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精神照耀语文教学

时间:2022-10-16 08:15:09

让人文精神照耀语文教学

新闻时有报道,高材生硫酸泼熊,硕士殴父等。这些事件深深地折射出我们现在人文教育的缺失。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现在的语文课堂过多地关注语文成绩,培养出一些“只掌握阅读技术而没文化”的“高智商的野蛮人”。因此,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应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呢?我从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语文教师是学生人文精神的播种人

语文教师首先自身应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过硬的人文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腹有诗书气自华”应是语文教师的终身追求。孔子就是语文教师的典范,例如,在《论语・侍坐》里,孔子用自己未染的性灵、洒脱的个性,在与学生自由交谈中,巧妙指点学生,造就许多贤能的弟子。我们语文教师更应如此,应通过恰当的情感熏陶,巧妙唤醒学生的内心感悟和情感体验,点染学生的性灵,引导学生的兴趣、习惯、审美、个性、道德,思想品质有效、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语文教材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主要媒介

杜甫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教材,就如春风化雨一般,用真理的光芒、美好的人性、温馨的情感,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的心灵。语文教材精选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人类高尚的精神来陶冶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更加睿智和美丽。教学诗歌,阐释人类的心灵与命运,把学生送到洁净的内心深处;教学散文,让学生体悟人类丰富的情感;教学小说和戏剧,可对生活深层审视和理解;教学议论文,可培养学生善辩。例如,在《背影》中,让学生体会挚爱深情;教《孔乙己》,使学生感受人间冷暖。同时,还编选了一套语文课外读本,与课堂内容相配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三、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阵地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巧妙引领学生走进人文世界,于无形中感染和熏陶学生,使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都能得到提高,人文素质从而得以提高。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浓缩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精华,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例如《论语八则》,虽篇幅短小,却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可从学习态度和方法、自身修养、为人处世、交友等诸多方面启迪学生。如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与朋友一起探讨问题,才能集思广益,更有无限乐趣;搞好学习需要乐学的态度;有益自身知识能力和思想认识提高的朋友才是益友。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教师可让学生慢慢体会:学习的目的不是炫耀于人,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才能;有修养的人应当懂得: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品德时,不应怨恨。这些格言式语句概括力极强,内含深刻的哲理和精辟的见解,教师只要恰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熟读背诵,铭记在心,学生必将受益无穷。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阅读鉴赏古诗词对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观、提升文化素养、深入认识历史与社会生活,极有裨益。通过艺术的欣赏、美感的享受,吸收民族灿烂的文化,汲取祖先的智慧,传承并发扬民族优秀道德与精神。如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精神,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为了丰富学生的诗词储量,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我又每天精选一首诗,把诗抄到黑板上,然后精选几个重点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

现当代文学作品语言简练生动、立意高远。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可有效激发学生认识和体验生活的热情。例如,通过茅盾的《白杨礼赞》,促使学生感受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从泰格特的《窗》,让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自由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的美与丑,从而反观自身应怎样做,从而达到扬善贬恶的道德目的。这些阅读和讨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积极意义。

2.在作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

作文本是学生个性、审美、思想认识和道德情感的综合反映。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与社会人生,形成开阔的视野和睿智的思想。例如,让学生在写作前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的有关资料,并从资料中多角度思考,提炼出观点,然后再补充相关事例,拓展分析,从中挖掘出人生哲理、道德内涵,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接受人文精神。例如,挖掘历史人物李清照的内涵,由李清照坎坷的一生,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并提炼出以下话题:1.正直与坦诚(李清照具有孤傲个性和坚贞志向,绝不随波逐流、阿谀逢迎,始终以“人杰”和“鬼雄”自勉);2.勇气(中年追求幸福,改嫁张汝舟。婚后认清张汝舟是为了占有她的古玩财物,并对她横加虐待,于是宁可坐牢,也要与他离异);3.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由“兴尽晚回舟”到“载不动许多愁”,小舟从幸福愉快的载体变成愁绪与痛苦的寄托,原因正是“物是人非事事休”);4.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李清照的诗既有“花自飘零水自流”般水的灵性,又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大丈夫的豪迈)。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炼出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应把情感熏陶、人文关怀放在第一位。通过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灌溉,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坚强的意志、宽容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完善的个性,帮助学生领悟生活的真谛、实现生命的价值。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中学)

上一篇:浅谈高中英语应用性教学 下一篇: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现代的因材施教