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Android手机的催命符

时间:2022-09-29 05:01:03

高端Android手机的催命符

盈利与品牌危机共存

前段时间,三星手机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调整Galaxy S6和S6 edge的价格,其中在中国市场的价格降幅接近27%,Galaxy Note Edge更是直降1 700元人民币。与此同时,HTC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价格大跳水。国行HTC One M9在上市后仅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价格就狂降1 500元人民币之多。

据统计,在第二季度每销售一部手机,HTC亏损37美元,索尼亏损26美元,摩托罗拉亏损18美元。当然,稍有盈利的也有,如LG有1.6美分的利润,三星有33美元的利润。但即便如此,与苹果每部手机184.8美元的利润相比,Android阵营的旗舰机堪称盈利惨淡。

以往Android旗舰的产品更新周期往往为一年,但在今年,这一间隔普遍缩短为了半年甚至更短―在价格狂降之外,Android旗舰机有些“短命”。

和价格跳水一样,产品更新周期大幅缩短的情况并非是个例,索尼、HTC和三星都出现了这个情况。

按照以往的情况,索尼旗舰产品的产品周期为一年,但今年四月,索尼就推出了Xperia Z4。问题在于在去年9月时,索尼才于德国柏林的IFA大会前夕推出了Xperia Z3,间隔时间不过8个月。

同样是今年四月,HTC推出了HTC One M9,这款手机被业内媒体称为“寄予了希望的产品”,但在4个月之后,专版旗舰HTC One M9于中国市场上市。和索尼相似,HTC的产品周期也大约是一年,但4个月的产品迭代着实让人惊讶不已。值得一提的是,有媒体透露,HTC有计划在今年年底再推一款旗舰级产品,一年三更和一年一更,这恐怕并非是产品迭代上的“勤快”,而是品牌价值走低后“刷存在感”的无奈之举。

和HTC与索尼全然不同,今年三星的情况更为糟糕。从以往的情况来看,三星手机是以Galaxy S和Galaxy Note的双雄机型并线打拼旗舰机市场,但今年的实际情况是,三星一口气推出了Galaxy S6、Galaxy S6 Edge、Galaxy S6 Edge Plus和Galaxy Note5等多款产品,到底哪款才是旗舰机,恐怕只有三星自己才知道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三星的旗舰机已经走下了高台。

高端Android手机被催命,谁搞的鬼?

苹果持续坚挺,Android阵营的“巨星”摇摇欲坠,这样的情况并非是谁家的战略策略有误导致,又或者调整策略后即可改善现状。实际上,这情况,就目前看起来是无解的。

增速放缓,全球智能手机都受影响

前段时间,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报告成,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增长10.4%,达到14.4亿部。看似可观的数据,却和去年27.5%的增速相去甚远。同时IDC表示,这一问题源自中国正在逐步转向成熟市场,绝大多数消费者已经拥有智能手机,和中国市场类似,其他成熟市场的情况也是如此。

正如HTC和三星的财报显示,HTC第二季度营收为330.1亿元新台币,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额度,净亏损达51.4亿元新台币, 税前亏损79.2亿元新台币,税后亏损80.3亿元新台币。另外,7月底三星手机业务部门的综合利润为23.69亿美元,这和去年同期的37.9亿美元相比减幅明显。

新势力崛起,低价高配“扰乱”市场

和高端机型的无奈下沉相比,一些“新”势力的战斗打得正火热。而且,相比高端机型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本就价低的中低端产品在价格战中更为游刃有余。例如HTC One M9为了清仓而价格跳水,以低价搏营收,策略堪称惨然,但小米和魅族如果施行同样的策略则并没有那么痛。

随着Android阵营的手机配置逐步提升,在高端机和千元机的性能体验上,差距也逐渐在缩小。基于此,从产品层面来看,中端Android智能手机价格的大幅跳减,也让高端手机不得不以同样的跳水姿态面对局势。所以,在小米、华为、一加以及OPPO等中国厂商高性价比中低端手机的冲击下,全球的高端Android机已缺乏竞争力,甚至连产品的寿命都渐已无法保证。

技术触顶,这才是致命伤

前面提到,中端手机厂商以“价格优势”拖高端阵营下水,其中一大因素就是技术差距的逐渐缩小。高端阵营无所突破,中端阵营奋力直追,碰在一起甚至是反超,都是迟早的事。

小米这种素来在低端市场搅局的厂商在今年4月推出了价格超过3 000元的小米Note顶配版;中兴则利用高端机Axon天机在美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在今年9月的IFA 2015上,华为Mate S高配版更是卖出了699欧元的高价,首次与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站在了同一个价位段上。国产手机尝试高端路线的策略,很大程度上是蚕食以HTC为代表的没落贵族的市场,这也让全球市场上的高端Android机陷入苦战。

小编观点

在技术瓶颈未解决的前提下,高端Android手机的末落已成必然。当然,在彻底没落之前,智能手机市场依旧是一片乱局:高端巨头苦苦支撑,中端新秀奋力吞食市场份额。

上一篇:绿色建筑,重塑你的生活习惯 下一篇:“拼车大巴” 国外已死,国内的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