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手稿,比诺贝尔奖离我们更近

时间:2022-09-29 04:37:49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文学界比较淡定,评价比较恰当,但社会其他层面倒众口喧腾,莫衷一是。随之而产生的诺奖效应也快速显现,比如莫言是至今不用电脑写作的少数“古典派”作家之一,他给出版社或杂志社的手稿很多,题赠亲朋好友的书法作品也很多,现在都被某些人视作可囤积爆炒的奇货。有媒体报道,莫言作品手稿一夜之间飙升至百万元,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陈子善:这个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不可理解的。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打破了中国籍作家一直无缘问鼎诺贝尔的记录,这是零的突破,意义重大。因此,各界作出热烈反应,理所当然。文学评论界不也纷纷表态,各抒己见吗?旧书商闻风而动,炒卖莫言手稿也就可以想见了。毕竟莫言还是至今仍然不用电脑写作的少数作家之一,还有手稿可以炒作,否则,想炒作也无从炒起,机不可失啊。但我感到惊讶的是:一,莫言竟有那么多手稿未能妥善保存而流散在外,大概他本人也没有想到吧?四年前,我在香港与莫言一起开会,与他讨论过他的作品集的装帧问题,遗憾未能谈及手稿,否则,我可向他提供一些建议。二,没想到莫言的手稿一下子被炒得那么高,炒作难免,但应该有个限度,超出了这个度,其实际效果如何,就是另一回事了。一篇手稿一夜之间飙升至百万元之巨,那就十分离谱,恐怕不会有人问津。

从艺术市场看,通常情况下,已经去世的作家,其手稿是比较有收藏价值的,在世的作家一般没人炒作,是不是这样?

陈子善:已经去世的有成就的作家的手稿,近年来一直受到追捧,拍卖行情不断攀升。鲁迅健在时,他的杂文手稿被摊贩拿来包大饼油条,根本不当回事;而现在他的手稿,哪怕只是一张小纸片,也早已价值连城,绝大部分被国家珍藏了。这里有两个先决条件不能缺一,首先是已经去世,也即这位作家不可能再写作了,流通领域一旦出现其手稿就备受关注,因为物以稀为贵,卖出一件就缺少一件;其次是这位作家必须真的是有文学成就的,不但受到文学史家推崇,一般读者也都知道其大名,如鲁迅、胡适、周作人、巴金、沈从文、张爱玲等等。虽已去世但文学成就不高、文学史很少提到的作家的手稿,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和大学图书馆也许还会收藏,以供研究之需,但收藏界往往会认为其影响不大、价值不高而遭到冷落。至于健在的作家,哪怕是得了国内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知名作家,其手稿通常鲜有人关注,因为他还在写作,因为他进入流通领域的手稿未必是他的代表作品。这次莫言确实是例外,原因就在于他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看莫言的书法作品是有些文人气息的,自由散淡,无矫饰,无强悍,作为艺术品进入流通领域不会有太大的疑问,但他的书稿,在书写过程中,受情节人物的驱动,一路写来比较随意或匆忙,是不是也有同样的价值呢?据说他与四川一个作者合作了一部电影连续剧,但没有拍,获奖后,这部手稿一下子涨到120万元。

陈子善:我曾经说过,作家手稿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校勘家据以校书,研究家据以探索创作心路,写作者据以揣摩‘不应该那么写’的技巧,书法爱好者可欣赏书艺,收藏家自把它作为文物,古董商则拿它倒卖换钱。”对莫言的手稿大概也可作如是观,把其中的“古董商”改为“今董商”即可。我同意你的看法,莫言的毛笔字自有其个人风格。但他的手稿是否都能以书法作品视之,恐怕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即便某部作品存在这样那样不足,如果确实在书法上有其特色,仍不妨以书法作品视之。

这些年来,刘半农、张元济、胡适、郁达夫等文化名人的手稿在拍卖会上频频露面,并拍出高价,周作人的手稿曾经358万创下最高记录,您认为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手稿会以怎样的行情走下去呢?

陈子善:在我看来,只要经济不发生大的波动,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的手稿,包括各种体裁的著作、题跋、书信和日记手稿等等,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行情,会继续上涨。理由很简单,研究界、收藏界乃至爱好文学的普通读者已越来越认识到手稿的多种价值,也即在某种程度上已对此达成“共识”,这样,行情看涨就势所必然了。

您是研究张爱玲的专家,张的手稿在中国大陆艺术市场上出现过吗?有没有人伪造过她的手稿?

陈子善:张爱玲的手稿流传在外很少,前期手稿绝大部分散失,后期手稿主要保存在两个地方:一,出版其作品的台湾皇冠出版社;二,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先生处。但是,去年秋天在香港拍卖了张爱玲《自序》手稿,今年夏天在北京再次拍卖这份手稿,价格已翻了好几倍。我看过这份手稿,共11页,钢笔书写,一气呵成。另外,张爱玲的书信也已在香港和北京拍买过数次了。据我所知,至今还没有发现有人伪造她的手稿。

您认为文化名人的手稿最好的归宿在私人手里好呢,还是在国家纪念馆里好呢?

陈子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从理论上讲,作家、学者的手稿由国家相关机构,如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文学馆、纪念馆保存比较理想,保存条件也比较好。我1980年代初到北京图书馆查阅郁达夫《毁家诗记》手稿,手续严格,阅览时要带白手套,摘抄时不能使用钢笔、圆珠笔,只能用铅笔,等等。但是,不是没有问题,“侯门一入深似海”,今天要查阅公家收藏的手稿有种种复杂甚至苛刻的限制,很不方便。反而私家的收藏,如果知道研究者真正需要参考,往往会乐意提供帮助。所以,我认为手稿和书刊一样,公家收藏和私家收藏应该并存,应可互补。

过去中国作家对自己的手稿不大重视,文化机构也屡屡被曝将作家手稿和捐赠图书当废纸卖的新闻。这说明了什么?后来作家换笔了,也对手稿重视起来了,上海作家协会对作家征集手稿,好像也不很顺利。

陈子善:过去许多当代作家确实对自己的手稿不大重视;文化机构,如出版社之类将作家手稿随意处理也时有所闻,现在市面上流通的不少作家手稿,包括莫言的手稿,不都是这样流散出去的吗?这说明作家本人和相关机构都缺乏史料意识,未能充分意识到手稿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当然也有经济价值)。不过,这种状况现在已在改变,作家们已开始重视自己的手稿,都在考虑或着手安排如何使自己的手稿将来有一个合理的归宿。当然,有关单位征集作家手稿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水到才渠成,欲速则不达。

据您在国外访书的经历及对历史现象的研究看,外国著名作家的手稿是否也进入了流通渠道,并形成专题收藏家群体?

陈子善:国外早就有人专门收藏和研究著名作家的手稿,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所谓“文本发生学”就是针对手稿而言的,手稿研究已成为作家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手稿拍卖也一直是国外大拍卖行的热门项目,几乎每年都有名家手稿上拍。此外,影印出版手稿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内地也已重视这项工作,除了鲁迅手稿已经全部影印外,周作人、茅盾、巴金、老舍等重要作家的手稿都在陆续影印出版,当代作家实的代表作《白鹿原》也已出版了手稿影印本。总之,对作家手稿,收藏、拍卖、影印、研究等项工作,国内外都已经十分重视。

您是如何处理自己手稿的?在国外你购买过作家手稿吗?

陈子善:我也至今不用电脑写作,所以手稿一大堆,从草稿到誊录稿都有,杂乱无章,还未考虑如何处理。我1997年在日本东京神保町为上海鲁迅纪念馆购买过鲁迅1936年3月20日致内山完造的一页信,至今引为得意。我不专门收藏手稿,但在香港以比较便宜的价格购买过诗人曹辛之、周策纵等位的手稿。我还收藏了周作人、郁达夫、台静农、张爱玲、黄裳等著名作家的手稿(包括书信)。

另一个与手稿和图书有关的问题:中国好像也没有使用及收藏藏书票的气氛和传统,您在这方面收获颇丰,能让大家分享这方面的欣喜与经验吗?

陈子善:藏书票作为藏书印记,与中国的藏书章性质、用途相似,但确实是舶来品,进入中国的历史才一百多年。至今收藏藏书票只是小众的爱好,但已在中国形成一个虽然规模不大却比较固定的收藏群体。就上海而言,已有交流藏书票的刊物和定期的藏书票展览。香港、台湾和上海都有收藏国外著名藏书票作者的藏家,譬如塞维林的藏书票,上海有几位藏家的收藏就相当可观。我个人以前致力于收藏中国现当代作家的藏书票,如叶灵风、施蛰存、巴金、曹辛之、范用等位的藏书票,我都收藏,但近年来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原因,这个爱好未能保持。

上一篇:徐根宝 老天眷顾笃信的人 下一篇:Confidence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