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

时间:2022-09-29 03:39:09

民生无小事

从2005年以来,哈尔滨市档案局先后单独或和其他部门联合,制定了《哈尔滨市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毁损补救办法》、《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办认定工作程序》、《哈尔滨市非企业人员人事档案补办认定实施细则》,《哈尔滨市职工档案管理办法》也于去年1月15日正式施行,由此形成了对职工档案依法进行管理和救济的法规体系。这对于企业和广大职工,特别是对于那些因种种原因损毁丢失档案,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企业失业人员和困难职工来说,不啻是一个福音。

谈起这件事情的起因,哈尔滨市档案局王洪斌副局长告诉笔者: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哈市前些年在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有一部分人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由于他们中一些人职工档案的丢失损毁,无法准确地证明他们的身分,因此,无法享受相应的社会福利及其他保障。面对这种情况,哈尔滨市档案局及时发挥综合协调和专业方面的优势,通过立法对职工档案进行规范,逐步完善,最终让政府满了意,也让老百姓满了意。

这是政府部门妥善处理好转型期出现问题的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在日常的政府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有的事情或现象尽管小,但对于受影响的群体或个人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情。一个个部门把一个个小的事情办好了,把一件件小的问题解决了,不回避,不推诿,不拖沓,不敷衍,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有序更加和谐。

也许有人说,那不是档案部门能够管得了管得好的。但是,哈尔滨等地的经验表明,事关民生的档案事务,档案部门是可以管的,而且是能够管得好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档案部门出来牵头管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势必还是一个问题,因为职工档案的丢失或不完整而生活受到影响的公民其生活势必还会继续受到影响。档案部门站出来,发挥专业优势,履行协调和管理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国家稳定,维护公民福祉、百姓尊严,这正是档案部门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档案部门转变职能、服务先行的具体体现。

也许有人认为,档案部门关注的民生档案和民生档案工作,并不是什么大的事情。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职工档案、社保档案、林权档案等的管理确实只是“小”事情,而且是面广量大的“小”事情,但是,把一件件事关民生的“小”事情办好,就是一件大事情。另外,把“小”问题解决好了,就不会酿成大问题,整个社会就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解决大问题、去干大事情。

由于民生档案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很广,内容也非常复杂,我们要紧紧依靠其他部门和社会的力量,取得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配合、支持,或者积极配合、支持相关部门,才能做好这项工作,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帮助建立和管理档案等服务能力”。我们还要集中精力,对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生的档案事务一管到底,绝不半途而废。像哈尔滨市档案部门,他们紧紧抓住职工档案这个问题不放,从《哈尔滨市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毁损补救办法》到《哈尔滨市职工档案管理办法》的出台,前后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没有一种敢于负责、敢于负责到底的精神是做不到的。

职工档案如此,社保档案、林权档案等也是如此。今年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全国范围内对社保档案管理情况进行考评,要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或修订《职工档案管理办法》、《林权改革档案管理办法》,民生档案工作正在从一般性的号召进入纵深发展阶段。

在中国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进程中,档案部门可以有所作为。正如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所讲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上一篇:德国档案馆档案接收征集带来的启示 下一篇: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基本任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