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心育发展平台 丰富学校发展内涵

时间:2022-09-29 02:47:30

搭建心育发展平台 丰富学校发展内涵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话题,如何开展好心育工作摆在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实践发现,突破心育工作发展瓶颈的关键问题不是保证心育工作的常态化实施,而是如何将心育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衔接起来,达到育人的最佳效果。我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迈出了一条较为扎实的研究之路。

一、让心育在课程实施中推广与普及

学校实施心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它作为一门活动课程,涵括了“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在内的赋予学习者“学习经验总体”的广义课程论范畴,与学科课程存在着明显差异。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各学校要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保证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开课时间。实践证明,要想真正地开设好心理辅导活动课,落实好心育工作,必须要有全新的课程理念及长效机制。我校从培训一流的师资队伍入手,采取多层次推进方略,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强力推进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开设和进展工作。

1.师资培训提供保障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养较高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心育工作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为此学校通过聘请专家做讲座、观看网络视频、学习典型经验等形式,定期进行心育教师培训;同时还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支持鼓励外出学习等形式,加强心理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巩固心育工作的中坚力量。目前,学校已配备专职心理教师1名,兼职心理教师17名。为提高心理骨干教师的课堂执行力,每学期学校都开展心育专题的教研活动,本着“同研一节课”的思路,对心育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评、议、改,教研情况直接与教师考评挂钩。多种形式的教研与培训,提高了学校心育师资水平,为心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

2.梯级推进保证实施

一是由专职心理教师阶段性地组织开展专题心理讲座,旨在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求助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自我调节方法,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引领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二是由兼职心育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每两周上一节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心理教师运用适切的辅导策略或方法,凭借团体互动,协助学生重新评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调整认知与增进适应能力,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三是由班主任老师阶段性组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更多地运用规范、示范和权威的影响力,以解决班集体的建设问题为主,班会的时间和主题由学校统一规划,各班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的交流与研讨。

3.内容丰富促进普及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内容是充满弹性的,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我们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构建中以山东省荣成市教研中心下发的课程资源为基础,不完全拘泥于课程资源,注重挖掘利用现实资源。一方面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和辅导方法,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排除心理烦恼,缓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的情绪情感,以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还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学情的深度开发,以学习心理为中心,进行学习心理的超前辅导,从而预防和避免由学业失败而引发的心理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先后开发了“雨露馨语”等系列心育课程,极大丰富和完善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进一步促进了心育工作的推广与普及。

二、让心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与深化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是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和能力的方面,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我校在常态化开展心育工作的同时,积极践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促进了学生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1.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实现学科渗透心育的前提与保障。我们要求教师上课时要善于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以故事、生活情境导入教学,以趣激学,调动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采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组织教学。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以“学习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教学,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发展变化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寻找渗透整合的内容基点

深入挖掘运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因素,实现心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渗透与整合是我校学科教学的一贯要求。教学中,教师都能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因素,找准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努力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统一。文科教学多利用教材中的故事、人物对学生进行正确对待挫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引导、熏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理科教学则利用教材中的实验、科学家事例等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学会思考、热爱科学等良好品质。同时我们还要求教师以学科教学为载体,通过学法指导实现学科教学中的心育渗透。为使其成为教师学科教学中的自觉行为,学校在课堂教学达标标准中明确加进了“有效渗透整合心育”的内容,以此跟进强化教师的自觉意识。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各学科都积累了大量的学科渗透心育工作的案例,成为一笔可供教师们随时借鉴、灵活运用的宝贵财富。

3.创设成功体验的激励机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的形成。”为此我们一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因人而异地提出符合不同学生要求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让更多学生迸发出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二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例如针对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进行的“小步子教学”和“分步评价”,就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时常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良性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为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学生“成功体验”的空间,学校还开展了“作业心语天天写”活动,教师根据作业内容利用贴近生活、符合实际的简短评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让心育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得到渗透和深化。

三、让心育在德育中融会与贯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条新的举措,纳入到了德育工作领域。德育与心育在理论上互为一体,在实践中彼此融合。我校注重从合理定位、多途径洞悉学生问题、创新工作方式等方面入手实现心育在德育中的融会与贯通。

1.合理定位心育与德育的关系

对心育和德育的关系进行合理定位,是做好具体工作的前提。为此学校组织教师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认真梳理两者的关系。我们一致认为:把心理键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学生的特点,有助于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改变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简单化模式和狭隘化格局,极大地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发展德育的方法和手段,丰富德育的内涵。同时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介入,教师更多地以学生的朋友的身份出现,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接受和认同,因此能了解到许多从一般途径得不到的信息,更真实地了解学生思想中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基于上述的认识与定位,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网络成瘾、校园暴力等问题不再仅从学生的思想层面上寻找原因,而更多地探寻学生的心理原因,从心理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多种途径洞悉心理问题

为了给学生的心理准确把脉,学校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建立心理咨询室、设立心语信箱、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召开不同层次学生座谈会等。通过调查汇总的情况得知,成长中的自我封闭、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让学生们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对于各项活动的开展缺乏兴趣。对此我校在“十一五”期间,申报立项了威海市重点课题――《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此项课题研究有效引领了学校心育工作的发展,并为德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丰富创新心理辅导方式

为拓宽心育工作渠道,学校丰富创新了很多心理辅导方式,从严肃说理的德育讲座变成了轻松活泼的班级辅导,从一对一的单独辅导变成了专业高效的个别咨询,从师生间的问题咨询变成了朋辈间的有效引领与影响……尤其是在班级管理中,周记成为班主任实施普及心理辅导的重要方式。基于教师富于激励色彩的语言暗示,学生在周记中敞开了心扉,把教师当做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而教师们也会适时地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做人的道理、行事的经验像涓涓细流不断地流进学生的心田,进而发展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内驱力。同时教师往往能透过这扇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的“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教育提供有益线索。对于学生的心理困惑,教师们给予了及时的回应,调节了学生的情绪,培养了学生开朗坚强的性格,促进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四、让心育在家校合作中聚力与升华

家庭教育资源已成为当今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片宝贵阵地,从学校“心理信箱”的来信中看到,孩子的很多烦恼都来自家庭给予的影响和压力。为此,我们及时抓住和创造各种有利时机,搭建交流平台,让心育在家校合作中聚积力量,升华育人效果。

1.选准聚力途径

实现家校合作,我们重点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召开“家长培训会”、建立“家长学校”、进行家访等途径与家长直面交流;二是利用“家校联系薄”、“综合素质评价表”、建立“中国移动飞信”联系网络等途径,搭建家校互动平台;三是开展“小手牵大手”亲子活动等,增进亲子间、师生间、家校间的感情。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观看《感恩教育》《让世界充满爱》等主题教育片,培养学生的孝心和感恩之情。通过向家长发送《喜报》《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让更多的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为心育实施聚积力量。

2.优化合作情境

在家校互动中,我们重点对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家长们更清楚地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及其重要性。我们的家长会已形成了一大特色,室内的桌椅不再是成排成列,而是围成弧形、圆形等,教室精心设置了孩子日常学习生活内容的照片展示等,让家长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初一(8)班的一位女同学是一名学习尤为突出的学生,可最怕的就是单独与其父母、老师相处,她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活泼可爱,但与长辈在一起就郁郁寡欢,判若两人。家长积极听取老师“每天开心交流10分钟”的建议,使得该生学会了与长者沟通和交流。家长高兴地说,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塑造了健全的人格。

3.升华合作效果

学校每学期召开两、三次家长会,定期举行学校开放日活动,利用中国移动飞信业务,向家长定期发送长条信息,通过不同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如对子女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重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营造适合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家庭心理氛围等。正是学校及教师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及身体力行的做法深深地感动了家长,形成了家校合作育人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给家长、教师以启迪和引导。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我们将继续努力,建设学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让健康的心灵根植沃土,让他们从这里扬帆远航!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七中学)

上一篇:运动会,我与你们在一起 下一篇:幸福的足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