轮的教学,又便于及时弥补教学中的“遗憾”和“失误”,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功底,切实提高教学水平。课后反思的内容包括:反思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是否科学与完善;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得当;反思课堂中问题情景设计的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反思解题方法、解题结果、问题延伸及突发问题的处理;反思教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及板书设计的艺术性。反思只是教学的手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局限于经验进行重复性的实践,要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反思行为,实现“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教师只有积极开展教学反思与实践,其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和改进。

总而言之,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师艺术。以上是本人几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讨论,希望有抛砖引玉之效,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教学艺术为物理教学增添光彩,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巧设导入 让科学课更具趣味性 下一篇: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