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9-29 04:48:52

案例分析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目的:研究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通过对案例的精心选择和设计,将五年制本科实习生1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法。2周实习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兴趣满意度调查结果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O.05),但实验组的兴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 神经外科教学 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医学越来越重视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训练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重视传授理论知识,缺乏技能,医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此,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与实践能力成为教学中的重点。笔者选择100名五年制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不同教学模式,以探讨案例分析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100名五年制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中28名男生,22名女生,年龄跨度是22―25岁,医学基础知识考试(生理、药理、解剖以及病理)平均是293.3±14.3分;实验组中26名男生, 24名女生,患者年龄是21―26岁,医学基础知识考试平均是290.9±30.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知识考试等,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备可比性。100名研究对象均享有知情权,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在老师查房过程中进行讲授,学生进行提问;实验组在对照组教学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案例教学法。

2.1代表性案例讲解 老师选取临床治疗中极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例如颅内肿瘤、颅底骨折、颅神经病等,向学生详细介绍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并要求学生自行收集疾病的相关知识,发放课题。

2.2分组讨论 学生组织轮流讲解小组的诊断结果,由其他组员进行评价与讨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度。

2.3多种形式结合 在案例分析教学中,老师需督促学生对上一环节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总结,先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则由老师进行统一讲解。老师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体征、辅助检查以及病史等资料的收集,并与多种教学模式结合,例如手术录像、尸检报告等,以提高学生对于神经外科疾病病理、体征以及临床治疗的理解度。

3.判定标准 通过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的兴趣满意度进行调查,共100分。大于90分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满意,小于70分为不满意。

4.统计学分析 通过软件SPSS17.0统计相关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s)表示,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P

二、结果

实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平均为(78.9±7.5)分,对照组平均是(71.7±10.0)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兴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表一 两组学生兴趣满意度比较 [%(例)]

组别 例数n 非常

满意 满意 不满意 兴趣满意度

对照组 50 38(19) 42(21) 20(10) 80

观察组 50 60(30) 36(18) 4(2) 96

三、讨论

神经外科实习教学具有概念抽象、专科性强、内容广、知识点散等特点,且与神经生理、解剖等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教学任务较重。为了应对神经外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扩展教学效果。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选取五年制本科实习生100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不同教学模式。实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O.05),但实验组的兴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陈玉军,姜建强,王宝庆等.病例――情境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0(S3):500-501.

[2]刘继新,牛伟亚,陆晨.案例分析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疆医学,2014,18(09):169-170.

[3]刘永良.多媒体案例教学在神经外科实习中的应用与探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20(10):1706-1707.

上一篇: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中的应... 下一篇:如何有效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