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方法

时间:2022-09-29 02:43:11

浅谈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方法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方面和教学方法上随之改变。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改变形象,做学生的朋友

新课程要求师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关系,在教学中改变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于你,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可以用微博布置作业,用QQ群联系学生和家长,谁在微博上和老师交流,还能得到嘉奖。学生认为老师开发型的教学方法符合时代要求,他们就喜欢,学习也有兴趣,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和谐了,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了。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朋友,放下架子,改变态度,这样才能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二、提炼语言

在教学中,语言要感情充沛、感染力强,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讲课,才能吸引学生。例如,高中化学有一节“石油和石油产品概述”,这节课开头就讲“工业的血液――石油”。若经过充分准备,加上充满激情的语言来讲,就是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可以看到来往如梭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火车在铁路上奔驰;在蔚蓝的天空,飞机在翱翔;在江河湖海,轮船在航行;广阔的田野里,拖拉机在耕作……所有这些,同学们是否想过,它们都是以什么作为动力燃料的呢?回答:汽油、煤油(柴油)――石油产品,如果没有它,交通就会瘫痪,工厂就会停产。所以,人们称赞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真是当之无愧啊!这种讲法,不仅使学生对“石油”这一节课感兴趣,同时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从教师讲授型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型。

1.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基础较差,听不懂、学不会,因此不感兴趣;学生会的内容,教师反复讲解,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厌烦;教师的讲解和问题的设计,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所以不感兴趣。为避免教学中的这些不当之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学生通过自学和交流能学会和理解的内容尽量不讲。(2)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3)对于讨论中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精讲、精练。

2.精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灵活多变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的方式有多种:(1)演示实验导入。利用试验中的有趣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氨、铵盐的性质”时,我就用了“红色喷泉”“魔棒生烟”进行导入。(2)问题导入。例如:在学习“铝的性质”的有关内容时,就用了问题导入。(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导入。例如,“煤气中毒”“酸雨”等,学生会对这些现象很感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初,就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为后面学习新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作为化学老师,要不断研究,多加思考,以便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第三中学)

上一篇:深入研读文本 打造高效课堂 下一篇:浅谈数学课上师生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