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公开讨论刑事案不是干扰司法

时间:2022-09-29 05:18:29

舆论公开讨论刑事案不是干扰司法

关于“李天一案”,近日有报纸称舆论已干扰司法公正,并以法治发达国家为论据:“在美国等法治发达社会,很多案件向媒体关闭,媒体拿不到一张庭审的照片,只能靠绘画模仿。”那么这些媒体的论据是真的么?

事实上,“法治发达国家向媒体关闭庭审”是谎言,法治发达国家的审判公开、自由舆论与司法公正之间相辅相成。就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广播电视新闻主管协会2005年的资料,全美50个州之中,多数州及区域性法院都有允许开放法庭转播的规定,唯一全面禁止的地方只有哥伦比亚特区,有10个州只禁止电视台转播初审现场,但开放上诉法院或州最高法院的电视转播许可。

当然也有人说美国是实行陪审制的普通法系的国家,与中国国情不一样,就这点来说,其实中国有着更多的优势。作为大陆法系国家,中国实行职业法官制度,专职审判者为具有法学素养的职业法官,相较于实行陪审制的普通法系的国家,更可以期待他们能抵抗审判中外来因素的干扰,包括新闻媒体的报道、舆论等。正是如此,与中国同样实行职业法官制度的德国并不特别重视新闻报道对于审判的影响。在德国,只要不是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其他案件一律公开审判,不禁止媒体自行挖掘新闻内容或发表评论。

由此可见,自由讨论刑事案并不干扰司法公正。不过中国官方媒体在关于“公众舆论向司法施压”“舆论审判”的问题上,总渲染舆论对司法公正已造成威胁,具有专业的司法官比普罗大众更容易受到媒体的左右。但这只是一种臆测假说,并非一个间不容缓必须面对的事实。普通法系国家司法界200年间对“舆论会让陪审员误判事实”说法的回应是:“暗示所有潜在陪审员都是无主见、人云亦云、可被舆论轻易左右,接近于对他们极大的侮辱”“公正审判只要求不偏不倚的陪审团,而不是对涉案事情一无所知的陪审团”。

关于“媒体报道、舆论参与是否会干扰司法公平”,学界并不缺乏实证的研究数据与结论。从1968年到1996年,不止一个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电视媒体公开全程报道刑事案件没有对法官或庭审过程产生负面影响。1996年,研究人员克里斯・拉斯特引证了美国15个州自1978年至1994年的10个不同实证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的结果一致显示,不论是在民事案件或是刑事案件,很少有副作用产生。

不止如此,公开讨论案件不仅没有副作用,还有利于被告和司法部门。审判公开是保障司法公正、被告权益不被无理剥夺的有效方法。正义不但要得到伸张,而且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得到伸张。秘密的、暗箱操作的审判必然易于导致法官的蛮横与专断,非但无法使公众对司法产生信赖、确立司法权威,诉讼正义亦无法得到真正实现。

只有当民众能够迅速了解司法制度及刑事案件的全貌,才能知道之前获知的信息的哪个部分被扭曲、现在哪个制度不合时宜。因此,传统上,让公民更深入了解、舆论全面探讨司法部门执行公务的过程部分,不仅不是制造偏见,反而是消除对司法部门的误解和偏见的良法。通过公开审判,将案件的前因后果向公众充分展示,使得公众对于某一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能够真切地了解,形成深刻印象,也有利于民众日后对公权力行使的效果形成合理期待。

“刑法之父”贝卡里亚曾说,“审判应当公开,犯罪的证据应当公开,以便使或许是社会惟一制约手段的舆论能够约束强力和欲望;这样,人民就会说:我们不是奴隶,我们受到保护。”

上一篇:创造力助我们提升教育的艺术性 下一篇:猛吃冰淇淋 小心“脑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